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運會上,受傷歸來的汪鑫既當兵又當帥
相比起林丹在八一男隊中的一枝獨秀,八一女隊前有趙婷婷、蔣燕皎,后有汪鑫、李雪芮,到如今的鄭雨、張藝曼,年齡段基本以等差數列呈現的八一女隊可謂是人才輩出。
從接手隊伍起,主教練陳偉華就在選材上下了大功夫。他從江蘇選來蔣燕皎,從川渝隊接到李雪芮。他一邊說隊員是“別人沒選上的苗子”,一邊卻對這群愛徒珍愛至極。對著這群“女兒”,陳偉華可以說是既當爹又當媽,一邊兇著,一邊寵著。
雖然這群姑娘年紀不一,輩分不同,但她們在進隊之后的待遇是完全一致的。從進隊起,陳偉華就要求姑娘們的頭發不能過長,額頭劉海不能超過眉毛,側邊不能埋沒耳朵,后面不能超過衣領。姑娘們之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恐怖故事”:陳導的背包里常備著一把剪刀,只要他看見隊員頭發不合格,就會馬上掏出來執行“家法”。他只需要剪三刀,就能把頭發減得符合標準,故而人稱“陳三刀”。
鄭雨至今仍對此又愛又恨,她說:“十三四歲的年紀啊,都是剛開始注意形象的時候。果然,每次出去比賽,我們八一隊的女孩都是最土的。不過這真的有效,沒有男生跟我們說話咯,我們也不注意打扮了,心思都放在訓練上啦!現在想來,陳導的確是為我們好?!?/p>
服裝上,陳偉華不允許隊員訓練時穿短襪,隊員最多只能有三套便裝、三雙鞋。說到這,鄭雨繼續“埋怨”道:“一年都有四個季節,我們卻只能有三套便裝,你說我們是不是沒什么心思可以想別的?”
除了“陳三刀”,陳偉華還被隊員取了很多外號,其中“起床氣”算是最有名的,只因為他很注重早操的規矩,所以早操時一定會非常嚴格,隊員稍有不認真就會被訓。
隨著年齡漸長,姑娘們都明白了教練的用心良苦。每次比賽前,陳偉華會把姑娘們叫到家里,喝上妻子煲的烏雞人參湯。比賽后,他總會掏出自帶的西洋參泡茶給她們喝。在陳偉華看來,“兵”與“將”彼此的信任是通過長年累月的訓練生活培養起來的,他多年如一日的付出與培養,換得的是隊員們一百分的感恩與依賴。
2019年12月,已經退出國家隊的李雪芮帶領八一女隊在全國團體錦標賽上奪冠
2013年,八一女隊全運會登頂
八一女隊在2013年全運會上捧得女團金牌,全隊綜合實力固然強,教練的巧排陣固然妙,但最終產生作用的還是隊員們甘于奉獻、勇于沖鋒的精神。全運會前的封閉集訓,退役后進入高校學習但仍未畢業的趙婷婷暫時放下家庭和學業的羈絆,義無反顧地回隊助教,主抓相對薄弱的女雙。巧合的是,最后在全運會女團決賽中一拳定音、鎖定制勝分的正是第二女雙熊芮/肖嘉。
趙婷婷是老將,亦是助教,曾經和她并肩作戰的隊友們深受感染。離上次單項奪冠已經八年了,蔣燕皎依然堅持奮戰,到單項賽時甚至在場上因傷倒下;老將馮晨放棄了當下的轉業報到,堅持集訓;在倫敦奧運會上受重傷的汪鑫帶著尚未完全恢復的傷腿堅持回歸,意欲堅守女單,陳偉華卻考慮到她的身體讓她支援女雙,每位老將都站好了最后一班崗。
作為中堅力量,劉鑫在賽前立下誓奪一單的“軍令狀”;已經貴為奧運冠軍的李雪芮從第一場起就每場兼項,每天打完下場必會累倒,雙腿抽筋。這一幕幕固然沒有浴血沙場的悲壯,但已經是羽毛球賽場上將士合一的最高層次。
六年后,陳偉華已經卸下教練的職位,他坐在2019年全國團體錦標賽的仲裁座位上,看著李雪芮帶領著這群他最熟悉卻已然有點陌生的愛徒們重登女團冠軍領獎臺。那一刻,陳偉華的眼眶紅了,他摘下眼鏡,默默地擦去淚水,拍拍坐在旁邊的記者的肩膀說:“她(李雪芮)太棒了。她最后一屆了,真的,不會再有了……”說完,陳偉華迅速做出調整,等待著正跑來擁抱的李雪芮。
那一刻,陳偉華眼里的大概不只有雪芮,還有每一位在他面前跑過、摔過、綻放過的鏗鏘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