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艷
摘 要:音樂作為藝術的重要組成,不僅具有調劑生活、增添趣味的功能,還能提高人的審美品質和藝術素養,是培養綜合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的必經之路,因此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也成為高中教學的重要內容。文章由該背景出發,以提高高中生音樂素養為目標,先簡要闡述了當然高中音樂教學存在的不足、以及組織實踐活動的重要價值,最終結合人音版教材對具體應如何組織實踐進行了討論,提出了趣味引入促欣賞、創設情境促鑒賞、分組討論促理解、合作演繹促表達、實地感受促成長等建議,希望可以為師生的共同成長帶來有效幫助。
關鍵詞:高中音樂;實踐活動;學生素養;提高手段
引言:聽音樂、唱歌曲、演樂曲故事,都是學習的過程,也是實踐的過程,可以幫助高中生更好地感知并理解音樂藝術作品,對其鑒賞、表達、創作能力的發展大有裨益,同時能促進其思維發展。但就教學實際來說,雖然高中基礎教育階段已經提起了對于該課程的重視,但由于教師能力、學習任務等因素的限制,其“教”與“學”依舊會出現理論重于實踐、浮于表面等問題,嚴重制約了學生的音樂素養發展。這提醒了教師,在明確實踐作用的基礎上,深入探究實踐教學方法是勢在必行的。
一、當前高中音樂教學存在的不足
(一)理論特征突出
理論教學力度高于實踐教學力度是當前高中音樂教學存在的最嚴重的問題,也是阻礙學生素養發展的關鍵因素。在該狀態下,學生更多的是在學習樂理和樂曲創作背景、思想等,很少主動對其情感內涵、社會意義展開分析,鮮有圍繞教材樂曲材料進行自主表達的機會[1]。毫無疑問,這會將他們對樂曲的感知、學習和運用局限在一個小的范圍內,嚴重阻礙了其音樂素養的全面發展,甚至會使其出現“音樂不過如此”的錯誤認知,對其后續發展大為不利。
(二)課堂氛圍沉悶
調查當前高中課堂可以發現,大多數教師采取的教學手段是比較刻板的,他們往往更習慣、也更愿意直接將教材樂曲涉及的知識灌輸給學生,而不是引導他們在實踐活動中自主感知,這一方面與有效教學時間有限有關,另一方面與教師個人能力有關。但無論是受何種因素影響,都會導致課堂氛圍沉悶的問題出現,削弱學生的良好學習體驗。久而久之,由于消極經驗的影響,學生必然會出現在課堂上不再積極、不再主動的表現,這必然會影響其音樂素養的后續發展。
(三)學生表現不佳
課堂氛圍的過于沉悶,以及理論課程地位的突出,均會影響高中生對于樂曲知識的學習體驗和態度,使其在學習過程中出現消極行為,限制他們在課堂學習之外對樂曲的深入探尋和表達,從而影響其素養發展。再者,學生的課堂表現還會影響教師的教學熱情。也就是說,在學生表現欠佳的課堂上,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也會相對降低。如此,整體“教”與“學”陷入惡性循環,素養培養目標自然難以實現。
二、高中音樂實踐教學的積極意義
(一)增強學生動力
高中音樂組織實踐教學的積極意義之一,就是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簡單來說,在實踐學習模式下,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做”的過程中自主感知樂曲是如何生成的、探尋其背后蘊藏的情感價值觀念,而不是機械性地灌輸知識。這樣一來,學生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他們可以在主動思考和發現的過程中進一步認識到屬于音樂的獨特魅力,從而對學科知識更感興趣、對課程活動更加積極。
(二)活躍課堂氛圍
高中音樂教學中融入實踐活動,還能起到活躍課堂氛圍的作用。課堂氛圍活潑、輕松與否,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表現,尤其是對音樂這一本身就帶有一定活潑色彩的學科知識來說,越是活潑的課堂,越有機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效,實踐活動的設計恰好有助于課堂氛圍的活躍[2]。在實踐活動中,師生之間的交流不再是刻板的、而是在“動起來”的狀態下實現的,他們對知識的學習也是生動的,學習質量自然會更加理想。尤其是學生,在活躍的氛圍中勇敢進行自主表達,音樂素養的提升必然指日可待。
三、實踐教學以提高高中生音樂素養的具體手段
(一)趣味引入,促進樂曲欣賞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帶著興趣去學習知識,往往會有更多意料之外的收獲。因此,高中教師在設計音樂實踐活動時,應注意對學生的興趣激發,先合理利用趣味元素引入樂曲知識、使學生對趣味元素背后的音樂內容產生好奇,再利用他們的好奇心,將其更迅速地帶入樂曲欣賞狀態[3]。如此一來,學生對樂曲的欣賞是自發的、是為滿足自身好奇心而進行的,他們的表達必然更加積極,也更容易建立獨特認知、形成積極收獲,其音樂素養的發展也就得到了強有力的支持。
以人音版《高亢的西北腔》為例,教師就可以在網絡中搜集西北人民演奏民歌的有趣畫面,將其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并播放相關樂曲,引導學生對“畫面中人物表演樂曲的動作與樂曲基調是否違和”展開觀察,使其對“為什么畫面動作與樂曲不違和”產生好奇。這樣一來,因好奇心對西北民歌產生更多興趣,學生自然會主動欣賞西北民歌、分析其樂曲節奏和情感表現方式。而對于通過自我分析和發現得到的知識,他們往往會有更深刻的記憶,這是促進其素養發展的必經之路。
(二)創設情境,加強樂曲鑒賞
創設情境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可以加強學生對音樂作品的鑒賞,使其在“身臨其境”中對樂曲情感內涵形成更深刻的理解,促進他們在“設身處地”的思考中將相關思想內化為自身思維,進而使其音樂素養得到進一步提升[4]。也就是說,教師可以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將信息技術工具利用起來,盡可能地為學生展示一個更加真實的樂曲表演情境,使其在情境中學習并分析,借助聲音和畫面的雙重沖擊幫助他們更深入地鑒賞樂曲、獲得深層收獲。
