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茜,劉敏,陳文娟,徐海英,熊冬蘭,程琳
(1.九江市婦幼保健院超聲科,江西 九江 332000;2.高安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江西 高安 330800)
妊娠期女性機體會出現一系列的變化,且免疫功能有所下降,會導致諸多疾病發生。宮頸機能不全是產科常見的孕中晚期疾病,多是因宮頸彈性纖維及平滑肌纖維含量降低,患者宮頸內口纖維組織斷裂,使峽部括約肌能力下降,進而使宮頸口相對松弛,誘發一系列病理表征[1]。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和治療,可能會導致早產、妊娠中晚期反復流產等現象,輕者影響母體和胎兒的發育,重者將會危及生命。臨床上,對于宮頸機能不全多采取超聲檢查,具有無電離輻射、操作便捷、重復利用率高、準確率高等優勢。然而,近幾年的超聲技術不斷發展,部分學者發現,不同的超聲檢查途徑,檢查結果也會存在差異。尤其是腹部超聲檢查孕婦宮頸機能不全時,很容易受到腹部脂肪和胎兒等諸多影響[2]。而目前運用率較高的是經會陰和經陰道檢查,前者相對便捷,患者接受度較高;后者會涉及到患者私密部位,很容易被排斥。但由于后者能更近距離的觀察病灶,檢查準確率相對較高,能有效地彌補前者的不足。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經會陰與經陰道超聲聯合診斷孕婦宮頸機能不全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6例疑似宮頸機能不全的妊娠中晚期孕婦,其臨床資料完整。患者年齡23~39歲,平均年齡(33.28±4.23)歲;孕周32~39周,平均孕周(35.29±3.12)周;孕次1~3次,平均孕次(1.2±0.2)次。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3]: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超聲檢查,且擬診為宮頸機能不全;患者無經陰道超聲檢查禁忌證;臨床與影像學檢查資料完整。排除標準:存在嚴重的器質性缺損、血液疾病等;意識模糊、認知功能障礙者;無法配合檢查工作開展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時,均進行基礎資料采集與核對。在擬診為宮頸機能不全后,對其采取超聲檢查,選用邁瑞DC-8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為3.5~5.5 MHz。
經會陰超聲檢查。引導孕婦將膀胱排空,取其膀胱截石位。然后,將一次性避孕套套于腹部探頭之上,適當的涂抹耦合劑,然后將其放置于會陰處的大陰唇之間,進行掃查即可。
經陰道超聲檢查。將患者的膀胱排空后,與經會陰檢查體位相同。同樣將一次性避孕套套置于探頭之上,涂抹耦合劑。然后,將探頭置入陰道,且盡可能的接近宮頸。從多個方位—縱、橫、冠,依次觀察子宮與附件的狀況。重點觀察宮頸形態、回聲特點,對宮頸長度、宮頸內口寬度、宮頸管寬度等指標進行測量和記錄。
1.4 觀察指標 ①宮頸機能不全的診斷標準:宮頸長度≤2.0 cm,宮頸內口寬度≥1.5 cm,宮頸管寬度≥0.6 cm,羊膜囊經宮頸內口突入宮頸管內。上述4個條件符合一項即可認定。②觀察宮頸內口開大的具體狀況。如果宮頸內口開大>2/3,則為3度;如果1/3<宮頸內口開大≤2/3,則為2度;如果0<宮頸內口開大<1/3,則為1度;無開大現象則為0度。③宮頸顯示滿意度。按照其顯示的所有項目是否清晰進行評估,如果有一項不清晰,則為不滿意。同時,患者的接受度需要以患者是否能接受該種檢查為主。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檢出率比較 經會陰超聲的檢出率為73.21%,經陰道超聲檢出率為83.93%,聯合檢出率為94.6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種檢查方式的宮頸顯示滿意度與患者接受度比較兩種檢查方法的羊膜腔向宮頸突入顯示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經陰道超聲檢查的滿意度高于經會陰超聲,但患者接受度低于經會陰超聲,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

表1 兩種檢查方式的宮頸顯示滿意度與患者接受度比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ervical display satisfaction and patient acceptance between two examination methods[n(%)]

表2 兩種檢查方式對宮頸內口開大程度比較[n(%)]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opening degree of cervical internal opening between two examination methods[n(%)]
子宮頸作為女性生殖系統的重要組成之一,其對于子宮、輸卵管、卵巢具有較強的保護作用,能降低外界病原微生物入侵,并維持胎兒宮內發育[4]。因此,臨床工作中,對于孕婦宮頸機能較為重視。孕婦宮頸機能不全作為臨床產科高發疾病,輕者影響胎兒的健康成長、發育和分娩安全[5];重者將會危及母體和胎兒的生命安全。而宮頸機能不全通常分為先天宮頸發育不全和后天創傷[6]。因此,必須及時發現和治療孕婦宮頸機能不全。
經腹部超聲檢查、經會陰超聲檢查與經陰道超聲檢查是婦科常用的三種超聲檢查方案,具體運用取決于疾病類型、患者生理狀態、接受度等。臨床中,三種檢查途徑對于盆腔病變的檢出與鑒別診斷均具有不同的優缺點[7]。經腹部超聲檢查雖然操作方便、簡單,能重復利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觀察胎兒的生長發育狀況[8],但可能會受到孕婦腹部脂肪、膀胱充盈狀態等諸多因素的干擾[9]。經會陰超聲檢查相較于腹部超聲,具有操作便捷、無創,且定位準確的特點[10],同時,其更加接近宮頸部位,顯示的清晰度更高,不需要充盈膀胱,能在最自然的狀態下來測量宮頸狀況,準確度也會相對較高[11]。因此,經會陰超聲檢查對宮頸機能不全的診斷準確率高于經腹超聲檢查[11]。但是,目前很多醫務工作者認為,經陰道超聲檢查對宮頸機能不全孕婦的準確率更高。經陰道超聲檢查與經會陰超聲檢查的優勢具有一致性。此外,經陰道能更接近患者的宮頸部位,在測量宮頸時準確率更高。同時,能更明確宮頸形態[12]。
本研究結果表明,經會陰超聲的檢出率為73.21%,經陰道超聲檢出率為83.93%,聯合檢出率為94.64%,聯合檢查檢出率更高(P<0.05)。經會陰超聲對羊膜腔向宮頸突入顯示率與經陰道檢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需要注意的是,經陰道超聲檢查的患者接受度相對較低。由于經陰道檢查需要置入患者的陰道,該項操作存在一定的侵入性,難以被患者及家屬所接受[9]。經陰道超聲檢查滿意度高于經會陰超聲檢查。
綜上所述,對孕婦宮頸機能不全運用超聲檢查,能提高其診斷準確率。其中,經會陰與經陰道超聲檢查的患者接受度與宮頸顯示清晰狀況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在具體的運用中,最好能將兩者結合,既能滿足患者的醫療需求,又能保證檢出率,為治療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