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傳香

二級公立醫院作為我國醫療衛生體系的重要構成部分,在提供高效便捷的醫療衛生服務方面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有效的解決了各個地區民眾看病貴和看病難的問題。根據相關統計資料可以得知,我國的二級公立醫院占全部公立醫院的百分之八十左右,隨著新醫改的不斷深入,公立醫院的績效考核體系也作出了調整與革新,完善了相關的考核指標,添加料信息化考核標準,重視滿意度指標的考核,以適應新形式下的具體要求。
現階段的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還存在著以下幾點不足之處,影響到了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的提升。
1.部分二級公立醫院忽視了醫療質量考核的重要性。在實際的公立醫院績效考核過程中,部分二級公立醫療過于重視經濟效益方面的考核指標,忽視了醫療質量考核的重要性。具體表現為醫院考核實踐中不重視案例首頁考核,醫院案例首頁管理較為混亂,存在書寫不規范和信息漏填以及錯填等狀況,用藥管理力度較為薄弱,同時也缺少醫用耗材治理相關指標,極易造成患者的醫療負擔增加的狀況,不利于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
2.公立醫院績效考核體系中缺少信息化考核指標。網絡信息化背景下各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的支持,醫院的績效考核工作更是如此,隨著新醫改的不斷深入,公立醫院接收的病例數量直線增長,使得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的難度也隨之上升。為提高醫院的服務和管理效率,電子病歷和檔案的建設完成度成為評價醫院績效考核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指標,但部分公立醫院的績效考核體系中都缺少了信息化考核指標,無法滿足新醫改背景下醫院績效考核的需求。
3.績效考核體系中缺少收支結構合理性的相關指標。為保證公立醫院的運營收益平衡,就需要在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體系中設立收支結構的二級指標,為醫院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但現階段我國大多數的二級公立醫院都缺少收支結構合理性的相關指標,這也是醫院運行過程中醫療成本控制力度薄弱以及考核醫療收入結構指標缺乏共同造成的,嚴重影響到了醫院的可持續發展。
4.績效考核缺少對科室以及員工發展的重視,同時對考核滿意度評價不夠重視。公立醫院醫療服務質量與各個科室以及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有著直接的關系,新醫改注重激發醫院員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使得各個科室之間相互配合協作,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醫療服務,解決患者的各項問題。但大多數的二級公立醫院在績效考核中都忽視了對員工的激勵,對于各個科室的考核也僅僅集中在了學術研究和業績方面,沒有過多重視科室員工的發展。此外,績效考核對于考核滿意度評價也缺少足夠的重視,極易降低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1.公立醫院的發展壓力較大。隨著我國醫療衛生體系的日趨完善,三級公立醫院的規模和數量不斷增加,所投入的資金和醫療資源也不斷增多,隨之而來的則是二級公立醫院的資金以及資源支持力度下降,財政大多以醫院的運營收入為主,病患數量不斷下降,使得醫院的運營收益十分不理想,藥品和耗材加成的取消使得公立醫院運營的壓力持續增加,醫院運營的重心集中在業務量的提升和經濟效益的提高上升,忽視了醫院績效考核的重要作用。
2.公立醫院大多未建立專業化的績效管理隊伍。一般而言,二級公立醫院負責績效考核的領導都是醫學專業出身,具有豐富的醫療經驗和深厚的醫療理論知識儲備,但對于醫院管理方面的理論知識和績效考核的實踐經驗較為欠缺,對于醫院績效考核流程并不熟悉。大多數二級公立醫院的管理人員構成較為單一,主要由醫療人員組成,行政管理人員較為缺乏,尤其是對績效考核相關理論知識與實踐流程的人員更為缺乏,新醫改背景下績效考核的重要作用愈發突出,但專業化的績效管理隊伍沒有設立,無法妥善處理公立醫院的經濟效益和公益性之間的關系。
