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地從哪里來?錢從哪里出?近年來,焦作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積極探索,從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和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三個方面入手,“三位一體”推進,著力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編織鄉村振興新希望,走出了一條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把鄉村規劃
編到群眾心坎上
編制村莊規劃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先導工作。
2020年6月以來,焦作市推動全市村莊規劃、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和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三位一體”協同開展,著力解決鄉村振興資金、土地和產業布局問題。
焦作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突出規劃引領,厘清村莊布點、地理空間布局,統籌規劃農村水、電、氣、暖、道路、通信等基礎設施,推動村莊集聚集約發展,并引導村莊建設規劃,推進美麗鄉村高質量建設,探索出一套“多規合一”且實用性強的村莊規劃編制方法。
該局成立“鄉村規劃千村試點”工作領導小組,搭建起一個由鄉(鎮)政府、設計團隊、駐村規劃設計師及村民共同參與的協同平臺,建立城鄉統籌、村級主體、部門協同機制,并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共同推進村莊規劃編制工作。截至目前,該市所轄6縣(市)、示范區已全部完成村莊布局規劃初步成果,已有1023個村莊完成規劃編制,55個村莊規劃試點已完成。
“實施實用性村莊規劃,通過環境綜合整治,完善農房、供水和公共服務設施,提高生態環境質量,把鄉村規劃編到群眾的心坎上,讓群眾的期待化為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博愛縣自然資源局局長焦冬玲說。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照亮鄉村振興夢
莫溝村位于孟州市西虢鎮,村子三面環溝,背靠順澗水庫,村西有汶水河貫穿南北。村內遺存有183孔元末明清窯洞,村域面積1800畝。
“我們以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為平臺,通過優化耕地布局、整治廢棄窯洞、治理人居環境,提升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和生態功能,對鄉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進行全域優化布局,打造‘產村融合發展的美麗休閑鄉村,留住鄉愁留住根。”孟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楊麗霞介紹道。
根據規劃,莫溝村依托窯洞特色,按照“一修復三實現”(修復鄉村生態,實現公共服務向鄉村延伸、實現共同富裕、實現傳統文化回歸)的思路,最大限度地保護現有植被和生態,盡可能恢復原有村落民居的歷史人文風貌。短短幾年時間,一個集聚南太行窯洞民居、鄉間溪流、田野、樹林、客棧、布坊、咖啡屋、特色美食等文化休閑元素的窯洞文化體驗旅游區初步形成,吸引著遠近游客慕名而來。目前,莫溝村日均可接待游客3000人左右,民俗窯洞承載住宿能力達到300人。
“我們是用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這支火炬,照亮鄉村振興夢。”焦作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楊戰生說道。
2019年以來,焦作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為切入點,出臺實施方案,助推鄉村振興。其中,沁陽市選取大位村、東義合村作為試點,市政府籌集資金1500余萬元,同時吸引社會資金參與整治,并出臺多種激勵政策,對新增耕地指標有償收益全額返還,用于村莊各類建設。
武陟縣嘉應觀鄉8個村、沁陽市紫陵鎮13個村,這兩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項目已進入國家級試點名單。項目實施后,將改造提質低效耕地425公頃,復墾建設用地232公頃,節余建設用地指標181公頃,新增耕地366.63公頃,新增永久基本農田25公頃。
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
讓老村“復活”
從前有個山,山上有個村,是政策的“春風”讓這個村變成了北方民宿新典范。這個村,便是金陵坡。這個太行深山的小村落,如今已是“云上的院子”,一個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實現鄉村振興的典范。
這個“院子”兩年前還是雜草叢生、斷壁殘垣的荒廢校園;這個村子,兩年前還是只有老弱的“空心村”,是村莊規劃和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綜合應用,“復活”了老村,打開了全域旅游一片新天地。
“該項目出讓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100畝,村集體獲得土地出讓金2634萬元。”修武縣自然資源局局長韓保田介紹說。
太行山下,黃河左岸,焦作市全域旅游經濟迅速崛起,但受限于土地政策,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無法交易。資本大多只能投在租賃空置農居、廢棄校舍上,無法形成規模投資效應,也不利于村莊規劃和發展。
“實現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全面激活農村土地資產,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資金保障。這是鄉村干部群眾共同的期盼。”韓保田說。
2019年11月,焦作市制定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管理辦法、出臺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網上拍賣掛牌出讓交易規則和抵押貸款政策,為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提供政策支持。河南省還將焦作確定為全省先行先試地區。
一槌定音。2020年4月和5月,武陟縣和馬村區分別掛牌出讓一宗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一宗城區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敲響河南省縣(市)農村和城區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第一槌。截至目前,焦作市已掛牌出讓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19宗,面積746.72畝,出讓金收益1.1億元。
焦作市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先行先試后,緊守“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三條底線,大膽探索創新,審慎穩妥推進改革試點。
據了解,焦作市所轄6縣(市)的集體建設用地和農用地基準地價制訂項目,全部通過省級驗收,率先在全省完成集體土地基準地價全覆蓋。同時,自然資源、財政、稅務、金融等部門相繼出臺相關政策,規范、明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后辦理登記的材料清單、繳費途徑和辦理程序,支撐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后的權屬登記,指導金融機構參照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貸款的相關程序,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取得者辦理抵押登記,使集體土地與國有土地享受同樣的權益,顯化入市帶來的紅利。
焦作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負責人表示,用實用性村莊規劃引領鄉村振興、用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為鄉村振興提供用地保障、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為鄉村發展提供資金資源保障,此“三位一體”是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下一步,將不斷總結、不斷完善,打造出一個可復制、可推廣的焦作經驗,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作者單位:焦作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