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麗
(遼寧省開原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遼寧 鐵嶺 112300)
輸卵管妊娠為臨床常見的異位妊娠類型,發病原因可能與避孕失敗、輸卵管異常、輔助生殖技術等相關,若病情未得到及時控制,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手術為治療該病的主要手段,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不斷發展,傳統開放手術已逐漸被微創技術所替代,腹腔鏡手術與宮腔鏡手術均為臨床常見的微創術式,但腹腔鏡手術仍存在易損傷周圍器官等缺點,而經陰道宮腔鏡手術可有效彌補其弊端[1-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對比兩種術式治療輸卵管妊娠患者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回顧性分析本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輸卵管妊娠患者的臨床資料,依據治療方式不同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年齡25~38歲,平均年齡(31.26±3.15)歲;停經時間33~54 d,平均停經時間(40.26±5.61)d;初產婦13例,經產婦27例;包塊直徑2.3~4.1 cm,平均包塊直徑(3.15±0.55)cm;體重指數19~25 kg/m2,平均體重指數(22.15±1.03)kg/m2。觀察組年齡24~39歲,平均年齡(31.54±3.21)歲;停經時間32~55 d,平均停經時間(40.23±5.72)d;初產婦14例,經產婦26例;包塊直徑2.4~4.3 cm,平均包塊直徑(3.19±0.52)cm;體重指數18~25 kg/m2,平均體重指數(22.06±1.08)kg/m2。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經B超檢查、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檢查確診者;符合手術適應證者;臨床資料與影像學資料完整者;配合度理想者。排除標準:陰道狹窄;凝血功能存在異常者;過敏體質者;盆腔嚴重粘連者;合并惡性腫瘤者;合并肝、腎等器官功能衰竭者;伴有精神疾病或智力障礙者。
1.3 方法 對照組實施腹腔鏡手術治療,采用全身麻醉,建立CO2氣腹,放入Trocar,并在其中插入腹腔鏡,通過腹腔鏡觀察患者腹腔內部狀況,依據病情嚴重程度采取擠胚術或開窗取胚術,隨后將盆腔積血清除,使用抓鉗將輸卵管固定,在輸卵管妊娠破裂口附近或最突出位置,采用單級電鉤沿著輸卵管縱軸方向取寬4 mm,長2~3 cm的凝固帶。隨后使用剪刀將輸卵管壁剪開,長度依據妊娠包塊大小決定,使用活檢鉗將胚胎或絨毛取出,使用大量0.9%氯化鈉溶液對患側輸卵管腔進行沖洗,電凝止血,若輸卵管切口<5 mm則不進行縫合,切口≥5 mm使用3/0可吸收線進行間斷縫合,觀察創面無活動性出血后,排出氣體,縫合切口。
觀察組實施經陰道宮腔鏡手術治療,采取硬脊膜外麻醉,患者呈膀胱截石位,使用手術拉鉤把陰道拉開,充分暴露陰道后穹隆處,注入1∶20縮宮素(馬鞍山豐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4020472)于陰道黏膜下,在宮頸與陰道交界處約0.5 cm處取弧形切口,分離黏膜下組織,在后穹隆放入宮腔鏡,仔細觀察宮腔內部狀況,并觀察妊娠位置、有無破裂新出血等,再充分暴露患側輸卵管,依據病情選取局部切除術或切開取胚術,最后進行徹底止血,在陰道穹隆位置放置引流管,并留置導尿管。
1.4 觀察指標 ①手術相關指標:比較兩組手術時間、術后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及術中出血量。②炎癥因子:術前與術后1 d,分別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離心處理后取上層清液,使用上海酶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試劑盒,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兩組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用配對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住院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術后排氣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相關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手術相關指標比較(±s)
組別對照組(n=40)觀察組(n=40)t值P值手術時間(min)42.16±5.13 40.61±6.47 1.532 0.130術后排氣時間(min)22.61±8.56 12.64±6.41 5.896 0.000術中出血量(mL)52.16±10.34 51.24±9.86 0.407 0.685住院時間(d)4.87±1.29 4.69±1.25 0.634 0.528
2.2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術前,兩組CRP、IL-6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術后1 d,兩組CRP與IL-6水平均高于術前,但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
注:CRP,C反應蛋白;IL-6,白細胞介素-6。與本組術前比較,a P<0.05
時間術前術后組別對照組(n=40)觀察組(n=40)t值P值對照組(n=40)觀察組(n=40)t值P值CRP(mg/L)3.10±0.62 3.15±0.58 0.373 0.711 5.95±0.62a 5.04±0.71a 6.106 0.000 IL-6(pg/mL)23.78±2.61 23.58±2.74 0.334 0.739 51.26±6.13a 44.15±4.75a 5.799 0.000
輸卵管妊娠主要臨床癥狀為陰道異常出血、停經、腹痛等,若未得到及時治療,可能會引起輸卵管妊娠破裂,從而導致大出血,嚴重者甚至死亡,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尋找有效的手術方式治療輸卵管妊娠患者已逐漸成為臨床研究的熱點之一。
腹腔鏡手術具有微創、安全等特點,被認為是臨床治療異位妊娠的首選術式,但手術過程中,建立人工氣腹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機體損害,且全身麻醉具有一定風險性[4-6]。近年來,經陰道手術逐漸被臨床應用,以往多用于治療宮頸疾病,現逐漸延伸到附件手術中。經陰道宮腔鏡手術中無需手術切口、全身麻醉等,且其手術療效與腹腔鏡手術相當,因此,逐漸受到臨床醫師的認可[7]。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住院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術后排氣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經陰道宮腔鏡手術與腹腔鏡手術治療輸卵管妊娠患者臨床效果相當,但前者術后排氣時間更短,說明其對腸道功能損傷更小,有利于患者術后身體恢復。此外,相關研究指出,手術引發的機體炎癥反應也是影響患者術后身體恢復效果的重要因素[8]。CRP能有效反映早期機體組織損傷程度,IL-6為常見促炎因子,其水平高低與炎癥反應呈正相關[8]。本研究結果表明,術后,兩組CRP與IL-6水平均高于術前,但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相比腹腔鏡手術,經陰道宮腔鏡手術治療輸卵管妊娠患者更有助于抑制機體炎癥反應。分析原因為,可能與該術式能徹底排除腹腔積血相關。與杜艷玲等[9]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輸卵管妊娠患者采用經陰道宮腔鏡手術治療效果與腹腔手術效果相當,但前者可減輕炎癥反應,利于改善疾病預后情況,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