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丹
摘要:文章基于公共危機管理的視角,將高校圖書館主體納入應急機制研究的議程中,揭示高校圖書館公共危機應急機制中存在機制信息收集不夠到位、聯動體系的管理運行不夠健全、應急機制不夠專業的問題,提出在思想上牢固樹立危機意識、在技術上完善知識儲備體系、在機制上要不斷健全完善、在人員上要加強培訓等建議,從而在真正意義上發揮高校圖書館公共危機管理中應急機制的作用。
關鍵詞:公共危機;視角下;高校圖書館;應急機制;研究
中圖分類號:G258.2;C9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3315(2021)6-152-002
一、前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經濟文化日趨多元化,不同類型的公共危機也時刻伴隨著,我國對公共危機應急機制的研究起步較晚,從2003年“非典”才逐步形成了公共危機管理體系。2006年1月8日國務院發布了《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將公共危機按照公共事件的發生過程、性質和機理,分為四類:第一類是自然災害,如地震、海嘯等突發事件;第二類是事故災難,如空難、火災、第三類是公共衛生事件,如非典、新冠肺炎疫情;第四類是,如暴力恐怖襲擊、國家動亂等突發性事件[1]。但無論是由于自然災害、人為事故,還是社會機制的失靈,公共危機都是社會發展過程中無法避免的。
高校公共危機通常是指在高校內部發生的或與高校密切相關的,由自然的、人為的、社會的或高校自身的原因引發的危機,他對高校師生的學習、教學、工作及生活構成一定危害或威脅,高校公共危機產生的負面影響事件或災難,不但會影響高校自身,而且還會波及影響到社會[2]。高校圖書館是高校師生匯聚、文化傳播、公共服務的窗口,雖然高校圖書館在應對公共危機方面已經建立了相應的機制,但更應該進一步探索如何完善高校圖書館應急機制,使高校圖書館應急機制能夠在減少危機損失,避免危機擴大,及時恢復正常的秩序方面,形成全面有效的一整套管理體系。
二、高校圖書館公共危機應急機制存在的問題
(一)機制信息收集不到位
在公共危機不斷變化的時代,一些高校圖書館不重視更新公共危機應急機制,收集信息、評估和判斷的機制不夠健全,將公共危機事后處置工作當作應急機制的全部工作內容。在出現突公共危機事件的征兆時,不能及時快速發現,錯過應對公共危機的最佳時機,并且在公共危機發生后,難以迅速啟動相應的應對救援措施。另外,部分高校圖書館編制了相關的公共危機應急機制,但這些應急機制往往被束之高閣,鮮少被館員熟知。
(二)聯動體系運行不夠健全
高校圖書館雖然建立了,以圖書館領導為主體的公共危機應急指揮體系,形成了針對高校圖書館的公共危機應急機制,但還存在著機制的內容不夠具體。在機制的具體聯動上,涉及到圖書館之外的其他部門,雖然高校其他各部門,能夠完成各自相應的工作任務,但在各部門之間聯動協作的事件上仍存在職權關系出現交叉,各部門配合不夠緊密,不能形成合力,使得高校圖書館在公共危機應急實施過程中出現效率低下的情況,影響圖書館對危機事態作出快速決策,不利于公共危機的迅速解決。
(三)應急機制不夠專業
公共危機應急機制具有很強的政策性和科學性,許多高校圖書館制定了公共危機應急機制,但都存在內容簡單、缺乏專業性,沒有結合自己圖書館的特點,救援方式方法單一、不夠科學性、不能準確評估和衡量突發公共危機發生的程度等級。對于公共危機整個體系和公共危機管理經驗還需進一步完善和提煉。對于公共危機機制全過程尚未建立有效的研究機制,缺乏對機制實施效果評估,以及相關的機制完善優化。
三、高校圖書館公共危機應急機制建設的建議
(一)在思想上牢固樹立危機意識
