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彥
布魯日是中世紀人類聚落的杰出典范,雖歷經滄桑,仍保留大量歷史建筑。早期哥特式建筑已成為城市特征的一部分。
沿著狹窄陡峭的盤旋樓梯拾階而上,在攀爬了366個臺階之后,我終于到達83米高的鐘樓頂部觀景臺。居高臨下俯瞰鐘樓面對的集市廣場,宛如一個色彩斑斕的童話世界。廣場一側是氣勢恢宏的哥特式建筑,另外兩側錯落有致地排列著山形房頂的民居建筑。放眼望去,紅瓦白墻的古老建筑鱗次櫛比,縱橫交錯的運河穿城而過。4座古城門依然矗立,歷經滄桑的風車隨風轉動。
這是被譽為“北方威尼斯”的比利時歷史文化名城布魯日,臨近北海,在12至15世紀是歐洲著名的港口城市和商埠。在弗拉芒語中,布魯日的意思是“橋”。與其他多數歐洲中世紀古城不同,布魯日并沒有隨著時代變遷而蛻變太多,而是較完整地保留了中世紀城市風貌,并因此獲得“中世紀遺珠”的殊榮。
“中世紀的城墻雖不復存在,但四座古城門、一座防御塔以及城內運河依然可以清晰地勾勒出布魯日1562年時雞蛋形的輪廓。”布魯日知名文物保護專家萊伊·英格麗德告訴我,中世紀城市的街道格局是主干道通向重要的廣場,今天的布魯日依然保留這樣的街道格局;在中世紀作為主要商業運輸通道的運河網絡也保存至今,不過現在游弋其中的主要是白色游船。
為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布魯日市政府專門設立“遺產保護與管理部”,由15名文物保護專家組成。英格麗德在該部門工作了36年之久,并長期擔任部門領導,主要工作就是對歷史文化遺產進行評估,據此制訂相應的保護方案,并統籌協調各部門落實這一方案。
“歷史的真實性是我們保護古跡和遺址的基本理念。”英格麗德說,布魯日絕大部分歷史文化遺產都“原地不動”,盡量延續其原本城市功能,基于原始材料和施工技術進行修復,修舊還舊。如修建于16世紀的市政廳左側的老辦公廳,數百年風雨沖刷下變得“灰頭土臉”,在2001年涂上原來那種顏料,重新綻放出這座文藝復興風格建筑最初燦爛奪目的光芒。這一出色的修繕工程獲得佛蘭德文物保護大獎。
環境和諧是布魯日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所秉持的又一理念。隨著時代發展,布魯日也要修建新建筑,但市政府有嚴格規定:設計、高度和建材等必須與周圍環境和諧統一。城堡廣場周圍有許多不同歷史時期的建筑,即使是一些現代建筑如購物長廊,也沒有“爭強好勝”地展現自己,而是和諧地融入周圍環境中。
布魯日有機構專門購買有代表意義的老房子,修復后再重新賣出,使之得到再利用。布魯日總人口近12萬,其中約2.5萬人居住在古老的市中心。
布魯日還是一座充滿生機的露天歷史博物館,坐擁3處世界文化遺產。其中,布魯日歷史中心也就是布魯日老城,一座又一座鐘樓和教堂的尖頂裝點著古城詩意的天空,大大小小的廣場擠滿哥特式、巴洛克式、拜占庭式、羅馬式、弗拉芒式的建筑。“布魯日是中世紀人類聚落的杰出典范,雖歷經滄桑,仍保留大量歷史建筑。早期哥特式建筑已成為城市特征的一部分。”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如是評價。
漫步在石子鋪就的街巷,中古風情的馬車不時踢踏而過,雄渾悠長的鐘聲在耳畔回響。英國黑色幽默喜劇電影《殺手沒有假期》正是在布魯日拍攝,有句臺詞是這樣描述布魯日的:“這是一個童話般的小鎮,那些運河、石橋、石街、教堂,沒有人會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