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杰 儲岳峰# 周鑫 王慶航 吳浪 張彬
(1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六安醫院心內科 六安 237005;2 安徽省六安市人民醫院心內科 六安 237005)
冠心病作為老年群體最為常見的心血管系統疾病之一,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我國冠心病患病率與病死率呈現上升趨勢,對老年人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1]。因此,早期預測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嚴重程度是有必要的。新近的研究發現,甲殼質酶蛋白40(YKL-40)是一種新型的血清炎癥標志物,可參與全身多種急慢性炎癥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對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也發揮著重要作用[2]。高敏C 反應蛋白(hs-CRP)參與炎癥反應,是敏感度很高的炎癥標志物,身體一旦處于炎癥狀態,hs-CRP 水平在短期內迅速升高。研究表明,在冠心病的發病中,hs-CRP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也是預測心血管事件關鍵致炎因子[3]。本研究探討YKL-40、hs-CRP 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表達水平及對病情預判的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 年9 月~2020 年9 月六安市人民醫院心內科就診的老年冠心病患者50 例,分為穩定型心絞痛(SAP)組25 例、急性冠脈綜合征(ACS)組25 例。選取同期行冠脈造影排除冠心病診斷的25 例納入非冠心病患者組(對照組)。排除標準:合并嚴重肝、腎功能疾病者;免疫缺陷、感染、惡性腫瘤患者;血液系統疾病患者。患者及家屬對研究內容知情,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冠狀動脈造影及分組入選患者均由具有冠脈介入資質的2 名主治以上醫師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并對管腔內徑狹窄情況進行評價。根據病史、冠脈造影結果將所有病例分為三組(參考ACC/AHA 及中國醫學會心血管分會冠心病分類標準):ACS 組、SAP 組、對照組(冠脈狹窄<30%者)。
1.3 觀察指標測定各組血清中YKL-40、hs-CRP表達量。通過方差分析比較各組之間表達差異,logistic 回歸分析篩選冠心病分組中ACS 及SAP 的危險因素,Pearson 直線相關分析分析YKL-40、hs-CRP 之間的相關性。YKL-40 采用ELISA 試劑盒運用酶聯免疫法進行測定;hs-CRP 采用雅培I2000化學發光儀,運用化學發光法進行測定,試劑盒購自武漢華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血常規采用Sysmex XE2100 進行測定;血脂等生化指標采用Beckman Coulter AU5800 進行檢測。
1.4 統計學方法數據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方差分析;采用logistic 回歸分析篩選冠心病的危險因素,Pearson 相關分析研究YKL-40、hs-CRP 之間相關性。以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三組一般資料比較三組年齡、性別及患有高血壓、高脂血癥情況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一般資料比較( ±s)

表1 三組一般資料比較( ±s)
組別 n 年齡(歲) 男[例(%)] 吸煙[例(%)] 高血壓[例(%)] 2 型糖尿病[例(%)] 高脂血癥[例(%)] 肌酐(μmol/L)ACS 組SAP 組對照組F/χ2/t P 25 25 25 72.1±7.3 70.7±6.2 71.5±6.7-1.807 0.841 19(76.0)16(64.0)18(72.0)0.901 0.637 17(68.0)13(52.0)12(48.0)2.273 0.321 18(72.0)14(56.0)12(48.0)3.896 0.143 15(60.0)12(48.0)13(52.0)0.750 0.687 17(68.0)13(52.0)10(40.0)3.964 0.138 81.6±21.4 79.2±23.5 80.3±21.7 2.756 0.247
2.2 三組YKL-40、hs-CRP 水平比較ACS 組、SAP 組血清YKL-40、hs-CRP 濃度均高于對照組(P<0.01);ACS 組血清YKL-40、hs-CRP 濃度均高于SAP 組(P<0.01)。見表2。
表2 三組YKL-40、hs-CRP 水平比較( ±s)

表2 三組YKL-40、hs-CRP 水平比較( ±s)
組別 n YKL-40(ng/ml) hs-CRP(pg/ml)ACS 組SAP 組對照組25 25 25 FP 80.76±26.01 46.02±13.58 21.15±5.67 211.96<0.01 10.54±2.91 6.59±1.48 1.71±0.85 130.29<0.01
2.3 YKL-40、hs-CRP 對老年冠心病診斷價值的logistic 回歸分析將YKL-40、hs-CRP 因素作為自變量,以是否發生冠心病為因變量,引入非條件二分類logistic 回歸方程,結果顯示,YKL-40、hs-CRP 可能為冠心病發生危險因素。見表3。

表3 YKL-40、hs-CRP 對老年冠心病診斷價值的logistic 回歸分析
2.4 冠心病患者血清YKL-40、hs-CRP 表達量的相關性分析直線相關分析顯示,SAP 組、ACS 組患者的YKL-40 與hs-CRP 表達量呈正相關(r=0.756,P<0.01)。見圖1。

圖1 冠心病患者血清YKL-40 與hs-CRP 表達相關性
近年來,在人口老齡化、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等多種因素影響下,老年冠心病發生率不斷增高。患者易并發心力衰竭、惡性心律失常,是導致中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雖然目前冠心病的確切發病機制仍不明確,但炎性細胞及致炎因子的共同作用,如腫瘤壞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 和IL-1β 等大量激活及細胞因子的過度表達在冠心病的發病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們參與動脈粥樣硬化(AS)的形成和ACS 進展過程[4]。本課題組前期的研究表明,Toll樣受體(TLR)能夠對病原相關分子模式(PAMP)進行識別、結合,并釋放炎癥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等,從而參與AS 及冠脈鈣化等疾病發生與進展[5~6]。
YKL-40 是一種炎癥糖蛋白,主要由巨噬細胞、滑膜細胞、軟骨細胞、中性粒細胞和血管平滑肌細胞分泌[2]。炎癥反應激活的內皮細胞和巨噬細胞可刺激內膜內血管平滑肌細胞的遷移和異常增殖,最終促進AS 斑塊的形成[7]。hs-CRP 是肝臟合成和分泌的一種急性期反應蛋白,直接參與炎癥過程和AS發生、發展的全過程,包括內皮功能異常、內皮活化、斑塊形成及斑塊破裂等[8]。有研究報道顯示,hs-CRP是一個重要的炎癥反應標記物,其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AS 的病變程度,是心臟事件的獨立預測因素[9]。目前我們的臨床研究發現,經冠脈造影明確診斷的ACS 及SAP 患者血清YKL-40、hs‐CRP 明顯高于冠脈造影陰性的非冠心病患者,且ACS 組人群的YKL-40、hs-CRP 水平高于SAP 組,提示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常伴隨著AS斑塊易損及不穩定,這與楊宏偉等[10]學者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血清YKL-40、hs-CRP 水平越高,更易導致血管內膜損傷、斑塊不穩定,甚至破裂、出血及血栓形成,機制需未來進一步研究驗證。
同時,本研究結果顯示,YKL-40 與hs-CRP 的表達呈現正相關,這一結果考慮炎癥反應強烈時伴隨著炎癥介質的瀑布反應及放大,AS 斑塊中較多的炎癥細胞特別是巨噬細胞浸潤,局部炎癥反應明顯,故導致斑塊不穩定及病情的進展,這也是ACS患者發病的基礎[11]。故在未來的臨床診治中,加強對血清YKL-40、hs-CRP 的檢測,有利于評價冠心病是否存在及嚴重程度,對評估冠心病患者病情提供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