公共安全危機意識的培養,是高校圖書館公共應急機制建設的基礎,在公共危機防控管理中,要以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強化風險意識,堅決樹立校園公共安全高于一切的思想。因為高校圖書館的特殊性,所以高校圖書館應對危機要提出更明確、更有針對性的要求,從政治站位、強化危機意識、壓實防控責任、加強科學防控。高校圖書館必須對全館上下,宣傳教育公共安全危機政策法規,通過學習讓館員在思想上充分認識到,公共安全危機防控的嚴峻形勢,使館員人人都有危機防范意識。
(二)在技術上完善知識儲備體系
當今公共安全危機呈現多樣化發展趨勢,高校圖書館公共安全危機管控機制,將會面臨危機多樣性復雜性的挑戰。在公共安全危機防控預測與預警、應急處理、恢復重建、信息發布機制建設中,高校圖書館應盡可能在館內外更新豐富資源,統一資源整合。高校圖書館在公共危機機制建設,要以科學性、實效性和便捷性為主,為機制建設提供信息資源,能夠更加完善危機體系,優化危機方式,增強危機機制效能。在地震、火災等自然災害機制建設時,可以應用VR虛擬現實技術,可以提供災害演練,能夠增強師生的逃生技能。對于公共衛生事件的機制建設時,可以借鑒大數據技術,為師生提供疾病預防、健康指導。對于社會安全事件的機制建設時,可以利用智庫,它具有準確性和及時性,針對涉及國家的發展以及戰略的問題可以提前謀劃。同時還要健全網絡輿情監測、研發報告、監測快速反應體系、實現突發公共安全,風險監測信息數據共享等。科學信息技術為高校圖書館公共危機機制建設,提供了決策依據,為校園安全穩定提供了生存保證。
(三)在機制上要不斷健全完善
建立一套完整、科學、系統的公共危機應急機制,參照全國通用的標準機制,以相關法律、規定為指南,保障應急制度的實施性和標準性。建立公共危機應急機制系,建立健全預測與預警、應急處理、恢復重建、信息發布機制的示范標準,確定制度體系和工作機制。明確圖書館各部門職責分工、館內責任分配、各部門協調聯動的工作流程。規劃公共應急管理和處置工作流程體系,細化各類公共危機應應急演練管理辦法、信息輿情管理制度、評估制度和追責制度等,這些都會大大提高高校圖書館在重大公共危機中的發現、報告、預警、響應、處置能力。
(四)在人員上要加強培訓
高校圖書館要經常邀請權威專家開展各個類型的培訓等。積極向館員普及自然災害知識,提高館員面臨的危機的自救能力、以及逃生、救助的方法,盡量降低圖書館在自然災害危機中學生傷亡和公共財產的損失。積極向館員普及衛生信息和流行性疾病的預防和控制知識,提高館員對公共衛生事件的認識,將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保持在可控范圍內。積極向館員展示不同的民族文化、國家風俗,增強認同感,使館員能夠正確認識到社會安全事件的危害性、復雜性[4]。加強館員應急隊伍建設,使其在公共危機突發時,能夠按照組織分工,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的作用,形成一支職責清晰、有機聯動、目標明確、靈活機動、有序協調、專業智能的應急隊伍。
四、結語
高校圖書館要利用各種資源,對公共危機的各類信息進行系統地整合,建立專業化應急隊伍,使高校圖書館公共危機應急體制得到不斷的完善,從而切實保障高校廣大師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生活,為維護校園穩定,促進高校教育事業的穩步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于濱.疫情防控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J]學校黨建與思想育,2020(10):16-18
[2]井水,周妮.陜西省高校圖書館危機管理策略與反思[J]高校圖書館作,2020(03):22-28+36.
[3]池英花,閆麗彬.完善政府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和處置工作的對策建議[J]2020(05):6-11
[4]肖秉杰.社會危機管理視野下的公共圖書館講座[J]圖書館研究,2015(2):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