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均良

摘 要: 紫砂壺是一件傳統手工藝術品之外,同時還是一件造型藝術品,在走過了數百年的歷史發展之后,紫砂壺的造型更是千變萬化、精彩紛呈,有著許許多多的種類,有的是以蟲魚鳥獸這些動物作為原型進行創作的造型,有的是以花果樹木這些植物為原型進行創作的造型,有的是以簡單的幾何形體來進行創作的造型等等諸如此類,這些都是通過作者對大自然的觀察、感悟和體會之后所產生的靈感,再加上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也就升華了作品的內涵意境。本文便主要以紫砂“韻竹提梁壺”為例,談談它的造型特征以及藝術內涵寓意。
關鍵詞:紫砂;韻竹提梁壺;藝術內涵寓意
1 前 言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包含了許多種藝術,而不管是什么藝術,大自然以及日常的生活都是它們表現形式的主要來源地,藝術家們將這些抽象的物體進行具象化,從而展示在我們面前,帶給人們一個美好的享受。而在這些眾多的藝術中,可以稱的上是我國之瑰寶的那便是紫砂藝術了,它的造型靈感來源基本上都是大自然中的萬事萬物以及日常生活,尤其是紫砂花器中的捏塑技藝能夠將自然的生機與勃勃的活力惟妙惟肖地充分表現出來,使我們不僅能夠感受到紫砂藝術的魅力,更能夠領略到其中所蘊含的豐富且深厚的文化內涵。在紫砂藝術的歷史發展中經典的作品層出不窮,甚至有一個作品被珍藏到了中國國家博物館內,那就是“供春壺”,“供春壺”以銀杏樹瘤作為原型進行創作,將其自然的紋理以及特征細節充分地展現出來,讓人看了無不稱聲贊道。
歷歷代代的紫砂藝人在前輩傳統作品的基礎之上,不斷地對紫砂花器進行開拓創新、融會貫通,各種各樣千變萬化的造型層出不窮,就比如梅、蘭、竹、菊或者是歲寒三友等這些廣為人知的,往往被用來作為創作的題材,與紫砂藝術進行了充分的融合,產生了許許多多具有創意的紫砂壺作品,同時在紫砂壺上還會應用到各種花卉來進行裝飾,或者是以花卉作為主題進行創作的紫砂壺作品同樣也是屢見不鮮,于是各種充滿了自然韻味以及藝術魅力的紫砂作品便不斷地出現,所產生的經典作品更是不在少數,于此同時,這一系列的紫砂作品也受到了許多文人雅士以及收藏者們的喜愛和追捧。
2紫砂“韻竹提梁壺”的造型特征
這款紫砂“韻竹提梁壺”(見圖1)也是屬于紫砂花器中的一種,以“竹”來作為原型進行創造和制作,并結合了各種捏塑、陶刻等的裝飾手法,來將“竹”的形態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在紫砂花器的創作過程中,除了要有扎實的技術手藝,更要具有一定的創作精神,在對自然以及生活進行深入的觀察和感知之后,賦予作品全新的生命力。
此壺色澤光滑樸素,質感也較為醇厚,壺身上下相互折合著,中間的折合線清晰有致,但線條并不是十分的尖銳,而是比較的圓潤,使得整個壺身也多了一點圓滑飽滿之感,與竹一節一節的造型特征相符合,同時也賦予了其飽滿的生命力,壺底是圓盤形狀的,穩穩地立于平面上,為整個壺增添了端莊穩重的氣質,壺蓋與壺口緊密地契合在一起,壺蓋的蓋面微微有點隆起,隆起的弧度與壺身的線條巧妙地結合在了一起,好似融為了一體,使得整個壺看起來又具有了一定的空間感。
壺嘴、壺把以及壺鈕都是竹節的形狀,上面每一節的竹節線都清晰有致,且每一節都充滿了力量,十分的生動形象、惟妙惟肖,壺嘴是三彎流的樣式,俊俏挺拔的姿勢從壺身上自然地生長出來,壺把則是提梁式的,線條蜿蜒曲折,重心向前,好似一枝具有生命力的竹節,小巧的壺鈕則顯得更加生動細致,好似從壺蓋上長出來一般,銜接的地方處理得十分自然、恰到好處,雖然樣子嬌小,但是卻依舊充滿了力量,將竹子的堅勁充分地表現了出來,從壺把處還生出了一片片枝葉蜿蜒在壺身上,充滿了生命力,看上去清雅靈動,與竹葉的渾厚剛勁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視覺上產生一定的對比之美,從而感受到其中空靈寧靜且使人向往的意境之美,以及竹子頑強的生命力。
3紫砂“韻竹提梁壺”的藝術內涵寓意
竹子與梅、蘭、菊并稱為四君子,在中國不僅有歷史悠久的種植歷史,更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十分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寓意。四季常青的竹子堅韌不拔,代表了中華民族的氣節以及剛柔并濟的做人原則,更代表著一種高尚、堅貞的品格,同時也是人們對生活的一種追求境界,由此可見,竹子在我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我們有著特殊的象征和寓意,因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更是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而這款紫砂“韻竹提梁壺”以“竹”作為原型進行創造和制作,在傳統的基礎上又賦予了作者自身的想法和創意,不僅豐富了此壺的文化內涵,同時也將竹子的堅韌不拔、剛柔并濟的精神品格傳達了出來,而且竹子也能夠讓人們在忙碌之余感受到返璞歸真的境界,舒緩、安慰人們的心靈。
4總結
綜上所述,色澤豐富的紫砂泥,再加上具有較強的可塑性,為紫砂壺的造型創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原本微不足道的紫砂泥在紫砂藝人巧奪天工的雙手之下,變成了具有著千變萬化造型的、且獨特的紫砂壺,不僅具有較高的實用性價值,更有著藝術欣賞價值,給人們以豐富的情感體驗,紫砂壺充分體現了紫砂藝人的智慧與情感,他們將大自然中萬事萬物作為創作的主題,又將自己的一些感悟和體會融入到紫砂壺中,使得紫砂作品不僅具有了生命力,更有著豐富的人文情感,與人們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
參考文獻
[1]張秀娣.不媚不俗,清雅自來——淺談紫砂壺“春竹”的藝術特色[J].江蘇陶瓷,2020,53(3):69.
[2]丁衛東.以竹入壺,慰人風塵——淺談紫砂壺“韻竹”的造型設計和文化內涵[J].江蘇陶瓷,2018,51(5):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