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麗 朱佩佩(本刊記者)
上高,位于江西西北部,素有“贛中糧倉”之稱,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生豬調出大縣、全國優質苧麻基地縣、全國“三辣”(辣椒、大蒜、生姜)之鄉。
走進上高縣新橋村,一棟棟嶄新的小洋房坐擁山林,從柏油步道到大落地窗,從綠樹田園到細節點綴……都會讓人感到和諧的美好。原本閑置的荒地也變為產業寶地,被改造成了一個集“柑橘新品種區域試驗示范+高標準種植示范+無病毒苗木繁育”為一體的新型種植基地。村民們不僅改善了居住環境,還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而這僅僅是上高縣致力于推動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上高瞄準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轉變、做大做強農業產業的目標,不斷創新、不斷突破,打造具有特色的新時代“五美”鄉村。
記者:在上高縣今年的工作計劃中,著力推進“七大行動”,主要是在哪些方面發力?你認為這七個方面對打造新時代“五美”鄉村起到什么作用?
陳小云:這“七大行動”是指穩定糧食生產行動、農業產業化和品牌化提升行動、農業面源污染防治行動、綠色發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行動、農村人才和新型主體培育行動、實施鄉村建設行動以及農村改革創新引領行動。這七個方面是互相聯系、互相影響、互相促進的。
穩定糧食生產行動是基石。今年我們全力推進早稻生產工作,全縣早稻播種面積達28.45萬畝,超過省廳下達任務2.45萬畝。上高縣在水稻的品質和科技創新方面不斷深入探索,中科發早粳1號在上高試種成功,品質達到了晚粳2級米,這是一個歷史性的突破。
農業產業化和品牌化提升行動是重要的手段。上高依托富硒的優勢,在打造富硒雞蛋、豬肉、大米和中藥材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藥材“粉防己”目前正在申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通過大力推動產業聯合體的打造,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的發展,彰顯產業之美。
農業面源污染防治行動是發展綠色農業、高效農業的基礎。沒有好的土地就種不出來好的產品,通過不斷加大農業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讓土地質量不斷提高,這也是自然生態之美的體現。
綠色發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行動是手段。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化建設及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從示范基地做起,努力實現聯機聯網,使農產品監測數據等監管、預警信息實現即時共享。
農村人才和新型主體培育行動是根本。上高縣非常重視對人才的培養,配備了16個干部到鄉鎮任職,其中農業農村局選派了5人。通過培訓不斷提高農民素質,不斷打造鄉村振興的專業人才和土專家庫,實現了專業的事由專業的人去做。
實施鄉村建設行動,通過建設美麗宜居上高,彰顯鄉村生態之美。補齊農村發展的短板和城鄉一體融合發展,體現了上高共建共享之美。建好美麗鄉村,體現鄉韻、留住鄉愁,建設文明鄉村,體現文明純樸之美。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強農村環境長效管護,不斷提高村民的素養,體現和諧之美。
農村改革創新引領行動,通過改革摸清家底,整合資源,讓農村的各種資源有效流動起來,組合發揮更大的作用,使“五美”鄉村建設在上高建立樣板。
記者:為實現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上高縣大力發展富硒、中藥材、蔬菜等特色優勢產業,請你簡單介紹一下上高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情況?
陳小云:上高富硒土壤豐富,有139萬畝富硒土壤,依托良好的土地資源,重點開發了三大行業:一是富硒大米。上高素有贛中糧倉之稱,大米米質比較好。為了把富硒大米做大做強,采取“龍頭企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的運營模式,打造產業聯合體,通過合作社組織農民,管理好種植基地,從而保證大米的品質,再通過龍頭企業的加工營銷,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反哺農民。上高富硒大米的種植面積目前已經達到10萬多畝,產業發展勢頭非常好。二是富硒雞蛋。上高的蛋雞養殖規模位于全省前列,目前由榮興合作社進行統管,建設富硒蛋雞基地,實行標準化生產,已經注冊品牌。后期將加強品牌建設,對外開拓市場,將其建設成全省一流、全國有影響力的富硒產業。三是富硒豬肉。上高是生豬調出大縣,但受非洲豬瘟影響,總量有所下降。我們瞄準富硒豬肉這一點,打造宜春市富硒豬肉產業聯盟,目前已掛牌成立。通過創新營銷方式,建立養殖、屠宰、銷售一體化模式,在全省設營銷點,目前已有100多個。通過直銷的方式降低了成本,讓富硒豬肉進入千家萬戶。
記者:縣農業農村局在農產品品牌建設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好的經驗值得借鑒?