以人音版《現代京劇》為例,教師就可以在網絡中搜集真實的京劇表演視頻,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將與教材樂曲相關的京劇作品表演服裝進行實物展示,一邊引導學生觀察表演視頻,一邊借助相關表演材料打造一個充滿京劇藝術氣息的課堂。如此,學生完全置身于京劇的氛圍之中,他們自然能夠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從樂曲旋律、表演形式、藝術特征等角度出發,全方位地鑒賞京劇作品,提高自身欣賞京劇和鑒賞京劇的能力,進而深化音樂素養。
(三)小組討論,探尋樂曲奧義
在高中音樂實踐教學活動中,設計小組討論環節也可以起到強化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發展的作用。尤其是教師可以結合樂曲內涵設計一些問題,將問題拋出,引導學生結合問題對樂曲作品的深層意義展開討論。這樣一來,課堂不再是“聽樂曲”的課堂,而是學生依托自身理解暢所欲言的課堂。而這一暢所欲言的過程,本質上就是一個思考的過程,對學生音樂思維的發展大有裨益。因此,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素質培養質量,高中音樂教師可以先對學生思維能力和教材樂曲作品內涵展開分析,設計難度適中的問題并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其展開討論,鼓勵他們在組內暢所欲言、在討論結束后積極闡述自身觀點[5]。如此,思維碰撞通過討論實現,學生不僅可以將鑒賞素養提升到新的層次,還可以實現思維素養的深度發展。
(四)合作表演,培養表達能力
音樂作為藝術的一部分,其存在不應是完全靜態的,而應該是動態的。這就意味著,對于實踐模式下音樂的“教”和“學”,應該以“更生動”為追求,組織表演成為不二之選。高中生在經歷了之前的學習和經驗積累后,已經形成了一定表演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根據自己的理解將樂曲表演出來。教師可以根據樂曲作品的可表演性,鼓勵學生圍繞自身理解進行自主表達,借此機會進一步培養他們的音樂表達能力,同時促進其素養發展。
以人音版《對祖國河山的禮贊》為例,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結合所學內容表演歌曲,將樂曲唱出來、將其背后對祖國河山的贊美演出來。在這樣的狀態下,學生為更好地表演,必然需要重新對樂曲內涵展開分析,其學習能力和表達素養必然均能再度得到提高,甚至還能加深愛國情感。
(五)鼓勵創作,發展音樂思維
與表演、表達息息相關的,教師還可以鼓勵高中生進行自主音樂創作,引導他們結合教材內容創作全新的樂曲作品,借此機會培養其音樂素養。對此,值得一提的是,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中的一切內容都可以作為樂曲創作素材。因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從教材回憶生活,回憶自身在現實生活中接觸到的與所學曲目相關的信息和接觸時的自身體驗,進而鼓勵他們模仿教材曲目進行獨立創作,要求他們將自身情感融入到重新編排的歌詞中[6]。如此,隨著創作的不斷深入,學生音樂素養、思維必然能實現更好的發展。
以人音版《西出陽關無故人》為例,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結合教材曲目對文人情致的刻畫、結合自身對“友誼”的理解創作同主題樂曲,引導他們自主創編歌詞、重新設計節奏,借助以“自主創作”為主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音樂素養。
(六)實地教學,深化素養培育
需要注意的是,實地教學也是實踐活動的一種,對學生音樂素養的發展有一定積極意義。教師可以在保障學生安全的前提下,在經費充足的條件下,將學生帶出校園,帶來他們參觀音樂藝術展、音樂交流會或直接參加小型演唱會,為其創造與樂曲更近距離接觸的機會,使其在實際環境中細致體會樂曲、思考情感。如此一來,“毫無距離”的感知可以加強學生對樂曲的理解,自然能將其音樂素養推向新的高度。
結束語
音樂課程被基礎教育重視已然成為大勢所趨,從提高高中生音樂素養的角度出發,調整教學方式也成為必然。高中音樂教師應主動分析當前教學中制約學生素養發展的消極因素,同時明確實踐的積極意義,科學組織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并引導學生參與,從而搭建一個動態的、集“學”與“做”為一體的高中音樂課堂,進一步拉近學生與樂曲之間的距離,以便加強對他們的素質培養,真正促進其音樂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顧翔.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音樂教學問題分析與策略探討[J].黃河之聲,2019(14):118.
[2]權春麗.談創新高中音樂教學方法,讓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J].北方音樂,2019,39(24):171+174.
[3]桑彩虹.淺談高中音樂學科核心素養下的音樂教學實施策略[J].北方音樂,2019,39(24):140-141.
[4]張澤丞.高中音樂欣賞教學實踐探究[J].文化產業,2019(16):61-64.
[5]易亮.基于提升核心素養的音樂實踐研究[J].音樂天地,2018(09):19-23.
[6]饒琴.實踐教學在高中音樂鑒賞課中的運用[J].藝術評鑒,2017(08):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