王志輝
摘要:在當前經濟快速增長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企業根據新形勢下財務管理要求,開展了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實踐,為財務工作的順利高效推進及財務工作主體聯動發展提供了充足支撐。但是,由于缺乏充足的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經驗,企業在管理會計、財務會計融合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財務管理效率。基于此,本文探究新形勢下,企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對策,就具有非常突出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企業;管理會計;財務會計;融合;策略
一、企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必要性
(一)提高資金調度能力
新形勢下,企業財務管理問題較多,如融資困難、財務控制能力較弱等。而通過將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深度融合,提高財務管控質量的科學性,形成完善的財務管控方案,不僅能弱化企業需承擔的風險,更可以提高企業資金調度能力,為企業經營發展提供決策數據,通過對業務過程產生的數據進行加工與轉換,形成財務數據庫,實時、精準與高效的融合業務層、資金層和數據層【6】,依據企業會計準則核算監督企業的現金流量,形成財務會計報告,為管理部門履行投資決策職責提供了必要的、重大的信息;對經營數據進行動態分析為企業平穩快速發展提供充足支持。
(二)助推經營決策優化
在時代發展進程中,“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使得信息在業務處理過程中被全程、自動、實時收集成為可能,會計核算信息對前端收購業務、資源風險管控、成本控制等方面標準進行了有效整合,為企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提供了信息資源支撐。在這一基礎上,通過企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深層次整合,可以從整體入手,對企業經營發展涉及的各類財務信息進行挖掘分析,促使企業決策者可以借助相關信息適時調整經營政策,助推經營決策優化,提高獲取信息的效率和效果,提升了管理會計、財務會計在管理流程優化、經營規劃,預測與長短期經營決策方面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二、企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策略
(一)完善管理機制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總體上較為復雜,部分財務專業人員在處理信息化建設工作過程中,缺乏對財務工作性質的有效分析,在實施過程中,對于會計數據總量特點缺乏全面的研究,對于當前會計信息系統的效率情況關注程度較低,缺乏對信息系統應用價值的有效總結,無法在構建會計信息系統的過程中為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融合提供幫助。
針對這些在企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過程中,管理水平不高的問題,可以從管理機制入手,設立專門的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部門,細化職責范圍及會計操作管理方案,明確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責任對象。同時根據當前情況,將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納入戰略目標體系,選擇恰當的業財融合方法,將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工作內容系統化、統一化運行,切實強化兩者間聯系。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著手,實施相關對策。
首先,設立管理會計部門。在以往企業財務管理過程中,財務會計、管理會計人員大多由財務部門統一調度,具有較大的內部管理失控風險。因此,企業管理層應與財務部門協商,共同設立專門的財務會計、管理會計部門。并綜合考慮管理經驗、管理能力等因素,尋找最佳負責人員。在管理部門及人員配置完畢后,針對不同級別管理人員,制定動態管理方案,促使財務會計、管理會計間形成相互督促、相互約束的關系,保障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工作任務順利履行。
其次,完善共享機制。部分企業在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過程中,不注重財務會計、管理會計間必然聯系,導致財務會計、管理會計間信息處于獨立分割狀態,財務數據處理重復問題時有發生,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經濟成本。據此,在獨特專業組織構建的基礎上,企業應加強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間信息共享機制的設置,系統調配人力資源、物力資源,對財務數據處理體系進行優化升級,完成企業內部財務會計、管理會計信息的互聯互通,保證財務工作高效率開展。
最后,建立業財融合制度。業務與財務融合,是企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過程中管理水平提升的關鍵。因此,企業應從業務需求入手,嚴格遵循財務會計及管理會計融合制度,細化企業內部管理會計、對外財務會計權限,為責任追蹤提供依據。同時根據企業內核算特征,帶領管理會計基于管理流程,在資源調動目標引導下,構建最優方案監管制度,保障融合制度順利展開。必要情況下,可以組織針對性監管部門約束工作人員在業務、財務融合過程中的工作行為,提高會計工作規范程度。此外,在監管制度運行的基礎上,為進一步激發前端業務人員、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工作積極性,應結合企業自身發展及經營管理需求,構建科學完善的績效獎懲制度。量化評價工作人員階段表現,建立相應獎懲機制,激發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活力,保障融合效率。
(二)樹立信息化理念
