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興旺
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消息,近日,上海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三次會議聽取了上海市監察委員會關于開展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工作情況的報告。這是黨中央作出地方監委向本級人大常委會報告專項工作的決策部署以來,上海市人大常委會首次聽取市監委專項工作報告。
聽取監委專項工作報告,應該是今年省級人大監督工作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早在4月15日,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就聽取了北京市監委開展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工作情況的專項工作報告。北京人大只是一個開端,接下來的5月份,先后有廣西、浙江、江蘇、福建、安徽、陜西、湖南、河北8省人大常委會監督工作破冰——首次聽取省監委專項工作報告。6、7月份,黑龍江、重慶、青海、內蒙古、上海、貴州、山東、廣東、新疆9個省區市人大“首次聽取”繼續跟進。
“首次聽取”四個字密集出現在媒體的報道中,表明在監察法出臺兩年后,經過充分準備,地方人大監督監委的工作已然水到渠成,開始步入實質性階段。
需要提到的是,人大如何對監委工作開展監督,是監察體制改革后的一項新課題,無論形式還是內容,都需要“摸著石頭過河”。從這個意義來講,做好頂層設計和示范、實現以上率下就顯得極其重要。首先是人大機關要以上率下。2020年8月1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首次聽取國家監委專項工作報告,就是一次非常重要而及時的示范。一波才動萬波隨。正是從此開始,地方人大聽取監委工作報告的工作進入了全面起步階段。其次是監察機關也要以上率下。2020年,中紀委制定了《關于規范地方各級監察委員會向本級人大常委會報告專項工作的指導意見》。2021年,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工作報告強調,要指導地方各級監委依法依規、穩妥有序向本級人大常委會報告專項工作。這種自上而下的推動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治效果和社會效果。在這種以上率下的鏈條中,省級人大和監委處于承上啟下的一環,位置重要,責任重大,應該義不容辭地接過國家層面這一棒,向下傳遞到市、縣一級。如此以上率下,上行下效,才會激活人大監督監委工作的“一池春水”。比如,青海省監委制定印發了《青海省、市州、縣市區三級監委向本級人大常委會報告專項工作總體方案》,對省、市州、縣市區三級監委自上而下、依法依規、穩妥有序做好向本級人大常委會報告專項工作作出了安排。
通過相關報道可以發現,地方人大聽取監委報告的內容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監督調查處置工作和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工作。這其中,有8個省級人大聽取監委開展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工作情況專項報告,占目前開展此項工作的近一半。監督內容與全國人大一致,體現了一些地方人大首次開展監督工作的審慎態度。筆者認為,省級人大不妨拓展監督思路,與從前監督“一府兩院”工作一樣,真正立足本地區現狀,以問題為導向,圍繞區域內的民生熱點來開展監督工作,使監督真正取得實效,讓人民群眾滿意。
可以看到,監察法明確列舉出人大監督監委的4種形式,除了聽取專項工作報告,還可以組織執法檢查、詢問和質詢。所以,各級人大聽取和審議本級監委專項工作報告,只是監督工作的一角,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人大監督工作的不斷成熟,監督內容必將更加豐富,執法檢查、詢問和質詢等更為剛性的監督手段也會成為監督選項,而監督成效也會更加顯著,從而真正實現黨和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意圖,讓中國特色監察道路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