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有
(內蒙古赤峰市醫院設備科,內蒙古 赤峰 024000)
醫學外科重癥監護室是醫院對危重患者進行集中加強治療的病房,匯集了醫院多種先進的監測設備和治療儀器[1-2]。目前,臨床上用這些儀器設備治療需要呼吸機輔助呼吸的患者較多,且大手術占比較高[3]。因此,增加了臨床搶救設備管理的難度。有效延長搶救設備工作時間,降低故障頻率是保證監護室搶救工作順利進行的必要前提,故必須加強對搶救設備的管理。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精細化管理對重癥醫學科外科ICU搶救設備管理效率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9年至2020年本院重癥監護室的20名護士作為研究對象,均實施精細化管理,其中男8名,女12名;年齡21~40歲,平均年齡(33.31±4.61)歲。由于救治的需要,每張病床配有中心供氧、吸引設備各2套,心電監測儀1臺。此外,重癥監護室的其他儀器還包含轉運呼吸機、除顫儀、心臟起搏器、B超診斷儀、降溫毯、空氣消毒機、微量注射和靜脈注射泵、移動監護儀、纖維支氣管鏡、吸痰器、血氣值分析儀、營養泵、心電圖儀等。
1.2 方法
1.2.1 現狀分析 ①未實施精細化管理前主要存在的問題有:護士對搶救設備儀器質量出現問題后反饋不及時,且在發現問題后未分析原因,并及時解決;②在搶救設備儀器的管理制度方面還不夠完善,管理責任落實不具體;③護士對搶救儀器的相關理論知識較缺乏,不了解具體的應用流程,不能正確使用。
1.2.2 精細化管理措施 ①管理理念精細化。完善科室管理制度,將精細化管理理念傳遞給護理人員,建立一個由總務護士、護士組成的搶救設備管理小組,實施分級管理,其中總務護士負責定期檢查,護士負責日常的儀器操作;同時完善各種搶救儀器操作標準作業流程及各種設備管理制度。在實施精細化管理期間,能善于發現問題,并對所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總結,修訂管理制度,將精細化管理的實質和內涵落實到位。此外,查找搶救設備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應用精細化管理理念進行改進,其流程為,先找出關鍵問題,并對薄弱環節進行分析,總結相關問題,予以持續改進。②搶救設備儀器培訓方式精細化。分階段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在新引進設備時可先對護理骨干、專業組長進行系統化培訓,使其先了解新設備的使用方法、性能、保養及維護,以對儀器設備有全面的理解認知,后期再制定詳細的培訓計劃對常規護理人員進行培訓。③建立儀器設備的精細化管理制度。規范放置制度:備用儀器要規范化的擺放在病床旁或者儀器準備間,對于需放置在儀器準備間的備用設備儀器進行分類,分成備用和維修,分別放置在固定的專用位置,并對儀器進行編號,要求后期使用后的設備儀器要放回原處。應用登記制度:建立一個規范的儀器使用登記本,主要登記儀器的編號、名稱、使用時間、使用者的信息,使用時狀態是否正常以及用后是否擦拭消毒等。保養和維修制度:定期安排維修人員對科室的搶救設備儀器進行檢查、維修、保養,評估儀器在臨床的使用情況,并建立儀器保養、維修登記本,記錄每次每臺儀器維修的情況,確保每臺儀器設備處于良好的備用狀態。
1.3 觀察指標 ①精細化管理實施前后從操作技術和理論知識方面對ICU護士搶救儀器設備應用情況進行評估、考核,滿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護士在搶救設備儀器的應用情況越好。②觀察并記錄精細化管理實施前后搶救設備儀器出現故障的次數及使用不當的情況。③采用自制問卷調查表對實施精細化管理前后重癥醫學科外科ICU護士對搶救儀器的知識掌握程度進行評估,該表重測效度為0.814,滿分100分,其中完全掌握85~100分,部分掌握60~84分,未掌握<60分。掌握度=(完全掌握+基本掌握)/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實施前后護士搶對救儀器設備應用情況比較 實施后,護士操作技術、理論知識評分均高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實施前后護士對搶救儀器設備應用情況比較(±s,分)

表1 實施前后護士對搶救儀器設備應用情況比較(±s,分)
時間實施前(n=20)實施后(n=20)t值P值操作技術85.23±4.78 93.14±3.12 6.197 0.000理論知識82.91±3.65 94.81±4.23 9.525 0.000
2.2 實施前后儀器故障及使用不當情況比較 實施后,儀器使用不當次數和儀器故障發生率均低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實施前后儀器故障及使用不當情況比較[n(%)]
2.3 實施前后護士對搶救儀器的知識掌握率比較 實施后,護士對搶救儀器的知識掌握率高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實施前后護士對搶救儀器的知識掌握率比較[n(%)]
目前,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重癥監護室的搶救儀器種類也越來越多,且這些儀器操作復雜、精密度高,價格昂貴[4-5];加之重癥監護室收治的危重病患較多,手術量較大,對監護搶救儀器的使用頻率高,導致醫護人員的工作量較大,忽略了對搶救儀器的管理。而搶救儀器得不到較好的管理,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故對重癥監護室的搶救儀器設備實施有效管理對保證患者的有效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精細化管理是源于發達國家的一種企業管理理念,主要是建立在常規管理基礎上,將常規管理引向深處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主要核心是精、細、準、嚴[6-7]。本研究結果顯示,實施后,護士操作技術、理論知識均高于實施前;實施后,儀器使用不當次數和儀器故障發生率均低于實施前(P<0.05);實施后,護士對搶救儀器的知識掌握率高于實施前(P<0.05),表明精細化管理可有效提高護士的操作技術及理論知識,減少儀器使用不當和儀器故障發生情況。分析原因為,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能將管理責任具體化、明確化,要求每個管理者均做到位,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及時處理,從而有效提高護士執行力[8-9]。同時,該管理措施中能對儀器發生故障的原因及使用不當的情況進行分析,從中找出需要改進的地方進行加強管理,能有效提高儀器設備管理的效率[10];對護理人員進行分階段培訓,可提高護理人員對各種儀器設備的理解認知,提高其對搶救儀器的知識掌握度,能正確的使用設備儀器,減少故障的發生,從而提高工作效率。此外,通過規范儀器設備的放置,對儀器設備進行編號,應用等級制度對儀器設備使用情況進行登記,可明確各儀器的性能及工作狀態;并對儀器進行保養和維修,保證儀器處于較好的備用狀態,方便護士及時使用,從而提高重癥監護室的工作效率。
綜上所述,重癥醫學科外科ICU搶救設備管理中應用精細化管理的效果顯著,能提高監護室護士對搶救設備的正確使用率及知識掌握度,有助于提高科室的急救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