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廣宇

科威特人喜歡在周末去沙漠露營, 作為石油的副產品——塑料袋被大量丟棄,掛在圍欄之上,財富帶來一切的同時也破壞著環境。

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市內的高層建筑十分現代化,同時這里也存在著傳統樣式的建筑,過去和未來交織纏繞。

每年的2月25日,科威特人在沙漠中舉行盛大的放風箏活動來慶祝國家獨立日。1961年,科威特成為英國統治下第一個獲得獨立的海灣酋長國。

科威特只有2%的土地適合農業,植被的缺乏造成了這里生活環境的惡劣,農業和旅游的發展也極度受困。

在自己的私人住宅,科威特人“默罕默德”飼養了兩只獵豹,他說這是自己的夢想。

一名婦女在文化中心控制航天飛機模擬器。科威特是海灣國家中識字率最高的國家,是波斯灣的文化之都。
第一次來到科威特這個世界上土地面積最小的富國,意大利攝影師加布里爾·塞科尼(Gabriele Cecconi)對這里的現代化程度吃了一驚。這里隨處可見西方世界都少有的豪華酒店和高檔汽車,街上有不少衣著奢華的人士。他差點以為自己來到了科幻電影中的外星世界。而想要走進這樣一個復雜國家的真實世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1990年的海灣戰爭中,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了科威特這個以出產石油聞名的小國。在古代,科威特長期屬于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1934年,科威特發現了大量石油,1939年成為英國的保護國,1961年宣布獨立。海灣戰爭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因為資源和戰爭,科威特和伊拉克、美國等國都保持著謹慎而微妙的關系,其所出產的石油大部分銷往美國、日本、英國等國家。
意大利攝影師塞科尼一直對文化在社會環境中的投射這樣的主題感興趣,于是,他選中了科威特這個國家作為觀察對象。因為這里是多重文化的聚集地,大量自然資源形成的財富吸引西方資本主義進入的同時,本土的精神內核依舊根植于伊斯蘭文化。海灣戰爭之后,這里又增添了一些美國文化的張揚氣質。2019年2月到2020年1月間,塞科尼兩次到訪科威特。
科威特的外表是開放且極其現代化的,當地居民大部分會說英語,也有一些喜歡炫耀他們財富的習慣——比如愛把豪車開得飛快。這里擁有現代化的政治制度,實施君主立憲制,他們的議會是海灣地區歷史最悠久的議會,也有電視臺和發達的影視產業,甚至能夠批量制造肥皂劇和諷喻類型的電視劇。城里時髦的年輕人喜歡養寵物、看展覽、聽音樂會,與世界其他地方的都市人毫無二致。
進一步接觸下來,科威特人卻對塞科尼展示出保守的一面。雖然他可以用英語和當地人進行溝通,卻很難進入他們真實生活,更加艱難的是進入私人住宅拍攝。塞科尼只好試圖去感化他們。經過努力,一個化名為“默罕默德”的人讓塞科尼拍攝了自己家中客廳里飼養的獵豹,并告訴他自己之前還養過獅子。飼養野生動物在科威特是非法的,但是有不少民眾依然偷偷地這么做。

科威特的電視劇組正在拍攝一部諷刺視頻,內容描繪了一位政治家如何承諾用四個妻子來換取選票。 比起其他海灣國家,科威特的新聞自由程度較高,但是報道特定話題時仍然面臨限制。

兩位科威特的年輕女性在藝術展覽的開幕式上自拍。這個國家的文化意識、女性意識正在增強——整容的現象也在增加。
逐漸地,塞科尼發現了這個國家更多的側面。他把畫面中隱藏的另一面的科威特稱作“Tiawuk”(科威特英文拼寫的倒序),讓它和表面光鮮的那個科威特相互對應。
大量的科威特居民并沒有歸屬感。科威特的人口超過477萬,但是只有1/3是當地公民,這里的外國移民大多數是印度人、孟加拉人或菲律賓人,很多是外來勞工。權威的海外移居人士網站InterNations 在2019年發布的一份包含82個城市的排行榜顯示,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被評為世界第一差的移民城市,受到“差評”原因就包括炎熱干旱的氣候、水資源的缺乏,以及沒有良好的生活、工作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