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煦

鄉村蝶變?洪洲村用多個“第一”實現了從貧困村到“山水田園”新農村的跨越式改變與發展。
走進黑龍江富錦國家濕地公園,感受著清風拂面的舒適涼爽,極目遠眺,浩渺的水面波光粼粼,不時有水鳥低空掠過,在茂密的蘆葦叢中嬉戲。
眼前的景色讓人很難想象,這里的濕地生態曾由于墾荒、耕種,被嚴重破壞。從2005年起,富錦市開展退耕還濕行動,經過多年努力,濕地公園區域內共“收復”濕地1300多公頃。受益于濕地生態環境的改善,距離富錦國家濕地公園最近的富錦市錦山鎮洪洲村近年來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洪洲村曾是富錦市8個省級建檔立卡貧困村之一,基礎設施落后,產業發展不足,人均收入偏低。為改變貧困落后的面貌,駐村工作隊和村支書李平芹帶領村民精準施策抓產業,鉚足干勁拔窮根。
2020年9月22日舉辦的中國農民豐收節,黑龍江省主會場以“黑土糧倉慶豐收,大美龍江迎小康”為主題,在富錦市風風火火慶豐收。時任黑龍江省長王文濤等省領導為“脫貧致富農民帶頭人”頒獎,李平芹榮獲此稱號。
“過去村里只有土路,下雨時非常泥濘,人車難行,村子的衛生環境也比較差?!焙橹薮妩h支部書記李平芹自2014年12月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著手推動村里的環境整治。鋪設水泥路、修建村廣場、開展衛生清潔……如今的洪洲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面子”靚了,還得“里子”實。如何帶動群眾脫貧增收,加速邁向全面小康?近年來,富錦國家濕地公園游客量逐年增加,使餐飲、住宿等需求旺盛,李平芹意識到這是一個機遇。于是,開民宿、開農家樂餐廳、發展特色種植和采摘……一個個設想在李平芹腦海里不斷涌現。沒成想,實際情況卻給她澆了盆冷水。
當李平芹向村民做工作,動員他們開農家樂餐廳、發展民宿時,村民們出于種種原因都表達了疑慮,無人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無奈之下,李平芹把在外工作的兒子叫回村里,帶頭干了起來。漸漸的,李平芹兒子的農家樂生意遠勝預期,每天游客絡繹不絕。村民們的顧慮也慢慢打消,積極參與進來。截至目前,洪洲村共有農家樂3家、民宿6家。這些農家樂和民宿,有的是個人經營,有的是村集體所有,并鼓勵農民入股經營、創收分紅,同時為有意愿打工的貧困戶提供臨時就業崗位。“游客非常多,周末或節假日更得要預訂,村里正規劃再開一些民宿和農家樂?!崩钇角壅f,村里還在推進洪洲村旅游度假村建設,依托濕地資源,打造精品游線路。
洪洲村還積極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強化黨組織引領作用,拓寬集體經濟增收渠道?!按謇镉幸粋€農貿小市場,通過向游客出售農副產品,為村集體年均增收40多萬元;山上還建設了百果園,向游客提供采摘游,年均可增收30多萬元……”談起村里的產業扶貧項目,李平芹抑制不住興奮之情。
產業紅利讓村民看到了希望,洪洲村的特色產業越做越紅火。通過大力推進現代農業與旅游融合發展,2017年,洪洲村成為富錦市第一個村集體經濟超百萬元的村。2019年,村人均收入達2.1萬多元。洪洲村已全員脫貧,退出貧困村序列。“小康生活就是——村民的日子越過越好了。下一步希望村子能加快發展,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崩钇角鄢錆M期待。
在李平芹的帶領下,洪洲村還積極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強化黨組織引領作用,拓寬集體經濟增收渠道。
在一家農家樂前面,就是洪洲村采摘園——棚式觀光田?!斑@幾棟大棚是富錦市財政局駐村工作隊幫忙建的,憑借著地理優勢,我們搞了一個采摘園。這兩棟種的香瓜,那面幾棟種的蔬菜,村西修建了沙棘果種植基地。公路的西面還有‘百果園,種著桃樹、蘋果、梨樹、雞心果等果樹,讓往返濕地的游客都能來摘上一些純綠色、沒上肥的果蔬。這里是實現農戶、貧困戶增收和集體經濟發展雙贏的寶地。”李平芹笑著說。
