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之后,時序到了立秋,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三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歷書曰:“斗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這時太陽黃經為135度。從這一天開始,天高氣爽,月明風清,氣溫由熱逐漸下降。有諺語說:“立秋之日涼風至”,即立秋是涼爽季節的開始。如果以節氣作為年月間的劃分標準,“立秋”代表著這一年下半年的到來,也是一年中的轉折,從這一天起開始,秋高氣爽,月明風清,萬物由繁茂生長趨向蕭索成熟。
然而,酷熱與涼爽的分水嶺并不是在立秋節氣,此時天氣仍悶熱,暑氣難消,有“秋老虎”之稱。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這天往往還處在中伏期間,酷暑并沒有過完,真正有涼意一般要到白露節氣之后,天氣才真正能涼爽起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秋,七月節。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斂也。中國古人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意思是說立秋過后,刮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于夏天中的熱風。接著,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生,并且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
古人相信一葉知秋,當梧桐葉開始從枝頭飄落,立秋日便響起秋天的前奏,季節輪替的步伐逐漸接近。《管子》曰:“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進入秋季后,由夏季的多雨濕熱過渡向秋季少雨干燥氣候。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漸收、陰氣漸長,萬物隨陽氣下沉而逐漸蕭落。秋季最明顯的變化是草木的葉子從繁茂的綠色到發黃,并開始落葉,莊稼則開始成熟。立秋是古時“四時八節”之一,民間有祭祀土地神、慶祝豐收的習俗。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們總喜歡把溫度作為辨識季節的標尺,而田間地頭伺候莊稼的農人,能更敏銳地感受到秋的氣息。隨著秋風掠過,收獲被提上日程。汪曾祺把立秋后的八月稱為“葡萄著色的季節”。秋雨之后,他培育的葡萄“白的像白瑪瑙,紅的像紅寶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一串一串,飽滿、磁棒、挺括,璀璨琳瑯……去吧,葡萄,讓人們吃去吧!”
立秋,古有咬秋的習俗。清代文人張燾在《津門雜記·歲時風俗》中寫:“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如今這一習俗在我國南北方的很多地方還被保留著,畢竟高溫難耐的夏日還未褪去,忽逢立秋,人們更要“咬”住不放。所咬的瓜有甜瓜、香瓜、蜜瓜、西瓜……不一而足。還有蘋果、梨、柿、棗、葡萄等水果,都是人們迎接秋日的標配。
我國民間還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的說法。相傳明朝徐達打下元都的時候,大將常遇春手下有個士兵,偷了農民的一個香瓜。治兵嚴格的常遇春準備軍法處置偷瓜的士兵,種菜的老農出來解釋說,立秋過后摘瓜不算偷,他就赦免了那個士兵。聽說立秋拾瓜者無罪,許多士兵也開始搶瓜。為了犒勞大家,常遇春找到了貼秋膘的替代品——蔬菜之中唯一有肉感和肉味的茄子。于是,立秋吃茄子的民俗也就流傳下來。
如果說瓜果蔬菜只是開胃,立秋后的重頭戲還有“貼秋膘”。首選當然是吃肉,“以肉貼膘”來彌補“苦夏”中的胃口不佳和體重下降,燉肉、烤肉、白切肉、紅燜肉以及肉餡餃子、燉雞、燉鴨、各種魚……應有盡有。在北方,貼秋膘還承擔著抵御寒冬的重任。如今,對于忙碌奔波的人們而言,無論是吃茄子、咬瓜,還是食肉,更多的是進入秋天的儀式感,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桂花大黃魚
主料:黃魚
配料:蔥、姜、鮮桂花。
調料:玉米淀粉、花雕酒。
醬汁:米醋、意大利黑醋、白糖、醬油、鹽、香油、胡椒粉、油。
制作步驟
1.黃魚洗凈改刀,用鹽、黃酒、蔥、姜進行腌制;
2.用玉米淀粉、水、色拉油調制水粉糊,流沙狀即可;
3.用水粉糊均勻包裹黃魚,再放入干淀粉中包裹后,放入熱油鍋中炸至金黃酥脆;
4.另起鍋,熬制備好的醬汁呈色澤明亮狀,澆在炸制好的黃魚身上,裝飾即可。
秋季的新鮮蔬菜茄子,不僅營養豐富,還是一味好藥。明代蘭茂的《滇南本草》上曾記載說茄子有清熱活血、消腫止痛、散淤寬腸的功效,可以防治大便干結、痔瘡出血等。現代醫學認為,秋季多吃茄子,有助于減少老年斑和皮膚色素沉著。此外,茄子纖維中所含的皂苷,還具有降低膽固醇的功效。
茄鲞,這個源于《紅樓夢》的經典菜肴,制作起來較為復雜且需要發酵。此次加入糟鹵來彌補發酵的香味,可謂創新之舉。
茄鲞
主料:茄子
配料:杏干、雞腿肉、雞蛋、杏鮑菇、冬筍、松子仁、核桃仁、北杏仁片、青椒丁、紅椒丁、水發香菇、馬友咸魚、干蔥、蒜末、小蔥。
醬汁:白糖、米醋、糟鹵、胡椒粉、香油、清雞湯、蠔油、老抽。
制作步驟
1.將杏鮑菇、茄子切丁,過油炸至金黃,飛水備用;
2.鍋內放油炒香蔥蒜、香菇、咸魚末,放入杏鮑菇、茄子,加入調好的醬汁翻炒;
3.臨出鍋放入青紅椒丁,裝盤后撒上干果仁即可。
煸炒孟宗筍
主料:孟宗筍
配料:臘肉、青蒜、紅尖椒。
調料:麻辣鮮露、老抽、蠔油、雞粉、糖。
制作步驟
1.孟宗筍切片,臘肉改刀成片,青蒜切斷,紅尖椒切菱形片備用;
2.孟宗筍先焯水后,瀝干水分滑油備用;
3.炒鍋上火煸香臘肉,下入青蒜、紅尖椒炒香,放入孟宗筍,加入由麻辣鮮露、老抽、蠔油、雞粉、糖調成的汁,烹入鍋中旺火快炒,出鍋裝盤即可。
私房烤羊排
主料:凈羊排
配料:蔥、姜。
調料:花椒、大料、桂皮、香葉、小茴香、孜然粉、辣椒粉、蜂蜜、蒜蓉辣醬、料酒、鹽。
制作步驟
1.羊排斬成件,冷水下鍋焯水,滾開后撇去浮沫;
2.另起一鍋,凈水下入焯好的羊排,將蔥、姜、花椒、大料、桂皮、香葉、小茴香包入料包一起入鍋,加入料酒、鹽調味;
3.大火燒開改小火燉40分鐘,關火泡30分鐘出鍋;
4.蜂蜜加少許水調稀,將羊排擦凈表面水分,均勻刷上蜂蜜水,入烤箱180℃烤10分鐘;
5.刷蒜蓉辣醬,再放入烤箱烤5分鐘,出鍋后撒孜然粉、辣椒粉,裝盤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