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志超
(南京審計大學,江蘇南京211899)
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核心是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推進農村和農業發展。 其中,鄉村旅游產業對于推進農村和農業發展具有重要地位。 鄉村旅游將農村、農業、農民、游客串聯起來,不僅能促進鄉村一二三產業融合,而且能增加農民收入、改善鄉村面貌。 因此,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研究鄉村旅游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關于鄉村振興和鄉村旅游,已有的文獻大多是探討鄉村旅游模式的具體形式、鄉村旅游和鄉村振興的相互促進關系,提供的對策大多較為抽象。 本文從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出發,借助于DSR 模型,并選擇外來投資作為影響因素,通過句容的具體案例,探討在鄉村振興五大總體要求下,鄉村旅游對于鄉村振興的作用機制。
DSR(driving force-statute-response)模型即“驅動力—狀態—響應模型”,是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提出來的。 將DSR 模型引入鄉村旅游的研究分析中,是因為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要求成為促進鄉村旅游的驅動力(D);我們需要研究的是鄉村旅游的產業定位、生態環境、民俗文化、基礎設施、經濟效益等狀態(S);發展鄉村旅游需要政府、村民組織、產業經營者、研究者等各方面做出響應與調整,這便是響應(R)。 模型的基本結構參見圖1。

圖1 鄉村旅游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作用機制
根據DSR 模型,鄉村旅游應該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驅動力”出發,依據鄉村旅游的產業定位、生態環境、民俗文化、基礎設施、經濟效益五大“狀態”,實現產業融合、協調發展、傳承發展、協同發展、內生式發展的五大“響應”。 在DSR 模型中,響應結果不僅僅可以直接作用于鄉村旅游的各項發展狀態,實現鄉村旅游的自身發展。 同時,鄉村旅游的各項指標的發展也推動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本文正是將外來投資這一影響因素貫穿于DSR 模型中,并通過句容的案例分析來研究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旅游業的發展。
外來投資的引入讓農村結構變得更加完整、穩定、豐厚,促進了本地鄉村旅游的發展。 這些農戶們可以用自己閑置的房屋作為旅店賓館商用,極大地提高了他們的收入水平。以句容市為例,“農家樂”的興起吸引了眾多的外來游客,而極具當地特色的民宿吸引眾多外來游客前來體驗,也給當地的農戶們帶來了巨大的市場,進而吸引當地農民參與到住宿接待、旅游服務以及農產品銷售過程中,這都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外來投資的引入對農村經濟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民宿經濟的產生使得原本閑置的資源被利用起來,原來顯得有些空曠的小鎮也一下變得熱鬧起來。 截至2020 年,句容市已經擁有了八個大型農戶農莊,并且能夠滿足游客們的需求。