良好的信息化環境基礎,是新形勢下企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發展的主要驅動力。目前,雖然初步形成了現代信息化經營管理模式,但在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方面仍然存在信息化程度不高問題。基于此,為了形成良好的內部環境,企業應從信息化財務管理視角入手,立足智能化時代互聯網應用,主動將智能化信息技術融入財務會計、管理會計中,為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提供充足技術支撐,簡化數據處理流程,夯實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基礎。可以從以下2個方面著手,實施相關對策。
首先,通過信息化交流手段的應用,削弱企業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融合阻礙。基于此,企業可以統一的財務數據庫構建為目標,從數據采集、報表體現、模型計算、信息合并等方面入手,同步縮短財務會計、管理會計的數據獲取時長,為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融合提供支持。其中,數據采集主要是借助財務會計確認、填制、計量操作實現;而報表體現,則是以財務報表的形式,集中體現相關數據;模型計算主要是在專門的管理會計數據模型中,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采集數據篩選計算;數據合并主要是依托財務數據庫,將計算結果與原始信息合并。同時,為了打通傳統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工作流程,將財務工作切實融入企業財務管理數據庫,達到業務隨財務流動目的,企業可以業務信息與財務信息轉化、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為入手點,將預算與業務流程融合,獲得與企業發展的預算方案。隨后,以收入作為主體,進行業務環節所涉及收入梳理并在數據庫中將收入點繪制為風險地圖,達到收入質量全過程監控的目的。
其次,在信息化管理數據庫制定完善后,根據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情況,企業應依托會計準則,以會計信息傳達時效性、準確度提升為入手點,設定統一的信息化管理標準規范,以及信息化平臺運行效益評測指標體系,定期對信息化平臺運行情況進行評測分析,定期制定優化完善方案,促進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規范度有效提升。除此之外,為了保證新形勢下企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工作流程完美結合,提升資產使用效率,可以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在信息化系統中開設專門的預算管理、成本管控、收入保障模塊,直接對應企業日常經營決策,助推企業管理層經營決策。
(三)加強人員培養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在財務管理中的融合運用,企業會計人員是關鍵一環,直接影響了企業財務管理效率。因此,企業應以內部人員正確從業觀培養為入手點,以培訓指導的形式,引導內部從業者就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不斷探討,規劃更加高效的工作方案,為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進程有序開展提供依據。可以從以下2個方面著手,實施相關對策。
首先,在人員選聘過程中,企業應綜合考慮人才學習能力、綜合素養及會計專業知識、相關行業經歷,優先選擇具有相關從業資格的人員,以便相關崗位人員在知識儲備、綜合素養方面與企業發展相適應。
其次,入職培訓、定期培訓是企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過程中人員培訓的主要手段,前者側重于讓財務會計、管理會計了解企業實際情況、基本會計工作流程、工作模式,促使其在短時間內與企業財務管理需求相適應;而后者主要是依據企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需求,以企業內部從業者或專業機構為主體,對人員從業綜合能力進行培訓,將復合人才培育作為基礎性工作進行定位,逐步強化內部人員對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認知,提高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過程中人力資源的穩定性。結合科學、完整的培訓考核體系及專業測評+職業評估雙線評價方案執行,可以幫助企業內部人員打開思維導圖,不斷突破自我。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形勢下,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將提高資金調度能力,助推經營決策優化。基于此,通過完善管理體制、樹立信息化理念、加強人員培養,對企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具有非常突出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小環.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相融合的可行性分析[J]. 當代會計, 2018, 000(001):6-7.
[2] 徐敏.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探討[J]. 納稅, 2018, 000(015):P.83-83.
[3] 連夢媛. 視角下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研究[J]. 今日財富, 2019(11):152-152.
[4] 周成. 企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發展[J]. 財會學習, 2019, 000(011):149-149.
[5] 沈琴波. 分析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有效策略[J]. 納稅, 2019, 13(04):161-161.
[6] 洪雪芳、劉世云.大智移云”背景下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發展[J]. 財會研究,2020,33(59):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