陳小云:上高是綠色有機創建示范縣,全縣水稻綠色基地達到16萬畝,包括其他經濟作物共計23萬畝。全縣“三品一標”產品達83個,其中無公害產品23個,綠色食品33個,有機食品25個,國家地理標志2個。江西圣牛米業有限公司和江西綠萬佳生態功能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獲得江西農產品百強企業產品品牌認證。同時,上高縣非常重視龍頭企業的發展。去年開始,在六大行業(水稻、生豬、蛋雞、中藥材和水果、蔬菜)都進行了產品的溯源,檢測設備已達到20臺。
記者:富硒產品方面如何打造屬于自己的特色?
陳小云:著重打造富硒基地,以天然富硒為主。整合資源,成立了江西綠萬佳生態功能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把全縣富硒產品通過該平臺進行統一推廣,避免資源、資金浪費。
重點扶持壯大金農、綠萬佳、鑫隆、圣牛、茶杉等縣內涉硒企業組建富硒產業聯合體,積極爭取產業扶持資金和項目,推動企業發展富硒產業。全縣已初步建成富硒中藥材產業園和富硒食品加工產業園,涉硒企業達35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合作社)6家、省級龍頭企業(合作社)11家;富硒農產品基地面積達10.058萬畝,建立了萬畝富硒示范基地2個,連片千畝種植基地達27個,向上申報市級富硒農業產業示范基地8個;研發了富硒大米、富硒雞蛋、富硒水果、富硒蔬菜、富硒中藥材等五大類產品。綠萬佳富硒皇菊、上高富硒紫皮大蒜榮獲最具發展潛力的十大宜春富硒農產品獎,綠萬佳富硒雞蛋榮獲宜春富硒農產品優秀獎。
記者:要做強農業品牌,農產品質量才是根本。上高是如何把好農產品質量關的?
陳小云:抓好農產品監管體系建設,每個鄉鎮都有農產品檢測站,每個村都有農產品檢測協管員,對農產品檢測進行把控。其次,我們會對各基地農產品進行抽檢,今年已基本完成定量500個、定項3000個抽樣工作,目前正在申請農產品檢測站雙認證。
記者:鄉村振興產業先行,上高在進一步壯大農業產業化發展中有何規劃?
陳小云:我們計劃打造一個國家級農業產業園,建設一個占地3000畝的農產品冷鏈物流及加工的高標準中心,劃定一些功能區,根據產業分布特點和地理位置優勢,推動一二三產融合。
記者:產業做大了,產量提升,產品銷售渠道就成了關鍵,上高縣在幫助企業拓寬銷售渠道方面做了哪些事?
陳小云:一個是對外聯系,一個是發展電商。我們與外地規模比較大的農產品銷售平臺對接,把產品推出去;另一方面就是大力發展電商,上高30%的農產品是通過電商渠道進行銷售的。但無論哪種渠道,還是要練好自己的內功,只有把農產品品質做優,才能有高回購率。
記者:為了實現上高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有哪些方面需要努力?
陳小云:第一,如何謀劃上高農業產業發展,把上高的省級農業產業園,通過三五年的時間打造發展成國家級農業產業園,這是我們的目標,需要強大的產業支撐。第二是新農村建設,如何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即將開始的宅基地改革結合起來,并在這個過程中,把農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改變以前干部干、群眾看的狀況。第三是如何讓農業基礎更牢,主要是大宗農產品的供應,糧食生產和生豬復養工作,這個基礎做好了,才能把前面兩件事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