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君,吳薇
(大連市口腔醫院口腔內科,吉林 大連 116021)
慢性根尖周炎是由病菌在根管內長期生存并刺激造成根尖周圍炎癥反應所致,特征是牙槽骨損傷、炎性肉芽組織形成等,且發病位置存在多樣性,而下頜第二磨牙C形根管位置則占45%左右,若治療不及時,神經組織會受到損傷,使炎癥加重,增加牙周炎者疼痛感,預后較差[1]。下頜第二磨牙C形根管位置深、解剖結構復雜,在根管治療中很難達到良好的密封效果,且根管清潔度欠佳,對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療造成不良影響[2]。對于下頜第二磨牙C形根管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常規不銹鋼銼根管預備無法保持較強的柔韌性,根尖孔損傷可能性大,風險高。機用鎳鈦器械根管預備聯合超聲波沖洗對C形根管沖洗效果明顯,且根管錐度的連續性得到維持,使根尖封閉和成型效果得到改善,易被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接受[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下頜第二磨牙C形根管慢性根尖周炎者行不同方案治療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本院就診的慢性根尖周炎的下頜第二磨牙C形根管患者112例(112顆)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各56例。實驗組男31例,女25例;年齡20~61歲,平均年齡(41.37±6.55)歲;病程4~16 d,平均病程(8.01±2.54)d。對照組女24例,男32例;年齡19~62歲,平均年齡(40.75±6.28)歲;病程3~15 d,平均病程(7.68±2.26)d。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納入標準:確診為慢性根尖周炎,發生位置是下頜第二磨牙C形根管;根尖周指數≥3級;此前未行根管治療;透射影區直徑≤4 mm。排除標準:治療前30 d有抗生素治療史;根管堵塞或鈣化者;根尖孔變形或張口受限者;精神疾病者;根管彎曲者;形成竇道者。
1.2 方法 根據患者主訴、臨床檢查和RVG根尖片檢查,確診為下頜第二磨牙慢性根尖周炎,根尖周指數≥3級,簽署根管治療知情同意書,咬合檢查,調合,去凈腐質,開髓,揭髓頂,見根管口形態為C形,采用1%次氯化鈉溶液沖洗所要治療的根管位置,用不銹鋼K銼根管探查確定根管無堵塞和鈣化并測定根管長度。
實驗組行機用鎳鈦器械聯合超聲波沖洗根管預備。行Protaper機用鎳鈦器械根管預備,超聲波震蕩沖洗1 min,1%次氯酸鈉沖洗,無菌紙捻拭干,氫氧化鈣糊劑根管封藥,無菌棉球,GC冠部封閉。1周后復診,熱壓膠根管充填,水門汀墊底,樹脂充填。
對照組行不銹鋼銼逐步后退根管預備。G鉆根管口預備后行逐步后退根管預備,1%次氯酸鈉沖洗,無菌紙捻拭干,氫氧化鈣糊劑根管封藥,無菌棉球,GC冠部封閉。1周后復診,熱壓膠根管充填,水門汀墊底,樹脂充填。
1.3 觀察指標 根管治療成功率,根尖周指數在1~2級,炎癥反應消失,無自覺癥狀即為成功,比較兩組根管修復后6、12個月治療成功率。根管填充質量:①恰填,根尖末端、填充材料和根尖孔的位置≤2 mm;②欠填,根尖末端、填充材料和根尖孔的位置>2 mm;③超填,根尖末端、填充材料超出根尖孔。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臺階形成、管壁穿孔、根尖孔變形等。比較兩組根管修復滿意度,口腔科制定問卷,慢性根尖周炎者填寫問卷,包括根管修復美觀度、根管修復效果、口腔功能、疼痛程度等,分數0~100分,分數與滿意度呈正相關。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根管治療成功率比較 實驗組根管充填后6、12個月的成功率為89.29%、96.43%,高于對照組的69.64%、83.9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根管治療成功率比較[n(%)]
2.2 兩組根管填充質量比較 實驗組恰填率高于對照組,超填率、欠填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根管填充質量比較[n(%)]
2.3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為5.36%,低于對照組的19.6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2.4 兩組根管修復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修復美觀度、充填效果、口腔功能及疼痛程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根管修復滿意度比較(±s,分)

表4 兩組根管修復滿意度比較(±s,分)
組別實驗組(n=56)對照組(n=56)t值P值修復美觀度89.53±4.20 81.79±4.48 9.432 0.000充填效果92.07±4.18 83.35±4.92 10.108 0.000口腔功能91.24±4.50 82.67±4.75 9.801 0.000疼痛程度81.03±4.55 72.89±4.64 9.373 0.000
根尖周炎近年發病率增多,需采用根管治療,下頜第二磨牙C形根管解剖結構復雜,以往行不銹鋼銼根管治療,有一定的成功率,但近遠期療效仍有待提升,且不銹鋼銼的設備彈性欠佳,有根尖孔誤傷的可能,無法有效預防根管治療的并發癥,應用受限[4]。近年來,機用鎳鈦器械聯合超聲波沖洗被應用于根管治療中,能使根管蕩洗更徹底,還可維持根管錐度的連續性及有效性,充填后成型效果好,美觀度高,更適用于慢性根尖周炎者。有研究發現,根管修復后疼痛感較明顯,其原因為,根尖周區域受到刺激所致,而機用鎳鈦器械聯合超聲波沖洗的使用不僅能提升根管預備質量,在根管預備中根管進出次數少,能防止病菌、雜質刺激到根尖孔位置[5]。由于采用冠向下預備可最大程度減少細菌及碎屑推出根尖孔。此外,鎳鈦器械的抗扭性和彈性優異,能靈活調節根管工作長度,提升根管預備準確度,繼而達到優良的近期和遠期根管治療效果[6]。
對下頜第二磨牙C形根管慢性根尖周炎者行根管治療后,機用鎳鈦器械聯合超聲波沖洗能使根管治療患者擁有良好的治療體驗。因機用鎳鈦器械設計了規范流暢的操作流程,根管預備效率高、用時短,可減輕醫生手部操作疲勞,同時,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下頜第二磨牙C型根管因其根管形態不規則,又因其在口腔位置深,在預備時對醫生操作較其他患牙要求高,所以為了下頜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慢性根尖炎者能得到良好的根管治療效果,醫生需加強自身技能的培訓及鍛煉,熟練掌握各項根管預備治療操作,能及時應對各種突發事件,增強根管治療的安全性、有效性[7]。
本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根管填充后6、12個月的成功率為89.29%、96.43%,高于對照組的69.64%、83.9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張龍等[8]研究結果一致,提示機用鎳鈦器械聯合超聲波沖洗的根管治療質量優,能使下頜第二磨牙C形根管得到有效預備,且近遠期療效好,并發癥也得到控制,根管治療滿意度較高。
綜上所述,不銹鋼銼對下頜第二磨牙C形根管慢性根尖周炎的根管治療效果有限,而機用鎳鈦器械預備聯合超聲波沖洗能明顯提升根管治療成功率,且高質量的治療效果更易被慢性根尖周炎者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