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香
[摘 要]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進一步強化藝術育人功能,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道德修養,南寧市秀廂東段小學以藝術教育為立德樹人的重要載體,以校園劇特色為切入點,探尋一條以校園劇特色推動美育的新途徑,堅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彰顯了學校的藝術特色。
[關鍵詞]校園劇;藝術美育;藝術特色
[中圖分類號] G627[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1)24-0090-02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進一步強化藝術育人功能,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道德修養,南寧市秀廂東段小學以藝術教育為立德樹人的重要載體,以校園劇特色為切入點,探尋一條以校園劇特色推動美育的新途徑,堅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彰顯了學校的藝術特色。
一、實施校園劇藝術特色的發展目標
學校發展目標:通過打造校園劇特色,促進學校“和愛”文化內涵發展,彰顯學校藝術特色,以點帶面,以藝促德,以美提質,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學生發展目標: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審美素養,激發學生的藝術興趣,培養學生美好的心靈和良好的道德品質。
教師發展目標:關注音樂教師發展,提高音樂教師的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喚醒教師的課程意識,提高教師的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
二、 校園劇特色項目的實施途徑和方法
1.成立戲劇社領導小組
為了加強對校園劇特色項目的組織領導,學校成立了戲劇社領導小組,由校長、書記任組長,組員由副校長,政教主任,音樂組、美術組、信息技術教師和部分班主任構成,學校對領導小組進行了細致的分工。為了主動爭取社會力量的指導,學校還聘請了廣西幼兒師范學校、廣西群眾藝術館、廣西藝術學院等的專業教師作為校外輔導員,專家們定期到校園指導校園劇。同時,還建立了大學生校園劇實踐基地,邀請廣西教育學院學生進校展演,以大學生帶動小學生,不斷提升學生對校園劇的興趣和熱愛之情。
2.深化課題研究
學校以校園劇為主題開展了課題研究,課題《校園劇與學生品德養成的實踐研究》獲得城區級和市級的結題,而課題研究遠遠沒有結束,學校把校園劇作為特色項目來實施,更是進一步深化了校園劇課題研究與應用。音樂組每月定期開展音樂教研活動,認真學習國內外優秀兒童劇目,全面了解和關注校園劇動態,不斷學習和借鑒他人的理論成果和寶貴經驗,從實踐中反思,從反思中構建新的研究方向,探尋兒童劇的特點,創作出更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劇本。
3.與德育教育深度融合
校園劇與德育深度融合,通過德育平臺,以點帶面,潤德無聲。一是校園劇與班本課程相融合。學校各班開設有“和愛教室”班本課程,把校園劇與班本課程相融合,是我校的一大亮點。選取有一定表演經驗的班主任,指導該班級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校園劇班本課程活動。這些班級每個月都會根據不同的主題進行校園劇的編排,并在周一的晨會中進行展演,校園劇班本課程既突出了班級特色,又展示了學生的才藝,從藝術的角度溫潤了孩子的心靈。二是校園劇與學校特色節相融合。學校每個月都設有特色節,比如“讀書節”“科技節”“嘉年華”等,用校園劇與特色節相融合,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校園劇演出活動。
4.開設戲劇社團
學校把社團建設作為校園劇特色發展的重要一翼,因為社團建設將是校園劇藝術項目的延展、連接和深化。校園劇特色將通過社團得以印證,學生的能力將通過社團得以加強。學校開設有戲劇社團,招收喜愛校園劇藝術,并具有一定語言表達能力和表演能力的孩子入團。戲劇社共招收有三至六年級的成員30名,戲劇社由音樂組教師每周定期進行訓練。訓練的內容有語言、舞蹈、表情、聲樂等等,針對不同孩子的優勢特點因材施教。戲劇社每個學期編排一個精品劇,精品劇由音樂組的教師根據時代主題進行創編。
三、 校園劇特色項目的成效
1.逐步形成一校一品的校園劇藝術特色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校以校園劇為藝術特色突破口,近年來,獲得了顯著的成績。原創校園劇《海上危機》《豆豆的夢》《傳承》《賣火柴的小女孩新編》獲得南寧市中小學藝術節金獎,科普劇《紙張出逃記》《我有一個溫暖的家》獲得南寧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科普劇類一等獎,而2020年的校園劇《勇敢》更是創下了歷史新高,一舉奪得南寧市中小學藝術節金獎第一名,西鄉塘區中小學藝術節金獎第一名,并代表南寧市參加廣西首屆戲劇展演活動,榮獲了金獎。
2.大力激發學生學習藝術的興趣和審美情趣
通過大力開展校園劇藝術特色項目,我們欣喜地看到它給學生帶來的變化。活動大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藝術的興趣,一大批學生積極參與到講故事、古箏、鋼琴、葫蘆絲、舞蹈、架子鼓、畫畫等藝術興趣班的學習中,每周三下午的紅領巾才藝直播“我是最閃亮的星”最能吸引孩子們的眼球,每次都擠滿了圍觀的孩子。學校每年舉辦“和愛少年才藝大比拼”,孩子們都能踴躍報名參加, 參加人數逐年遞增,節目質量也越來越高。
3.中華美育精神在校園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通過開展校園劇特色項目,學校育人成效顯著增強,學生正朝著陽光健康、謙恭有禮的良好品德方向發展。近年來我校獲得全國大課間視頻比賽一等獎、南寧市文明校園、南寧市紅旗大隊、西鄉塘區特色學校等多項榮譽,2020年共有164名學生獲南寧市級及城區級多項榮譽,佳績頻傳!
4.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由于校園劇是一種綜合的藝術,對音樂教師的專業水平要求更高。四位音樂教師在校園劇特色項目的推動下,專業素養和審美素養都得到了大力提升。
四、思考與今后設想
校園劇特色項目推進,我們積累了一些經驗,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在這過程也遇到了一些問題,今后我們將從以下幾方面尋求突破。
一是進一步完善藝術教育規劃,把美育工作納入學校工作計劃中,探索校園劇與學生藝術素質測試評估相結合的方法。
二是充分挖掘校園劇的強大的教育功能,不斷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藝術思維的培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文化觀,塑造美好的心靈,陶冶高尚的情操。
三是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力度。校園劇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方式,它融合了藝術和心理學等,但是戲劇教育專項培訓不多,我們期待更強有力的專項長期培訓,同時還要繼續加大與高校的合作,實現各方共建,資源共享。
新時代美育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我校將繼續加大對校園劇特色項目的推進工作,做深、做精、做細、做實,以推進我校美育教育向縱深發展。
(責編 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