“村黨支部凝聚力更強了,村干部說話更‘好使了?!崩钇角鄹嬖V記者,“以前,村里號召村民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村民都不情愿?,F在,村里的大小事只要在微信群里一發,村民們都積極響應,主人翁意識明顯增強?!?/p>
走進洪洲村,刻在村口石碑上的“山水田園洪洲村”幾個字便映入眼簾。而一副“錦臺富路同奔小康幸福人,濕地芳洲率先振興文明村”的對聯,用遒勁有力的筆體書寫在了洪洲村的大門上,迎接著四面八方的來客。放眼望去,整個洪洲村被綠色圍繞,村子內外屋舍井然、路面整潔,農家樂、采摘園等旅游項目一應俱全。很難想象,這里便是曾因村集體“底子空”、村民收入低、靠吃粗糧玉米面餅子度日的“大餅子村”?!熬G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如今,這里通過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等措施,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發展旅游業,用多個“第一”實現了從貧困村到“山水田園”新農村的跨越式改變與發展。
中國人的小康生活“錄”
李平芹:富錦市錦山鎮洪洲村村支書、“脫貧致富農民帶頭人”“小康生活就是——村民的日子越過越好了。下一步希望村子能加快發展,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
2015年初,李平芹剛剛上任。在第一次村民代表會議上,她既沒有熾熱地侃侃而談,也沒有想燒“三把火”的那種激情,更沒有寧愿犧牲我自己換來百姓千人富的豪言壯語,有的都是“心數”。在會上她講得最多的是村情,是民意;敘述的是一樁樁一件件的實例。她找出了好多個為什么,一是告誡百姓,二是鼓舞和鞭策村民代表們。洪洲村將向何處去?她說:“我們還得在泥坑里撲騰到啥時候,才能光溜兒得像個人樣?我勸大伙都長點心眼兒,打起精神,鼓點志氣行不行?”說著她又激動地站了起來:“我是書記,從現在開始,一點一點起步,往前蹚著走,慢慢往大發展……”
2017年以前,洪洲村有20戶貧困戶、46名貧困人口。幾年來,村黨支部和駐村工作隊為他們找門路、拓寬脫貧渠道,在悉心的幫扶和指導下,他們逐漸產生了內生動力,自強自立、不甘人后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發揚。村里的貧困戶劉志乾,因為老伴常年有病,生活非常困難,為解決他家的實際難題,村黨支部安排他在采摘園里打零工。他工作勤奮、扎實,常常受到領導的贊揚,一年能在采摘園掙得工資5000元;而他家房前屋后種植的五味子,每年還能帶來1500~1800元的收入。
而貧困戶王戰貴的妻子等幾位婦女,在農家樂餐館、人民公社大食堂、李家面館打工,每月收入1700元。還有王麗、柏鳳麗和李春安等幾位貧困戶,被安排到公益崗位的農貿市場和公共衛生間務工,年收入都在4000~5000元之間。另外,為工農林場做護林員的幾戶貧困戶每年也都有5000元左右的收入。洪洲村的20戶貧困戶和46名貧困人口都在2017年全部脫貧,這一年,洪洲村也退出了貧困村序列。
2019年,洪洲村集體收入突破了100萬元。李平芹靠的是打出三張牌,第一張是投資入股分紅;第二張是盤活集體固定資產;第三張是自主承包經營。這樣的成功,充分體現了她的能力和魄力。
同年,李平芹和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于澤濱榮獲了佳木斯市唯一一對“雙佳書記”榮譽稱號。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不知凝結了多少艱辛和心血,李平芹帶領全村百姓從貧困中蹚出了一條致富的道路。在種種榮譽面前,她說:“駐村工作隊給了我無窮的力量和支持。有了黨支部一班人和老黨員的支招,還有全村廣大百姓的理解和配合,才有了今天的發展和變化。我還有很多想法沒有變為現實,只有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才能步步登高。我和我的一班人馬,決心在鞏固脫貧成果、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為把洪洲村建設得更美好而貢獻我們的全部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