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勝利 高潔 麻庭光
摘要:隨著各類在線教育平臺及工具的發展與完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逐漸成為一種教學新模式,本文以《安全人機工程學》課程設計為例,從線上教學資源準備、線上線下教學組織活動設計、教學反饋與思考等三個方面,對開展混合式教學的經驗進行了總結和反思。
關鍵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安全人機工程;超星平臺
中圖分類號:G4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3315(2021)6-117-002
2020年初,在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線上教學全面鋪開,各類在線教學平臺在用戶剛性需求的促動下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目前,各主流在線教育平臺在硬件性能和用戶體驗上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有力的保障了各層次在線教育活動的有序進行。后疫情時代,良好穩定的整體防控效果和偶發局部中高風險會長期并存,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將成為教學的主流模式之一。疫情期間通過在線教學所形成的海量線上教學資源,如課程視頻、課件、題庫等,也為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開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本文以筆者所授的《安全人機工程學》為例,從線上教學資源、線下教學組織活動及教學反饋與思考等三個方面全面回顧了課程建設過程及經驗,可供開展類似工科課程的教師朋友們參考交流。
安全人機工程是安全工程專業的學科專業基礎課、主干課,是安全工程專業必須掌握的實用理論與方法。通過課堂教學,旨在讓學生了解人機工程學歷史沿革,熟悉人機工程學的基本理論,掌握人機工程學的基本概念,理解人機工程學在現代生產、工作中的應用,通過對人-機-環境系統的分析,掌握人機系統設計的基本原則。
一、線上教學資源準備
1.在線平臺。筆者所在的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在2019年就開始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安全人機工程學》作為首批校級混合式教改課程,在建設之初,授課團隊對各類教學平臺如超星、智慧樹、雨課堂等進行了綜合對比。從用戶體驗上看,超星、智慧樹同屬一類,可基于WEB端進行相應課程建設;雨課堂則依托插件內嵌于PPT制作平臺。前一類在課程資源統籌方面有著先天優勢,后者在備課、錄課方面更容易上手。由于本門課程屬于交叉學科,橫跨安全工程、人機工程、藝術設計等多個領域方面的內容,課程對于資源素材要求更高,故選擇第一類平臺作為授課平臺。在實際體驗中,超星在課程資源、課堂管理方面所展現出的多樣性更為適合授課團隊需求,故最終選擇超星平臺。
2.課程資源。本門課程資源除了傳統的教材、講義外,還收錄了近5輪授課中形成的試題庫和電子資源。授課準備階段,課程團隊在各個慕課平臺及各級精品課程建設平臺上積極拓展資源,如重慶大學司鵠教授課程團隊、西安科技大學田水承教授課程團隊等,以效果為導向,以體驗為判據,吸收先進課程建設經驗。同時依托課程建設經費,還錄制了12段教學節段的視頻內容。在課程資源管理中,超星平臺提供了較好的分類辦法。傳統的課程電子講義儲存于“教案”;視頻課錄像儲存于“章節”;拓展資料儲存于“資料”;各類作業、考試儲存于“題庫”中。
二、線上、線下教學組織活動設計
1.線上教學組織。學生接受的線上教學環節主要包括教學資料閱讀、視頻課程學習和在線課程作業和在線話題討論。流程如下,學生首先通過電子教學大綱了解課程學習目標,利用錄制的視頻課程完成一輪的課程自學,然后通過可自動評分的在線作業判定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最后利用在線話題對知識要點和學習感受發起討論。在組織過程中,教師主要通過對視頻課程章節任務點完成統計、課程作業的得分分布、課程資料閱讀量以及參與話題討論對教學活動進行過程管理。
2.線下教學組織。線下教學組織的形式主要包括知識點回顧、重難點精講、小組討論等。按照課程大綱及專業人才培養計劃要求,該課程每周安排一次2課時的線下教學,課程間隔周期較長,為了更好的串聯前后課程內容,需要在線下教學組織上更加注重知識要點的復習回顧。依托超星平臺,部分線下活動還可利用簽到、投票、選人、搶答、主題討論、隨堂練習、問卷、評分、分組任務、計時器、群聊、通知、白板等小模塊(見圖1),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反饋與思考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中形成的過程統計數據和學業考評成績構成了課程質量評價的量化數據來源。在超星平臺中,提供了各類學情數據的可視化管理平臺,分為“基礎數據”“課堂報告”“學情統計”“學生成績”四類。基礎數據對于課程內容總體設計思路有著良好的職場作用。以本門課程為例,形成課程資料17類、任務點章節8個、非任務點章節26個、在線作業8次、題庫147項,發布討論區話題173個,章節學習次數達4479次,見圖2。
同學們在平臺上的活躍度和發言自由度表現明顯高于傳統課堂教學。這表明,線上教學打破了傳統師生面對面交流時“生問師答”的固有模式,創造了一個發言自由度和時間離散度都比較高的空間,有利于學生自我真實想法的展示。
從教學實際中反映出的問題來看,要充分發揮混合式教學特點需要授課教師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優化設計和質量跟蹤。
(1)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在前期各類精品課程的建設下,在線課程視頻資源已經非常豐富,如無特殊需求,可不必錄制視頻課程。另一方面,學生通過不同教師的講授也能客觀、全面的評價各知識要點,并啟發思考。
(2)線下教學開展要與線上資源有機結合。線下教學活動不能是知識點的簡單重復,應當集中精力關注學生在線上學習中所暴露的問題的不足,通過精講、討論、練習等強化對難點的把握。
(3)注重學生反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育,讓學生增加了更多與老師交流的渠道,有利于打破傳統教師“一言堂”的課程評價機制,使得教師能夠多方位評價課程學習成效,從而實現課程質量的持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