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臨川區宣講團啟動第二階段農業大講堂下基層宣講活動。宣講團走進臨川區江西金山食用菌專業合作社、臨川區撫余農技專業合作社和撫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等單位,為群眾送技術、解難事、辦實事。
在臨川區江西金山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宣講團與臨川金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進行了交談,查看了生產基地,詳細了解了公司現狀和發展需求,切實幫助解決公司在生產經營方面存在的問題。該公司主營業務為虎奶菇的種植及深加工,目前公司發展形勢良好,期望進一步做大做優品牌,擴大市場占有率,提升產業經濟效益。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與發展目標,宣講團建議:加強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加強與科研院所合作,加大對新產品選育開發的力度;加大對虎奶菇菌核深加工探索,把虎奶菇菌核加工成保健飲料、調味品、罐頭等,挖掘虎奶菇菌核價值,打造產業鏈。聽了宣講團的建議后,該負責人表示,一直困擾他的發展難題,在宣講團的意見指導下迎刃而解,現在他信心更強、干勁更足。
隨后,宣講團走進了臨川區撫余農技專業合作社,與合作社負責人李檢發拉起了家常,嘮起了貼心話,關心早稻收獲情況,詢問晚稻栽插進度,隨后他們一起走上田埂地頭查看水稻實際種植情況。宣講團就做好當前農事提出了具體指導意見:早稻將進入集中收獲關鍵期,要搶抓天時,確保顆粒歸倉;加強二晚秧苗的田間管理,降低高溫熱害影響;提前做好灌溉用水調度,全力保障晚稻栽插。宣講團中的臨川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通過手機微信群等渠道,發布氣象快報等服務,幫助大家及時掌握天氣動態。
在撫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宣講團了解到該所正在擬定建設柑橘品種資源圃計劃,資源圃建設選址為研究所內的一片老柑橘果園,果園內的柑橘樹齡都在20年左右,需要加大果園改造,使果園產生新的活力和效益。宣講團一行實地查看后建議:農業種質資源是農業科技原始創新與現代種業發展的物質基礎,是解決我國種業“卡脖子”問題,打好種業翻身仗的關鍵。研究所可以利用老柑橘果園基礎,憑借南豐蜜桔品牌優勢,豐富品種資源,通過嫁接換種、收集培育容器苗等技術建成柑橘品種資源圃,選育多特性新優品種,集成柑橘不同品種的綠色生產栽培技術,為南豐蜜桔產業發展做足技術和品種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