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GDX2卷煙包裝機設備具有許多獨立油箱,獨立油箱與主機油箱內部設有動力引出軸,由于獨立油箱內動力引出軸長時間工作, 造成動力引出軸與主油箱連接處有一定的破損,主機油箱內機油則會沿破損處流入獨立油箱,由于獨立箱體的封閉性,漏油長時間堆積在箱體內,不容易被看見,堆積過多時,漏油則會漫過擺桿所處基座,沿擺桿漏出,落在生產煙包表面,造成質量隱患。通過增加回油及吹風裝置,促使外部油封所慮的積油快速回流到機器的內部,進而達到消除推桿在往復運動時產生的油壓力。
關鍵詞:GDX2包裝機;封閉油箱;漏油
一、引言
GDX2卷煙包裝機設備具有許多獨立油箱,獨立油箱與主機油箱內部設有動力引出軸,動力引出軸與獨立油箱內的擺桿鉸接連接,擺桿固定穿過設于獨立油箱底部的基座,由于獨立油箱內動力引出軸長時間工作,造成動力引出軸與主油箱連接處有一定的破損,主機油箱內機油則會沿破損處流入獨立油箱, 由于獨立箱體的封閉性,漏油長時間堆積在箱體內,不容易被看見,堆積過多時,漏油則會漫過擺桿所處基座,沿擺桿漏出,落在生產煙包表面,造成質量隱患。
二、原因分析
GDX2卷煙包裝設備隨動桿密封防漏油結構主要由端蓋、軸套和速動桿組成,在端蓋、軸套的外端與隨動桿之間設有外部油封,通過在端蓋、軸套的內端與隨動桿之間設置的內部油封和端蓋上設置的回油槽,以促使外部油封所慮的積油回流到機器的內部,進而達到消除推桿在往復運動時產生的油壓力。
三、改進措施
GDX2卷煙包裝機封閉油箱,主要包括主機油箱、固定于主機油箱側部的獨立油箱兩大部分組成。動力引出軸穿過獨立油箱固定側,一端與主機油箱內組件連接,一端鉸接于獨立油箱內的擺桿上。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對封閉油箱進行改進,通過增加回油孔和吹風裝置,防止獨立箱體內漏油現象,提高產品質量。
(一)改進思路
(1)回油裝置:
油箱底部設有回油裝置,回油裝置由獨立油箱底部的回油孔,設于主機油箱側部的收油孔,以及用于連通回油孔和收油孔的回油管組成,回油孔的高度大于收油孔,獨立油箱上部設有向獨立油箱內提供正壓的噴吹裝置。
回油管兩端設有螺紋段,回油孔和收油孔設置有與回油管相對應的螺紋孔,回油管一端與回油孔螺紋連接,另一端與收油孔螺紋連接,以實現回油裝置的快速拆裝。回油管端部與回油孔和收油孔連接處均套有密封圈,回油管外部包有軟護套。
(2)噴吹裝置
噴吹裝置主要由獨立油箱上部的吹風口、通風管及吹風機組成,通風管一端與吹風口連接,一端與吹風機連接。
吹風口為螺紋孔,與通風管螺紋連接。通風管上安裝有用于調節風力大小的氣體調節閥。其中,所述的回油管上設有漏油調節閥,所述漏油調節閥為單向閥門,流動方向由回油孔流向收油孔,防止主機油箱內機油流入回油管。
(二)改進方法
(1)回油裝置:
首先加工一個回油管兩端設有螺紋段,其次在獨立箱體下方加工一個8mm的螺紋孔,主油箱側面也加工一個8mm的螺紋孔,最后用回油管一端與回油孔螺紋連接,收油管一端與收油孔螺紋連接
(2)噴吹裝置
首先將吹風口加工為8mm螺紋孔,與通風管螺紋連接。通風管一端與吹風口連接,一端與吹風機連接。通風管上安裝有用于調節風力大小的氣體調節閥。
三、工作原理
GDX2卷煙包裝設備正常生產時,由于動力引出軸9的長時間運作,主機油箱1與動力引出軸9連接處發生一定的破損,導致主機油箱1內機油沿連接處13漏出,并堆積到獨立油箱2內,當獨立油箱2內堆積的機油到一定程度時,使吹風機11通電,依據實際情況,調整氣體調節閥4的風力大小,吹風機11產生的風沿通風管10流經獨立油箱2上部的吹風口3進入獨立油箱2,吹風的不斷進入,使獨立油箱2內氣體壓力增大,與回油管7內形成一定的壓力差,促使底部15堆積的漏油流入回油孔5內,并依次通過回油管7、漏油調節閥12和收油孔6,進入主機油箱1內,實現漏油的清理,保證產品的質量。
四、實施效果
(一)采用噴吹裝置和回油裝置,能夠有效防止漏油,使堆積機油返回主機油箱,實現再利用;
(二)采用螺紋孔的吹風口, 便于噴吹裝置的快速拆裝;
(三)通風管上設置的氣體調節閥, 能夠依據實際需要對風力大小進行調整;
(四)回油管與回油孔和收油孔的螺紋連接, 實現回油裝置的快速拆裝;
(五)回油管上設置的漏油調節閥為單向閥門, 能夠有效阻止主機油箱內機油流入回油管;
(六)采用的密封圈能夠有限降低回油管端部與回油孔和收油孔連接處的漏油風險;
(七)回油管外部包有軟護套, 防止使用過程中回油管的破損。
參考文獻:
[1]趙志平主編YB45型硬盒包裝機使用說明書上海煙草機械有限責任公司2006.
[2]聞邦椿主編機械設計手冊[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3]趙志平主編YB45型硬盒包裝機培訓教材上海煙草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2006..
[4]《煙機設備修理技師培訓教材 包裝設備》范鐵楨.
[5]《機械制圖》張永耀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1年8月第一版.
作者簡介:
申沛(1985.8.5-),男,河南安陽人,本科學士學歷,工程師,研究方向:機械及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