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維東
近年來,黑龍江省緊緊圍繞做好“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三篇大文章,持續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黑龍江證監局黨委書記、局長曹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紫丁香計劃'助推下,黑龍江資本市場不斷蓄力,取得長足進步。在新的歷史時期,黑龍江特色優勢顯著,為做強做大區域資本市場提供了有利條件。在黑龍江全方位振興中,轄區上市公司正以強有力的使命和擔當抓住資本市場改革歷史機遇,重視技術創新,進一步做強主業,以自身的高質量發展助力當地經濟轉型升級。”
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兩者共生共榮。黑龍江證監局高度重視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使命,聚焦機器人和智能裝備、航空航天、汽車及零部件、石墨及深加工、生物醫藥、現代農業等黑龍江優勢產業,逐步打造形成“培訓一批、改制一批、輔導一批、申報一批、上市一批、做強一批”的新發展格局。曹勇介紹,目前黑龍江轄區IPO 在審企業4 家,在輔導企業13 家。其中,有4 家企業完成輔導驗收。此外,還有重點培育推動企業24家,后備資源庫154家。
近年來,黑龍江省大力實施旨在提高上市公司數量和質量的“紫丁香計劃”,著力推動更多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實現直接融資,不斷做強主營業務,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這一計劃已“開花結果”。2019 年,新光光電實現科創板首批上市;2020 年,廣聯航空成為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后,東北三省首家創業板注冊上市企業。近期,龍版傳媒通過發審會,向資本市場進軍又邁出堅實一步。
一直以來,黑龍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企業上市工作。黑龍江省“十四五”規劃首次明確了資本市場發展和推進企業上市目標。黑龍江省出臺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實施意見,為提高上市公司治理能力提供了制度保障;黑龍江省級財政還出臺了對上市企業給予1000 萬元資金的獎勵政策。近期,黑龍江省政府專題召開上市公司、擬上市公司座談會,圍繞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建立健全資源挖掘、精準服務、問題解決、政策幫扶、宣傳動員“五大機制”。“黑龍江省依托政府部門、交易所、中介機構的聯動機制,發揮‘紫丁香資本市場學院’的‘苗圃’功能,強化對資本市場宣講以及相關培訓工作,引導企業更加重視資本市場,規范運作,全面增強市場主體內生動力。”曹勇說。
2020 年,黑龍江轄區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合計同比增長3.76%,高于全國增長水平。2021年一季度,黑龍江轄區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合計較上年同期增長22.44%,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33.12%。“黑龍江轄區上市公司,在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曹勇說,“一方面,各上市公司利用資本市場,實現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的聚集,快速成長為相關行業的龍頭;另一方面,轄區上市公司通過技術引領和產業鏈延伸,帶動地方相關行業企業發展。”
例如,中直股份是我國直升機和通用、支線飛機科研生產基地。目前,公司已經發展成為一家擁有Y12 輕型多用途飛機、Z9 系列直升機、EC120 直升機和轉包國外航空產品四大系列產品的外向型航空骨干企業。公司還帶動上下游行業快速發展,其配套企業廣聯航空深耕復合材料、飛機零部件及工裝領域,于2020 年實現上市。博實股份是工業機器人研發和應用領域的龍頭,產品廣泛應用于石化化工后處理成套設備。

葵花藥業的“小葵花”品牌,已成為小兒用藥領域的知名品牌。中國一重采取“一重產業園”模式,主導成立了高端重型裝備產業聯盟,引進10 余家外地裝備制造企業到齊齊哈爾投資,在本地配套比例已由原來不足20%上升至52%。
此外,新光光電引領成立新光飛天光電產業園,吸引了大批投資人和合作方,打造光電生態產業鏈。園區已形成以新光光電、工大測控、工大航博、哈船導航、凱納科技、黑龍江水利建設等公司為核心的光電產業集群。
黑龍江轄區市場主體風險顯著下降。2018 年以來,轄區6家上市公司風險得到化解,占風險公司總數的60%;大股東非經營性資金占用和違規擔保化解率分別達到92.9%和96.9%;第一大股東高比例質押公司由峰值時的11家降至5家,壓降幅度達54.55%。此外,債券違約規模由最高峰69.84 億元降至26.44億元,化解率達62.14%。
曹勇指出,近年來黑龍江資本市場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長期存在的間接融資多、直接融資少的問題,一直仍未得到根本解決。目前,轄區資本市場整體實力排名靠后,新增上市公司少,企業缺乏上市意識和觀念,一大批優質企業“待字閨中”。“差距就是潛力。我們既要看到差距,更要看到未來加快發展和利用資本市場的潛力,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出路。”曹勇說,“這種信心來源于黑龍江省的產業結構和優勢,來源于黑龍江省企業上市潛力遠未發揮的實際。”
在曹勇看來,黑龍江行業優勢明顯。黑龍江農業經營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是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充分發揮寒地黑土、綠色有機等優勢,聚焦“糧頭食尾”“農頭工尾”,推進現代農業企業、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上市潛力巨大。此外,依托農業優勢,黑龍江已經孵化出完達山、九三等國內知名食品龍頭企業,以及年收入超50 億元的畜產品加工企業大莊園等一批農業擬上市企業。作為老工業基地,黑龍江省圍繞航空航天、裝備制造、石油石化、機器人制造、生物醫藥、石墨烯等領域,形成了一批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涌現出一批優質擬上市公司。黑龍江待挖掘資源豐富。從企業納稅情況看,2020 年,黑龍江省有300余戶企業增值稅納稅金額超2000萬元,其中包括眾多未上市的優勢制造業企業。有的民營制造業企業年盈利高達6億元至7 億元;還有一批行業隱形冠軍企業。黑龍江科創資源潛力大。黑龍江省兩院院士超過40 名,科研院所達200 多家,年科技成果產出率位居全國前列。特別是科創板實施注冊制給硬科技企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一批企業技術研發實力雄厚,甚至是行業翹楚,市場潛力巨大。不少企業初步具備了上市條件。
“我們只要找準問題號準脈,對癥下藥,結合黑龍江資本市場發展實際,充分發揮特色優勢,形成合力,黑龍江轄區上市公司質量就能得到不斷提升,高質量發展基石將進一步夯實。”曹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