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毅
《游戲改變教育》一書中有一個案例:某小學為學生設計了一個名叫“吉吉”的數學吉祥物,只要學生能正確答出數學題,就能獲得一個吉祥物。這個游戲讓學生為之興奮,為了得到“吉吉”都積極去解決數學難題。
通過這個案例,我認識到了“及時激勵”的力量。隨后,我開始在家長群里給學生發放一些數學題,每天晚上19點發放題目,每天3—5題,學生愿意做的可以做,做完了就可以提交,然后我一定會及時批改、反饋。每當學生提交答案時,我就會選擇一個很可愛且非常有趣的動態表情,在家長群里@這位學生家長,并予以表揚;如果學生完成得不是很好,我就會委婉指出,并鼓勵學生繼續努力。為了更好地鼓勵學生,我會經常更新自己的“表情庫”,還會給學生購買一些小禮物。
正如我預料的一樣,通過這樣一個活動,主動答題的學生越來越多,而且這個活動已經成為家長、學生每天期待的游戲。有時候,我發資料偶爾晚幾分鐘,立刻就會有家長或學生出來問我:“老師怎么了?”
這就是及時激勵的力量吧!如今,學生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日益高漲,成績也得到了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