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舒斯華 黃晨松(南昌縣農業農村局) 圖/林峰(本刊記者)
向塘鎮劍霞村秀美鄉村遠眺
黃馬鄉馮家村朱坊組湖水倒映村莊
近年來,南昌縣始終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目標,以 “整潔美麗、和諧宜居”新農村建設為抓手,大力開展村容村貌整治行動,突出村莊整治、環境美化、鄉風文明、和諧平安四大重點,不斷夯實農村基礎設施,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提升農村綜合公共服務水平和環境面貌,為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小康、共建共享幸福美好家園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塘南鎮張溪村人居環境不斷改善
劍霞村村間房屋及道路整體提升
為保障新農村建設出成效,南昌縣共投入財政資金近27.356億元用于新農村建設,其中用于一般村點整治建設10.776億元,精美示范村點建設3.75億元,鄉鎮集鎮綜合整治改造建設4.5億元,生態宜居美麗鄉村試點線建設7.9億元,村莊長效管護4260萬元。2020年,該縣獲評全省第二批美麗宜居試點縣,并通過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第二批省級驗收,為鄉村振興打牢了堅實基礎。
按照“全域規劃、鎮村聯動、成片建設、彰顯特色”的思路和“沿線連片、整村推進”的打造原則,該縣重點圍繞高鐵、鐵路、高速、國省道等主要交通沿線,連線成片,同步整治一般村點累計3572個,培育小康示范村和精品提升點共33個,打造“五位一體”示范村15個,做到建一片成一片,形成有看頭、有亮點、有特色的新農村建設示范帶。
南昌縣通過優化工作措施、強化資金保障,大力踐行“精心規劃、精致建設、精細管理、精美呈現”的理念,高質量推進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該縣深入結合農村宅基地改革試點工作,在幽蘭鎮等11個鄉鎮23個村莊開展了美麗宜居試點村莊建設。通過嚴格落實農民建房管理制度,集中開展村“三拆三清”(拆違章房、拆危舊房、拆圍墻,清垃圾、清塘溝、清廢棄物)村莊整治行動;將“文明家庭”“清潔家庭”等創優活動相融合,圍繞布局美、設施美、衛生美、綠化美、家風美的“五美”標準,培育了2339個宜居美麗庭院,進一步提升了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和精神文明建設水平。
張溪村拆除空心房后建的菜地
馮家村朱坊組拆除空心房后建的果園
村間美麗庭院建設
村間美麗庭院建設
村間美麗庭院建設
馮家村朱坊組村間特色主題小公園
張溪村和樂廣場
南昌縣不斷強化對村莊基礎設施及服務場所的長效管護,建立了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經費、有督查的村莊人居環境管護長效機制。該縣出臺《南昌縣“五定包干”環境長效管護工作方案》《南昌縣村莊長效管護考核辦法》,按照“權屬清晰、分級管理”和“誰受益、誰所有、誰管理”的原則,相關職能部門和鄉鎮樹立“一盤棋”思想,切實落實好村莊環境長效管理各項工作任務。按照省、市、縣、鄉每村每年獎補資金不少于5萬元的標準,他們將村莊長效管護專項配套資金列入縣級財政預算,同時積極動員、鼓勵農村先富起來的能人、民營企業家等新農村建設促進會會員對村莊環境長效管理提供捐助,為長效管護提供穩定資金保障。
村間房屋及道路整體提升
村間房屋及道路整體提升
馮家村朱坊組老宅改建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為加快項目推進,該縣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高位推進全縣“整潔美麗、和諧宜居”新農村建設提檔升級。為確保項目建設的高標準和高質量,該縣聘請規劃設計、工程建設方面的專家成立了縣新農村技術指導組,為項目建設提供意見和技術指導,確保建設成效。為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每年年初縣主要領導主持召開全縣農業農村工作部署會和動員大會,對全年工作進行統一部署安排,強化新農村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在源頭上為建設“五美鄉村”提供了領導保障和組織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