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于新時代視域下,中國伴隨著綜合實力的增長,現代無產階級意識也呈現其特殊性。而如何根據新情況、實施新舉措,以使工農階級更好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便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文章將從為何要尤其注重無產階級意識的覺醒和生成引入,深入探討“無產階級的階級意識”在中西方語境中的不同內涵,并最終根據中國現階段無產階級的階級意識存在的問題,對新時代中國的無產階級意識如何進一步進行正確和科學的引導,提出政治出路。
關鍵詞:階級意識 無產階級 農民工
一、引言
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在新時代下,我國的社會條件呈現了卓越發展,現代化工人和農民應運而生。工農作為我國無產階級的兩大主體,在階級意識方面也產生了重大變化。
從當前我國學界的研究現狀可知,宏觀上關于“階級意識”本身的研究較為薄弱,仍不成熟;微觀上關于新時代中國無產階級意識或馬克思主義代表者關于階級意識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研究更是微乎其微。因此,筆者將基于對盧卡奇和毛澤東的無產階級意識的分析,從而更深刻地探討新時代我國無產階級意識的覺醒、沖擊和出路。
二、無產階級意識生成的必然性
“階級意識的獲得必須依靠‘客觀可能性’范疇對歷史進行細致的分析,即依賴于對該階級在社會生產的總體性地位的科學理解。”無產階級是社會化大生產的產物,而在近代工業發展的背景下,其無論從社會還是個體條件,從他者還是自身的角度,皆具有無可替代的充分必要性。
一方面,西方近代工業發展,階級矛盾被激化。根據史料可知,以盧卡奇為代表的西方馬克思主義者,看到了社會的弊病和無產階級本身的潛在性。因此,在西方視域,無產階級的階級意識的覺醒和生成,具有歷史必然性和至關重要性。
另一方面,中國農業發生動搖,近代工業受沖擊。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中國作為馬克思主義的主要繼承和發展者,一方面在汲取馬克思主義、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精華中,豐富自身的階級理論;另一方面在蘇聯的經驗教訓和本國實際的考察中,完善自身的實踐。而經過理論與實踐的科學結合可知,于新時代視域下,消解階層固化,對以農民工為典型代表的無產階級階級意識予以重視和進行正確引導,具有必要和重要性。
三、無產階級意識的內涵解析
無產階級的階級意識是馬克思主義探討的重要問題,而中西方也因所處歷史、地域情境的差異,對該詞提出了自身獨特的理論見解,并衍生出不同的實踐歸宿。
一方面,于西方語境下,我們以盧卡奇為代表。基于在西歐資產階級領域中,無產階級意識覺醒和生成具有充分必要性。因此,盧卡奇在《歷史與階級意識》一書中,在考察了物化及歷史的問題后,明確提出“階級意識不是組成階級的單個個人的意識的總和,也不是其平均值,而是無產階級對于在生產過程中所處的總體性地位的理性的適當反應”盧卡奇在黑格爾和馬克思的思想指導下,創造出了自身的思維邏輯。其認為無產階級意識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物化”的直接反映。
另一方面,于中國語境下,我們以毛澤東為代表。毛澤東將中國社會各階級進行了區別和劃分,清晰地呈現了共產黨的政治方向和革命伙伴,明確地指出無產階級是共產黨革命的主力軍。而根據調查顯示,農民工階級作為新時代中國無產階級的代表,展示出較為強烈的身份、地位、法律認同,但在道德素養、知識水平和方式方法上仍有所欠缺。
四、無產階級意識的政治出路
“政治是統帥、是靈魂、是經濟工作和一切工作的生命線”,“堅持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基本立場,正視各階級的利益差別,制定維護共同利益的路線方針政策,妥善處理人民內部的利益矛盾,是以工人階級為階級基礎的中國共產黨必須采取的基本方針。”因此,在實踐中,中國共產黨在避免重大社會問題對其造成較大沖擊的同時,也應增強和完善自身建設,緩和甚至消解階層固化的問題,從而使我國無產階級的階級意識與黨的意識形態始終保持一致。
(一)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
第一,優化政治制度,從而更好地改革社會主義經濟制度。資源的有限性和需求的無限性之間的矛盾,是無產階級階級意識不強的問題的根源。因此,國家可通過鼓勵創業、大力發展科技和完善用人制度等,激活市場活力,擴大資源來源和提高資源利用率,保證國民經濟健康、快速地發展,從而增大分配的蛋糕。
第二,改革以干部制度為核心的政治體制,規整權力的高度集中,加強無產階級的群眾自治。在干部的任命、升遷過程中,可通過制度設計與政策完善,限制干部的集權行為,保證人民擁有真正的政治參與權。
(二)發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民主
第一,改革社會保障制度。社會保障的本質是社會財富的再分配,維護社會公平。通過建立各部門管理機構的統一協調機制,有效整合各項資金,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以保證有限的農村社會保障資金發揮最大的效能。
第二,構建公共服務均等化機制。一是擴大戰略互補,將地理位置上較接近的多個經濟發達地區的城市與不發達的城市相結合;二是加大落后地區基礎教育環節的扶植力度,貧困學子的資金和政策補助力度和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力度;三是完善就業輔助機制,加強就業指導和服務,拓寬就業渠道,幫助寒門子弟就業。
(三)重視工會組織,切實維護無產階級利益
對無產階級而言,如何進行定期的學習汲取,如何培養起自身的集體意識和如何運用工具維護自身的權益,這些皆離不開一個強有力的特定組織——工會。因此,我國政黨應在思想上確立起工會組織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在實踐中于全國范圍內確立、規范和引導工會組織,使無產階級有共同的“家”可依。
“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有力感召,終會在中國生根發芽,也終將使勝利的種子播撒于全世界的每個角落。
【作者簡介】
朱涓涓(1999-),女,漢族,福建泉州人,本科生學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