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通
商務部近日發布公告,根據《商務部辦公廳關于下達2020年流通行業標準計劃項目的通知》,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組織完成了《直播電子商務平臺管理與服務規范》(下稱《規范》)行業標準征求意見稿,現公開征求意見。
《規范》行業標準征求意見稿中指出,直播營銷平臺應建立直播主體入駐審核和注銷、消費者權益保護、未成年人保護、個人信息保護、知識產權保護、投訴和糾紛處理等機制,及時回應或處理消費者的咨詢、投訴和舉報。
用戶管理方面,直播營銷平臺應建立用戶身份實名注冊機制,真實身份注冊,平臺前端顯示可以不實名。
主播管理要求:
宜對主播資質資格設置相應的準入門檻或條件;
應對主播真實身份信息進行認證,宜對主播賬號名稱和頭像等進行規范化管理;
應對直播營銷人員服務機構等法人或其他組織的身份、資質和經營范圍等信息的真實性、有效性進行認證或核查;
應對打賞主播的行為進行規范,并根據直播產品或服務的行業范圍(或直播類型)、主播內容供給導向、付費模型、主播行為和用戶年齡等對主播賬號進行分級分類管理,對涉及違法違規的直播賬號應根據其影響或危害程度進行暫停直播或封禁等處罰;
應建立主播等信用評價體系,根據信用情況確定的服務范圍及功能,宜對主播賬號信用情況進行相應的公示。
主播資質要求:
主播資質要求應滿足但不限于:
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且年齡在16周歲(含)以上;
遵守法律法規;
了解電子商務相關業務知識并掌握直播相關技能。
主播直播形象要求:
主播直播形象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主播直播時,衣著形象等不應違反社會公序良俗,儀容儀表宜反映其直播產品或服務的特性;
使用虛擬形象作為主播的,虛擬形象主播應與自然人主播或直播營銷人員服務機構進行關聯,且虛擬主播形象應遵守肖像權和知識產權保護有關的國家法律法規。
主播直播行為要求:
主播在直播時的表演、用語和行為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包括但不限于宜采用普通話進行直播;
應配合平臺對直播間的消費者評論內容進行引導和規范,營造良好網絡環境;
以主播自己名義或形象對產品或服務作推薦或證明且直播內容構成商業廣告的,應遵守廣告代言的有關規定;
未經授權不應冒用他人名稱、品牌等開展經營活動;
不應虛構交易,也不應誘騙或誘導消費者進行私下交易;
不應以刪除、屏蔽相關不利評價或編造用戶對產品或服務的評價等方式欺騙、誤導用戶;
不應含有色情、低俗和驚悚等直播內容,不應出現侵害或涉嫌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言語和行為等;宜提供高質量的直播內容;
不應引導或誘導消費者點擊與直播營銷產品或服務無關的鏈接;
應客觀真實介紹產品,不應進行夸大、虛假或誘導的宣傳,不應營銷假冒偽劣、以次充好的產品或服務;
宜對直播營銷產品或服務的特性進行比較全面和專業的宣傳和介紹,并對以下消費信息做必要的、清晰的提示或說明:
使用中可能會危害消費者的情形或潛在的危險說明;
對特殊人群使用的保護警示;
發生安全事故時的處理方法或措施;
售后服務承諾;
產品生產日期、保質期和/或有效日期、限期使用日期等。
直播間管理:
不應在下列場景進行直播:
涉嫌危害國家及公共安全的場所;
影響社會正常生產、工作和生活秩序的場所;
暴露他人隱私、違反道德和社會倫理的場所;
布景或裝飾惡意違反直播受眾的風俗、習慣等的場景;
平臺規定不宜進行直播的其他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