3.公立醫院缺少對績效考核的動態管理。二級公立醫院的績效考核體系并非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醫院的不斷發展和外部政策環境的變化而作出相應的調整與轉變,各項績效考核指標也會發生變化,因此醫院需要對績效考核體系進行不斷的優化和調整,使得績效考核體系與現實發展相一致。但大多數的二級公立醫院的績效考核體系相對于社會現實發展狀況較為滯后,存在收支結構指標缺乏、信息化評價指標缺失以及收入結構不合理等問題。
4.公立醫院忽視了醫療人才隊伍建設。醫院作為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的單位,其發展對于專業醫療人才的依賴性較大,只有具備高水平醫療人才隊伍的醫院才能夠保持持續穩定的發展態勢,占據相對優勢的地位。新醫改背景下醫療人才的重要性愈發突出,培養醫療人才隊伍也是保證醫院醫療衛生服務質量提升的重要舉措。然而現階段的二級公立醫院缺少醫療人才隊伍建設的正確認識,人才培養投入的經費較少,人員結構的不合理程度較高,不利于公立醫院的可持續發展。
1.對于醫療質量相關考核指標進行完善。醫療質量可以說是衡量與評價醫院醫療服務水平的核心指標,也是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的三大重要指標之一。二級公立醫院需要嚴格規范病案首頁相關指標的考核,保證病案首頁的信息的真實和完整性,符合相關的考核標準,統一各個科室之間的規格和數據,及時進行病案的上交和備份;采用合理的用藥指標加強對醫院用藥管理,保證耗材指標的合理性,解決患者的看病貴以及看病難的問題。
2.在公立醫院績效考核體系中加入信息化考核指標。網絡信息化時代醫院的病案信息以及檔案電子化趨勢愈發明顯,通過多樣化的信息技術提高醫院衛生服務的效率和質量,從網上預約、遠程會診、門診信息管理,網上醫療項目的支付等環節入手,全面提升公立醫院醫療服務的質量。同時將臨床醫務人員的信息化服務項目納入到績效考核體系中,加入合理的信息化考核指標,確保公立醫院運營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可以在確定的時間內上傳患者的信息,保證信息數據的完整。
3.注重醫院收支結構合理性的考核。隨著二級公立醫院財政支持力度的下降,醫院的運營經濟收益就顯得愈發重要,在醫院的績效考核中需要注重對醫院收支結構合理性的考核,保證醫院的經濟收益,支持醫院的長期穩定的發展。這需要改善醫院的醫療收入結構,提高收入性所占比,加強對醫院成本控制指標的考核,實現醫院收支結構的合理性。
4.加強對員工績效考核的理解,加強醫院和員工之間的互動交流。醫院員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會直接影響到醫院服務質量的提升,間接的影響到患者所接受的醫療服務水平,因此在醫院的績效考核實踐中,需要加強對員工績效考核的理解,從員工的長期發展視野出發,考慮到員工的實際需求,和員工進行雙向交流和互動,讓員工認識到績效考核的重要性,積極配合績效考核工作的開展。
5.健全醫院績效考核監督機制,保證績效考核工作的順利開展。為保證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的順利開展,還需要建立健全醫院績效考核監督機制,加強綜合監管機制,提高績效考核監督的信息化程度,保證績效考核的公正和公開性,同時發揮出社會公眾和媒體的監督作用,完善醫院的信息公開機制,建立起相關的意見反饋信息平臺和投訴意見平臺,及時的發現醫院運行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加強醫院內部的監管力度,對于醫院的各個科室以及人員工作狀況進行詳細的監管,啟動第三方的監督機制,保證醫院運行的各個環節公正客觀。
績效考核作為公立醫院運營體系中的重要構成部分,在新醫改背景下其所占比重也不斷上升,但我國醫療衛生體系十分龐大,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差異較大,使得部分二級公立醫院發展不均衡,造成了諸多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問題。為解決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就需要對公立醫院績效考核體系進行持續不斷的完善與革新,加入信息化考核標準,健全醫院績效考核監督價值,保證醫院的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