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飛
(遼寧省撫順市中心醫院檢驗科,遼寧 撫順 113000)
先兆流產是臨床上常見的婦科疾病之一,主要指孕婦在懷孕28周前出現陰道少量流血狀況,并伴有下腹部疼痛現象,發病率高達12%。經檢查發現,子宮口仍處于完全閉合狀態,胎膜未破,胎兒仍在母體內,且子宮大小符合孕周[1-2]。先兆流產包括繼續妊娠及妊娠丟失,大部分早期先兆流產孕婦(黃體功能不足)在接受相應干預后即可繼續妊娠,而對于胚胎畸形及染色體異常流產則多數預示流產不可避免,應終止妊娠[3]。若及時對先兆流產做出正確檢測,并能預測結局,則可為孕婦選擇更有效的治療方案,以避免發生不良后果。基于此,本研究通過對血清CA125和β-HCG水平進行檢測,旨在分析血清CA125和β-HCG在先兆流產中的臨床意義,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回顧性分析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11月確診的70例先兆流產孕婦的臨床資料,根據妊娠結局分為妊娠丟失組與繼續妊娠組,每組35例。另選取同期的35名正常孕婦作為正常組。正常組年齡22~37歲,平均年齡(29.48±3.37)歲;孕齡38~84 d,平均孕齡(60.98±5.56)d。繼續妊娠組年齡21~37歲,平均年齡(29.03±3.12)歲;孕齡41~85 d,平均孕齡(61.95±5.63)d。妊娠丟失組年齡23~38歲,平均年齡(30.51±3.43)歲;孕齡40~85 d,平均孕齡(62.46±5.65)d。3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均符合《婦產科學》[4]第9版中先兆流產的相關診斷標準;先兆流產孕婦均符合宮內妊娠、先兆流產的相關診斷標準;經彩色多普勒檢查,所有產婦均為單胎足月宮內妊娠;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及凝血功能障礙、免疫系統疾病、惡性腫瘤、心血管疾病以及其他嚴重器官性疾病者;20~40歲者;生殖道畸形者;宮頸機能不全者;伴有其他妊娠合并癥者;精神嚴重障礙者;依從性差者,中途退出本研究或直接拒絕參與研究者。
1.3 方法 所有孕婦均檢測血清CA125和β-HCG水平,采集樣本:于就診當天抽取5 mL空腹肘靜脈血,靜置于室溫下30 min,4 000 r/min常規離心后取上清液,將其低溫保存留待檢測(≤2 h)。檢測方法:采用電化學發光分析儀(羅氏E601)檢測孕婦血清CA125水平,檢測使用儀器配套試劑;采用電化學發光分析儀(Centur XP)測定孕婦血清β-HCG水平,檢測使用儀器配套試劑。正常范圍:血清CA125<49.6 mIU/mL,血清β-HCG<5 000 U/L。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3組血清CA125和β-HCG水平比較 繼續妊娠組及妊娠丟失組血清CA125水平均高于正常組,血清β-HCG水平均低于正常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妊娠丟失組血清CA125水平高于繼續妊娠組,血清β-HCG水平低于繼續妊娠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6.540、4.905,P均=0.000),見表1。
表1 3組血清CA125和β-HCG水平比較(±s)

表1 3組血清CA125和β-HCG水平比較(±s)
注:CA125,糖類抗原125;β-HCG,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
組別正常組(n=35)繼續妊娠組(n=35)妊娠丟失組(n=35)F值P值CA125(IU/mL)22.67±14.41 29.58±12.86 51.75±15.39 39.739 0.000 β-HCG(U/L)6 472.03±1 633.39 4 845.56±1 528.66 3 043.93±1 544.15 41.785 0.000
2.2 血清CA125和β-HCG及二者聯合的診斷價值 血清CA125和β-HCG聯合檢測診斷先兆流產孕婦的靈敏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及準確度均高于血清CA125、β-HCG單獨檢測,特異性低于血清β-HCG檢測,高于血清CA125檢測,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血清CA125、β-HCG及二者聯合的診斷價值(%)
先兆流產發生主要受遺傳、自身激素分泌、生殖器官異常、環境等因素影響,且其發生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而對先兆流產孕婦保胎結局進行正確預測,則可為孕婦選擇更有效的治療方案,以免出現不良后果。同時先兆流產孕婦就診時,大部分孕婦已出現明顯臨床癥狀(腹痛、陰道流血等),已延誤病情。因此,如何盡早對先兆流產進行有效診斷及評估對孕婦預后極為重要。
CA125產生于卵巢、體腔及生殖道黏膜,且在細胞脫落時其水平會出現異常升高現象,通過檢測血清CA125水平可預測先兆流產,具有檢測快、敏感性高、不易受保胎藥物影響等優點[7]。近年來,有關研究發現,CA125含量存儲于胎兒絨毛膜以及羊水中相對較多,相比正常妊娠產婦,其血清CA125水平處于穩定,并偏低的趨勢[8]。早期流產時,血清CA125水平會因絨毛蛻膜脫落(因胚胎壞死脫落)而異常升高,脫落物刺激子宮收縮導致孕婦小腹疼痛,陰道因血竇開放引發流血。由于卵巢腫瘤、乳腺癌等均會出現血清CA125水平升高現象,因此,其對流產特異性較低,故單一檢測血清CA125水平無法準確預測早期先兆流產結局。β-HCG是能確切反映孕囊及胚胎發育情況的重要指標,在評估先兆流產預后方面具有較強的作用,對妊娠具有較高特異性[9]。在HCG作用下,卵巢黃體形成妊娠黃體,并轉化為P物質,對胚胎的生長及發育具有一定的支持作用,而P物質在HCG中因轉化不充分,則易引發流產。因此,盡早監測血清β-HCG水平可及時發現妊娠黃體分泌不足現象,進而減少先兆流產[10]。本研究結果顯示,與正常組相比,繼續妊娠組及妊娠丟失組血清CA125水平均較高,血清β-HCG水平均較低,且與繼續妊娠組相比,妊娠丟失組血清CA125水平顯著較高,血清β-HCG水平顯著較低,表明在先兆流產孕婦的診斷過程中,聯合檢測血清CA125、β-HCG水平有利于診斷先兆流產。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血清CA125和β-HCG聯合檢測診斷先兆流產孕婦時,其靈敏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及準確度均較高,而其特異性則低于血清β-HCG檢測,高于血清CA125檢測,可見,聯合檢測血清CA125、β-HCG水平可對其敏感性及特異性進行互補,有利于先兆流產的診斷及妊娠結局的預測,且需加強保胎治療。
綜上所述,檢測孕婦血清CA125和β-HCG水平有助于診斷先兆流產且能預測妊娠結局,并對治療方法的選擇及保胎的指導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