外來投資者大多是一些資本實力較強、規模體量宏大的經營者。 隨著外來投資數量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鄉村資金、土地以及鄉村旅游項目上的壓力,進而帶動整個鄉村旅游業的發展。 與此同時,大量資本投入民宿文化中,資本與文化的融合使得游客和當地住戶們更加重視對于鄉村旅游環境的保護,投入的財力與物力也大有增加,句容的鄉村旅游文化和整體環境也因此提升。 以句容巖藤農場為例,整個農場總面積達3500m,是一所集農事體驗、花海觀賞、生態餐飲、木屋住宿、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綜合性體驗園,并充滿了鄉村野趣和現代情調。 2020 年,巖藤農場接待游客的數量創新高,營業收入達到5000 萬元。 因此,外來投資不僅給巖藤農場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回報,而且到了春秋之季,滿眼望去,盡是花的海洋,這也大大促進了農村環境的改善和文化的提升。
以江蘇省句容市為案例,分析鄉村振興與鄉村旅游發展的作用機制。
句容市作為全國百強鄉村之一,區位交通發達,緊靠南京和蘇錫常,北邊臨近長江。 句容的旅游資源特別豐富,這其中包括AAAAA 級旅游景點4 個、AAAA 級旅游景點6 個以及AAA 級旅游景點20 個,各個旅游景點的分布具有空間的廣泛性。 句容的水流資源豐富,各種大小的水庫70 余座,河道總長超過310 千米,擁有林地40 萬畝(1 畝≈666.67 平方米,下同),木材蓄積量80 萬立方米;完善的基礎條件為句容鄉村旅游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1. 產業興旺:在產業定位上實現產業融合
從DSR 模型的“產業定位”來說,鄉村旅游實現產業興旺,必須立足于產業定位,將處于不同層次的農業、工業、服務業、信息業、知識業相互融合,促進發展。
從響應結果“產業融合”看,鄉村旅游要促進鄉村振興正是需要將這些不同層次的產業相互融合,這就需要我們來培育鄉村休閑度假、精品民宿、養老養生、鄉村文創等高端業態,來增加鄉村旅游的創造力與競爭力。
截至目前,句容已經形成了鄉村觀光、休閑、民俗文化、鄉村美食、鄉村節慶等旅游產品,這些產品實現了從產業定位上的產業融合。 一是鄉村旅游引導鄉村產業體系構建。句容當地政府以及農民不斷挖掘農業、工業、服務業、信息業、知識業當中的各項資源潛力,并且高效配置這些資源潛力,成功形成了新型產業體系,如葡萄小鎮、芝櫻小鎮、伏熱花海、句容白兔草莓節等,這些新型旅游產業不斷吸引周邊的游客前來觀光游覽。 二是鄉村旅游引導鄉村經營體系構建。 截至2019 年底,句容農村電商銷售額突破了8 億元,這給句容經濟帶來了巨大的突破。
2. 生態宜居:在生態環境上實現協調發展
從響應結果“協調發展”看,鄉村旅游要全面落實生態宜居的要求,不僅需要在發展鄉村旅游的同時,把提高農民居住環境以及質量有機結合起來,而且需要打造一個“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為特色的鄉村旅游目的地,促進居民居住環境和鄉村旅游基地協調發展。
句容市為了發展鄉村旅游,積極改善生態環境和建設宜居家園。 句容市在改善生態環境上不斷創新開發模式,以求項目的差異化發展。 各級領導也從過去的重視“金山銀山”轉變為現在的“綠水青山”。 不僅關停一大批環保不達標的工業企業,重點打造“龍山湖主體公園”項目,而且加快新建了躍進河觀光帶,能夠讓游客們觀賞到句容美麗的田園風光。 與此同時,農民們生產出來的水果蔬菜,也能讓游客體會采摘新鮮瓜果和蔬菜的田園之趣。 2020 上半年盛產葡萄的茅山丁莊村,采取了立體高效的復合種養模式,家家戶戶都在種植葡萄、播種蠶豆和小青菜。 不僅僅葡萄、蠶豆、小青菜等蔬菜水果產量大增,而且整個丁莊村也呈現出盎然的田園風光,生態環境不斷協調發展。 這一番景象也吸引著眾多的游客前往參觀、游覽,并且帶動了農家樂、農莊、農業園等產業的發展,助力推進了鄉村振興。
3. 鄉風文明:在民俗文化上實現傳承發展
從狀態“民俗文化”來說,當地的民俗文化主要包括傳統的建筑、舞蹈、民間手工藝品等。 這些建筑、舞蹈以及手工藝品蘊含著當地幾百年來悠久的歷史變遷,這些民俗文化不僅能夠讓當地人感受到濃厚的家鄉歸屬感,也讓前來游玩的旅客感受到自己內心油然而生的鄉情鄉愁。
從響應結果“傳承發展”上來看,民俗文化的存在不僅僅是為了給游客們帶來視覺上的滿足,能夠吸引他們前來觀覽,更重要的是,這些文化承載著歷史的變遷,成了人們寄托鄉愁的思物。
