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反根(新干縣農業農村局)
新干縣成立了現代農業示范園建設指揮部,由縣委常委任總指揮,縣政府分管副縣長任副總指揮,相關部門和有關鄉鎮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具體研究解決示范園建設過程中的重大問題,落實建設資金和園區建設用地。同時,該縣還專門成立了新干縣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管理委員會,具體負責示范園區的發展規劃、基礎設施、招商引資、組織協調與中介服務等工作。為強化政策支持,新干縣先后研究出臺了《新干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農業產業化財政獎補辦法》《新干縣現代農業示范園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新干縣現代農業示范園設施農業財政獎補辦法》等文件,在園區土地流轉、農業規模化生產經營,以及入園企業基礎設施建設、土地租賃、技術幫扶等方面進行獎勵扶持。
新干縣現代農業示范園于2014年4月啟動建設,并于2017年投資6.83億元進行了新一輪科學規劃。規劃總面積達1.3萬畝,以“一區三園”進行總體布局,即神政橋綜合示范園、金川井岡蜜橘精品示范園和贛江抬田區精致農業示范園3個園區。經過6年多的積極建設,示范園區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綜合形象明顯提升。
園區積極推進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到位,共修建道路36公里;架設電力30~80千瓦高壓變壓器線路共11條,安裝低壓線路2.4公里,綜合辦公培訓大樓面積達1860平方米,設有展廳、接待室、培訓室、辦公室、附屬房等多種功能區域;園區物聯網安裝完成并通過驗收,現運行正常。同時,企業積極投資建設農業設施。入園區企業累計改良土壤7000余畝;修繕改造企業用房面積3000余平方米;建設鋼架大棚70余萬平方米;修建玻璃陽光棚1座,面積1000平方米;新建氣調冷庫1座,庫容2000立方米;安裝智能水肥一體化設備13套,覆蓋面積達4000多畝;引進柑橘自動光電選果分級機器1套。
為推進園區擴園提質工作,不斷壯大園區產業規模,該縣致力于招強引優。加大對外宣傳力度,做好示范園招商選商工作,摒棄“撿到籃子都是菜”的做法,對引進企業要求品種新、技術新、設施先進、效益高、可輻射、能帶動。該縣成功引進臘月紅、雞落峰農業、江西井盛農業、鑫辰農業、佳桔果冠、桔鼎果業等經營主體16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2家,市級龍頭企業4家。同時,成立了合作社8家,家庭農場7家。
該縣還致力打造特色產業。示范園區聚力打造優質果樹、綠色蔬菜、道地藥材及高產水稻等主導產業,同時涵蓋花卉苗木、特色水產等產業。累計發展井岡蜜橘、葡萄、皇桃、紅心火龍果、沃柑等優質果樹面積8500余畝,綠色蔬菜面積500余畝,商洲枳殼面積1500余畝。引進培育新品種70個,示范推廣新技術18項,園區通過綠色、無公害認證的產品已達13個,地理標志產品2個,有機轉換認證1個,良種覆蓋率100%,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檢合格率達100%。
新干縣不僅同華中農業大學簽訂了關于發展柑橘產業的科技合作協議,還依托吉安市井岡蜜橘研究所與江西農業大學、江西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校建立了緊密合作關系,圍繞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科技難題及現代果業技術、模式創新開展協作攻關,并與國內柑橘權威專家經常保持交流。
鄧秀新院士是國家現代柑橘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在與鄧秀新院士團隊合作過程中,園區先后引進華紅橘1號、大果無核椪柑等果蔬品種,并在臘月紅公司基地、紅土地合作社麥?基地、三湖鎮廖坊村利用井岡蜜橘隔年交替掛果的特性開展柑橘省力化修剪模式試驗,保留骨干枝式的重度修剪。
該縣堅持以現代農業示范園為示范核心區、各地產業基地為輻射帶動點的“一區多點”示范帶動發展模式,通過作物新品種的引進與高效栽培、設施農業、農作物標準化栽培、種苗繁育、節水灌溉等核心技術試驗示范與培訓,提高了園區所在區域和周邊輻射區域的農業科技含量,形成了明顯的技術外溢效應。充分發揮園區“孵化器”效應,帶動了一批果樹種植、花卉、枳殼苗木培育、蔬菜育苗大戶發展致富,涌現出麥斜鎮隋崗300畝蔬菜種植、神政橋紅星村千畝果樹、花卉苗木培育基地和金川陳芳芽蔬菜嫁接育苗等各類農業大戶。
產業的發展、科技的應用、科學的管理、休閑觀光旅游的開發,拉動了整個園區農業總產值和農戶年均收入增加,核心區的人均純收入高于周邊地區1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