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鄧向明 何麗華(安福縣農業農村局)
位于贛中西部的安福是農業大縣,現有耕地面積68.4015萬畝,其中水田面積60.158萬畝。該縣農作物品種繁多,秸稈資源豐富,主要來源于水稻、油菜、花生等農作物。據統計,安福縣每年糧食播種總面積達90余萬畝,農作物秸稈可收集量為28.2萬噸,其中水稻秸稈可收集量24.7萬噸,油菜秸稈可收集量2.2萬噸,花生秸稈可收集量0.5萬噸,其他農作物秸稈可收集量0.8萬噸。
安福縣綠野藥材專業合作社利用秸稈覆蓋中藥材
去年,安福縣被列為江西省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在安福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和縣農業農村局的積極推動下,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將在2~3年內分步落實。去年該項工作建設內容為興建秸稈收儲中心4個、扶持秸稈飼料化企業2家、秸稈肥料化企業2家、秸稈燃料化企業1家、秸稈基料化企業1家,實現秸稈覆蓋1400畝。今年該項工作建設內容為秸稈離田1萬畝,全縣建設秸稈收儲運站4個,投入使用秸稈撿拾打捆機7臺,實現果園覆蓋5000余畝。通過項目的實施,促進全縣秸稈基料化、肥料化、飼料化和原料化利用,全縣秸稈利用率達到93%。該項目實施過程中,安福縣積極探索秸稈利用新模式,進一步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
安福縣農業農村局組織有關鄉鎮和企業到高安、新余等地考察交流,學習秸稈綜合利用方面的先進經驗,積極探索適合該縣的秸稈利用發展模式。以規劃引領為原則,結合農作物的相關情況,安福縣農業農村局制定出以秸稈撿拾打捆、收儲為基礎,秸稈覆蓋為重點的新模式,讓農作物秸稈變廢為寶,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贏。
秸稈基料化利用。安福縣大球蓋菇專業合作社利用秸稈發酵種植大球蓋菇150畝,其中農業科技園大球蓋菇集中示范種植50余畝,帶動周邊農戶種植大球蓋菇100余畝。大球蓋菇收獲后通過線下超市、農貿市場和網上直播等渠道進行銷售,年銷售額達100余萬元。
秸稈飼料化利用。作為養牛大縣,安福縣給予養殖企業一定的補助促使其擴大養殖規模,并在秸稈項目的帶動下大力發展秸稈飼料化,年消耗農作物秸稈1萬余噸用于肉牛養殖,全縣肉牛年出欄2萬余頭。該項目推動安福養殖業駛入綠色發展快車道。
秸稈覆蓋新模式。安福縣農業農村局結合本縣實際情況編制了秸稈覆蓋果園技術操作要點,通過項目補助一點、農戶自籌一點,積極引導農戶采用秸稈覆蓋果園、藥材基地的新型生態模式,該模式操作簡單,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明顯,不僅能減少農藥、化肥的施用,還能增產增收,是推進秸稈綜合利用的有效途徑。安福縣在橫龍鎮、平都鎮開展秸稈覆蓋金蘭柚技術,成效顯著,不僅有保溫保濕防草的作用,秸稈腐爛后還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機質,有益于進一步提高農作物品質。
秸稈多元化利用。安福縣在秸稈收儲、秸稈農機等方面給予補助,鼓勵企業和個人對秸稈進行全方位開發利用,深度挖掘秸稈經濟價值。劉洪生是安福縣竹江鄉的秸稈經紀人,他利用秸稈生產出固土草繩和防滑草墊,產品遠銷外地鋼廠和綠化企業,該項目年利用水稻秸稈上千噸,年創收幾十萬元,帶動周邊農戶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