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在興(天津北海油人力資源咨詢服務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 200000)
(1)氫氣爆炸性危險場所選用IIB級防爆電氣設備,沒有按氫氣的級別、組別選用IIC級防爆電氣設備。
(2)涉及多種爆炸性危險氣體時,應按較高的等級選用電氣設備,如:對于同時存在氫氣(IICT1)和硫化氫(IIBT3)的爆炸危險環境,至少應選擇IICT4以上的防爆電氣設備。
(4)防爆電氣設備/部件額定參數與認證條件或證書規定參數不符,如增安型電動機運行方式、控制系統保護裝置的設置、燈具的型式與爆炸危險環境溫度組別的要求不符。
(5)部分電氣設備不具備整機防爆合格證書,如:風機、變頻設備等。
(6)爆炸危險區域內使用非防爆電氣設備,如:電子鐘、消防電控裝置、公安監控系統、通風設施、叉車等。
上述問題的主要因素是企業無相關專業人員參與防爆電氣管理,相關人員未經過專業培訓,能力不足,在選用防爆電氣設備時對不同爆炸危險區域關于設備的防爆型式的要求和爆炸危險區域劃分的基本原理理解不夠,導致設備選型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從而出現了在爆炸性粉塵危險環境選用爆炸性氣體環境用防爆電氣設備、不按照設計規范要求在相應的爆炸危險環境選擇相應防爆級別、組別的電氣設備、在爆炸危險環境內選用非防爆電氣設備等現象。
(1)電纜引入裝置的一個引入口穿多根電纜,或以芯線型式直接引入設備,另外還存在電纜護套外徑尺寸與密封圈內徑不匹配的現象(密封圈內徑與電纜護套外徑允許差值為±1 mm)。
(2)防爆電氣設備的電纜引入裝置不裝壓緊密封膠圈和壓緊螺母,直接用電線保護導管旋入(電纜引入處的螺紋一般為直螺紋,而旋入的電線保護導管螺紋為帶維度的螺紋,兩者不匹配。對于隔爆型防爆設備達不到隔爆要求,對于增安型產品通常達不到IP54的外殼防護等級)[1]。
(3)用于封堵防爆電氣設備外殼壁上冗余孔未按規范要求選用相應防爆型式的封堵件(封堵件只能用工具才能拆除)。
(4)爆炸危險性環境的電氣線路和設備未按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要求裝設必要的保護(如:過載、短路、接地、缺相等)。
如圖1所示,Rh2-S在不同濃度下均能抑制K562和KG1a細胞活力,并呈濃度和時間依賴性。培養24 h時,Rh2-S對K562和KG1a細胞的半數抑制濃度(IC50)分別為80、82 μmol/L;培養48 h時,IC50分別為60、64 μmol/L;培養72 h時,IC50分別為48、44 μmol/L。根據以上結果,選擇60 μmol/L作為后續實驗中Rh2-S的濃度。
(5)防爆電氣設備不帶電的金屬裸露導體(如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沒有可靠接地。
(6)電動機接地芯線截面積不滿足要求(當電動機相線截面積小于25 mm2時,接地線應等同相線的截面積;當電動機相線截面積為25~50 mm2時,接地線截面積應為25 mm2;當電動機相線截面積大于50 mm2時,接地線截面積應為相線截面積的50%)。
(7)電動機的保護接地端子兼作他用(接地端子應專用,如接地線接在風扇罩、吊環地腳螺栓或其他緊固螺栓上不可靠)。
(8)在爆炸危險環境內采用無護套的電線作為供配電線路(沒有護套的電線絕緣層容易破損而存在產生火花的危險性,因此如果不是鋼管配線,任何爆炸危險性場所不允許其作為配電線路)。
(9)在爆炸危險環境1區、2區、20區、21區內的電纜線路有中間接頭(對于爆炸危險化境內的中間接頭,若將該接頭置于符合相應區域等級規定的防爆類型的接線盒中時,則是符合要求的。這里的電纜線路中間接頭,是指一般的沒有特殊防護的中間接頭)。
總之,企業在建設施工階段,如果不能規范項目施工質量管理,嚴格把控工程建設標準,從源頭上做到本質安全,那么就會遺留許多問題,安全隱患比較突出。
(1)企業未能對防爆電氣設備進行定期檢查和連續監督(固定式防爆電氣裝置檢查的時間間隔一般不應超過3年;移動式電氣設備至少每隔12個月進行1次一般檢查)。
(2)企業負責防爆電氣設備檢查與維護的技術人員和操作人員無相應資質,不能達到規定的與防爆型式或所涉及設備類型有關的知識和技能要求。
(3)在檢查維護過程中,對不具備防爆性能的防爆電氣設備未能及時予以更換。
分析原因,是企業未能嚴格按照GB/T 3836.16—2017《爆炸性環境第16部分:電氣裝置的檢查與維護》的要求定期開展防爆電氣裝置的檢查與維護,同時也未能有針對性地進行防爆電氣技術的培訓[3]。
在爆炸性環境內,電氣設備應根據下列因素進行選擇:(1)爆炸危險區域的劃分;(2)可燃性物質和可燃性粉塵的分級;(3)可燃性物質的引燃溫度;(4)可燃性粉塵云、可燃性粉塵層的最低引燃溫度。
氣體、蒸氣或粉塵分級與電氣設備類別的關系應符合如表1所示的規定。當存在有兩種以上可燃性物質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時,應按照混合后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級別和組別選用防爆設備,無據可查又不可能進行試驗時,可按危險程度較高的級別和組別選用防爆電氣設備。
表1 氣體、蒸氣或粉塵分級與電氣設備類別的關系[1]
電氣設備的溫度組別、最高表面溫度和氣體、蒸氣引燃溫度之間的關系[1]符合如表2所示的規定。
表2 電氣設備的溫度組別、最高表面溫度和氣體、蒸氣引燃溫度之間的關系
根據GB/T 3836.15—2017、GB 50257—2014《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要求,在建設階段,加強設備安裝相關知識的學習和項目施工質量管理,嚴格把控工程建設標準,杜絕遺留問題和安全隱患[2]。
建立防爆電氣設備連續監督、檢查維護的長效機制,進一步加強防爆電氣設備技術人員和操作人員能力建設,防爆電氣從業人員應經過包括各種防爆型式、安裝實踐、檢查維護以及危險場所分類的一般原理等在內的業務培訓,提高相關人員在防爆電氣設備施工安裝、使用、檢查、維護及管理等方面的專業技術水平。通過連續監督、定期檢查及維護,保證防爆電氣設備處于良好狀態,可在爆炸危險環境穩定運行[3]。
防爆電氣設備全過程風險管控是危險化學品行業安全管理的關鍵因素,檢查發現,企業在防爆電氣設備的設計選型不符合規范要求,在設計和施工階段遺留問題和安全隱患比較突出,從源頭上沒有做到本質安全。通過科學有效的投入保障防爆電氣設備可靠性,同時重點加強防爆電氣設備的運行維護、風險管控及隱患排查,明確設備的風險點、隱患點和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嚴格落實防爆電氣設備的連續監督、定期檢查維護管理,實現防爆電氣設備從設計、選型、施工安裝、運行維護的全過程風險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