在城鎮化的建設過程中,句容不斷挖掘城鄉文化,為百姓營造一個有歸屬感和認同感的精神家園。 每到周末,句容后白鎮福源社區的“草根舞臺”都會按時開演,居民們都紛紛來到廣場觀看節目,這樣的鄉土文藝隊伍多達50 家。 同時,句容的鄉村建設也不是簡單的大拆大建,而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鄉村形態,留住鄉村民俗文化的記憶。 文化的傳承,留住了歷史,也留住了鄉愁,讓句容的城鄉更具魅力和活力,這種魅力也成了一種動力,不斷推動句容這座城市發展與進步,實現鄉村振興。
4. 治理有效:在基礎設施上實現協同發展
從DSR 模型狀態“基礎設施”看,近年來,鄉村旅游迅猛發展,游客們對于各類基礎設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良好的景點布局是能夠吸引游客的前提,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則是鄉村旅游得以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
從響應結果“協同發展”看,需要重點實現交通、餐飲、住宿、水電等基礎設施協同發展,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鄉村振興。
在這一點上句容則是非常注重基礎設施建設與發展。第一,在交通設施方面,句容市政府出資修建茅山綠道到其他景區的道路,并且加寬了原來的道路,讓游客有了更多的出行方式,緩解了交通擁堵的問題。 除此以外,2020 年上半年的櫻花節上,政府特地開放了句容到天王櫻花園的“賞櫻專線”。 第二,在景區設施方面,天王櫻花節上道路整潔通暢,衛生設施完善,水電線路下地,整個景區無線網覆蓋,吸引了一大批的游客前來觀賞和留念。
5. 生活富裕:在經濟效益上實現內生式發展
從響應結果“內生式發展”看,它作為一種發掘農村自身可持續性發展能力的模式,逐漸被更多的農村所接納。 內生式發展要求農民個體充分發揮在鄉村旅游中創新、創業、當家做主的地位。 因此,政府應該保障農民在鄉村旅游中的合法地位,讓廣大農民擁有話語權,推進以家庭經營為載體的鄉村經濟活動發展模式,引導農民群眾興業創業,在鄉村振興過程中實現民富業旺。
句容丁莊村便是一個較為典型的內生式發展旅游地,它采取的是“合作社+農戶”的內生化發展模式,合作社占主導地位。 在這一發展模式下,農戶們能夠有效地克服單一協調機制的制度弊端,減少惡性競爭,協調好各個農戶之間的關系。 整個丁莊村幾乎所有的農戶都參與了旅游的管理與發展,各自從中獲益。 在此模式之下,農業與旅游業相互促進、互相配合,進而實現共同發展。
句容市可以利用旅游資源的優勢,在周邊城市例如南京、常州做好廣告宣傳。 句容市也應該緊跟時代潮流,在微博、貼吧等互聯網平臺上投入大量的資金來進行宣傳。 在宣傳方面,句容市應該突出做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加強策劃,不僅僅需要游客的口碑宣傳和政府視察工作后的媒體報告,句容市政府應該增加對于合作社的資金投入;二是加強推廣,積極舉辦各種活動。
隨著經濟的發展外來游客對旅游產品的質量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他們喜歡各種各樣新鮮的產品和事物,對旅游產品的創新要求自然也高,句容的旅游業發展創新力度不足,需要加強。 主要的農業資源僅僅是草莓和葡萄,產品較為單一,游客來此游覽的目的多是采摘葡萄和草莓,再無其他項目,游客停留的時間相對也比較短暫,在這種情況下不利于句容市旅游的長期發展。 解決這一問題最重要的策略就是要創新,只有通過不斷創新,采取差異競爭的策略,才能在旅游市場獲得一席之地。
目前來看,句容市鄉村旅游在經濟效益、內生性發展方面存在不小的障礙,無論是丁莊鎮葡萄園還是白兔鎮草莓園,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農戶知識覺悟水平不夠,素質不高。政府可以通過提高農戶的知識水平與素質來培養人才,還可以通過出臺一些吸引旅游人才的政策來吸引更多的外來人才。 對于這些外來的旅游業管理人才,政府在引進程序上應當予以簡化,同時提供較為優厚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