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部編教材的作文單元自成體系,以作文水平發展為主線組織單元內容,每單元都由精讀課文、交流平臺、初試身手、作文例文與作文幾部分內容組成。這幾部分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補充。
作文單元精讀課文的價值體現在哪些方面呢?現在以《麻雀》的教學片段為例,談談個人的一點思考。
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1.了解作者是怎樣把故事寫清楚的。2.寫一件事,把事寫清楚。梳理一下,在本單元學習之前,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表達基礎。在閱讀能力上:學生已經了解了課文是怎樣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的。除此之外,學生能寫明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在作文水平方面:學生能夠寫一件簡單的事,可以把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寫下來。但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容易出現以下問題:①不能把事情的過程寫清楚。②不知道哪個部分應該重點寫。③堆砌辭藻,表達方法欠妥,不能根據需要靈活選用適宜的方法。④不知道按照一定的順序講故事。基于此,筆者設計了以下教學活動。
【教學片段一】
師:(出示三組詞)同學們從這三組詞語中發現了什么?
生:第一組詞語是描寫兇猛的狗的、第二組是寫可憐的小麻雀的、第三組是寫勇敢的老麻雀的。
師:課文中除了這三個角色外,還有一個角色是“我”,那么文章圍繞這四個角色寫了一件什么事?這四個角色中哪個角色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現在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想一想。
生:獵狗發現了一只從巢里掉下來的小麻雀,打算吃掉,老麻雀奮不顧身想要保護小麻雀,最后老麻雀逼退了獵狗,感動了“我”,于是“我”喚回獵狗。
師:這個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經過是什么?結果又是什么?
生:起因是獵狗發現了小麻雀,想要攻擊它;經過是老麻雀拯救小麻雀;結果是老麻雀逼退了獵狗,“我”喚回獵狗。
師:在概括記事類文章的主要內容時,可以抓住人物之間的關系,也可以抓住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同學們,如果我們在記事的時候也像大作家屠格涅夫一樣,按照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來寫,也可以把故事寫清楚。(板書:寫清楚)
師:這四個角色間發生的故事我們已經很清楚了,那這四個角色哪個角色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老麻雀。
師:是的,當故事中有多個角色時,要突出重點,這也是將內容寫清楚的一個寫作密碼。(板書:有重點)
【簡析】本環節的設計是為了教會學生概括記事類文章內容的方法,掌握將文章寫清楚的密碼:即按照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將事情寫清楚;當故事中有多個角色時要突出重點,有詳有略。
【教學片段二】
師:一只柔弱的小麻雀從巢里掉了下來,它無可奈何地拍打著翅膀,這時一只兇猛的獵狗慢慢靠近小麻雀,張開大嘴,露出鋒利的牙齒,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只老麻雀出現了……這只老麻雀是怎么拯救自己孩子的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4-5段,說一說這是一只怎樣的老麻雀。
生:勇敢、堅定、毫不猶豫、奮不顧身、無畏……
師:課文是如何寫老麻雀的無畏的?請同學們默讀課文4-5兩個自然段,用橫線劃出對你有觸動的句子,并用關鍵詞做批注。
生1:我從“突然,一只老麻雀從一棵樹上飛下來,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獵狗面前”這句,感受到了老麻雀的救子心切,落下來的速度特別快。
生2:“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絕望地尖叫著。”我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老麻雀的勇敢,因為它把每一根羽毛都豎起來了,體現了憤怒,面對比自己強大的對手,它依然無畏。
師:“挓挲”是什么意思?
生3:張開翅膀,動物遇到危險時炸毛的樣子。從這個詞我體會到了老麻雀的勇敢,無畏。
師:老麻雀為什么絕望?為什么要發出絕望的尖叫?
生4:絕望是因為老麻雀知道自己對抗獵狗的行為是在以卵擊石,是飛蛾撲火,但作為父母,它別無選擇,只能無所畏懼。“絕望”恰好體現了老麻雀的無畏;“尖叫”體現了老麻雀的憤怒,害怕。
師:雖然自己也很害怕,卻奮不顧身,真是一只勇敢、無畏的麻雀。還有哪些句子體現了老麻雀的無畏?
生5:“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軀掩護著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兒”這一句中,“用自己的身軀”體現了老麻雀為了拯救孩子奮不顧身的無畏精神。
生6:我從“可是因為緊張,它渾身發抖,發出嘶啞的聲音,準備著一場搏斗” 這一句話中體會到了老麻雀的無畏,因為它沒有龐大的身軀,沒有鋒利的牙齒,面對獵狗它也會害怕,雖然它發抖,但是它隨時準備搏斗。
生7:我從“在它看來獵狗是個多么龐大的獵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沒有危險的樹枝上,一種強大的力量使它飛了下來”這句話中體會到了老麻雀的無畏,因為它跟獵狗相比,身材是那樣的弱小,可是它不能袖手旁觀,如果它不從樹上飛下來,可以保全自己的性命,也不會處于危險的境地,但是作為父母,它不能這樣,所以它明知道自己有危險,可能會丟掉性命,但是還是毅然決然地、堅定地、義無反顧地飛了下來。
師:4、5兩個自然段詳細、具體地寫了老麻雀的無畏。現在請同學們拿出耕讀單,把剛才自己找到的體現老麻雀無畏的句子,按照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給它們分分類。(要求:看到的用“①標注,聽到的用“②”標注,想到的用“③”標注)。
生8:看到的有以下句子:“一只老麻雀從一棵樹上飛下來”“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獵狗面前”“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軀掩護著小麻雀”“它渾身發抖”;聽到的有以下內容:“絕望地叫著”“發出嘶啞的聲音”;想到的有:“想拯救自己的幼兒”“準備著一場搏斗”“在它看來,獵狗是個多么龐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沒有危險的樹枝上,一種強大的力量使它飛了下來。”
師:是的,作者在寫老麻雀拯救小麻雀時,不僅把看到的、聽到的寫了下來,還把想到的也寫了下來。【板書:寫具體(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
師:作者在介紹老麻雀想到的相關內容時,還用了很多連詞,比如:“像”“想”“準備著”“在它看來”等。同學們,人類收集信息70%靠眼睛,所以看到的內容大家都會寫,相反聯想到的內容經常被忽略,而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卻把想到的內容寫得這么精彩。正是作者聯想到的這部分內容才把老麻雀的無畏表現得那么形象、生動、感人。找到了作者的寫作密碼,相信以后同學們遇到記事類的寫作任務時,一定能將想到的內容融進自己的文章,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來。
師總結:同學們,大師就是大師,功力不一般,他的故事之所以寫得這么清楚、具體、感人至深,就是因為他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融合到了一起。今后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像作者一樣留心觀察,用心感受,調動自己的感官,并且把它們融合在一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像作者一樣把文章寫清楚、寫具體、寫生動。
【簡析】課文是如何把“老麻雀的無畏寫清楚的”,是《麻雀》這一課的核心學習目標,是課后習題的第二小題,也是落實本單元“把一件事情寫清楚”這一語文要素的關鍵。這一環節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在尋找體現老麻雀無畏精神的相關句子的過程中,品詞析句,反復朗讀,深入體會老麻雀的無畏,體會老麻雀的愛子之深,愛子之切。然后讓學生結合耕讀單,找出作者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相關句子,進而明白作者將文章寫清楚、寫具體的寫作密碼是:將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融合到一起。
總之,部編教材的作文單元中各項內容相互聯系、協同服務于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教學中,我們要深挖精讀課文中的寫作密碼,提煉出適合學生的方法,將閱讀與作文有機融合到一起,真正做到以課內精讀課文為跳板,實現提升學生作文水平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