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躍 董瑞軍
摘要:從分析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的特點出發,梳理并歸納我國新型政黨制度在實現和維護人民根本利益、促進社會融合和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維護社會團結政局穩定和保證國家戰略貫徹沿承、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和提高決策科學性及執行效率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在進一步分析我國新型政黨制度與國家治理的內在耦合性的基礎上,論述了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的國家治理效能表現,以期為推動國家治理的現代化進程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新型政黨制度;優勢;國家治理效能
中圖分類號:D621;D63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原4496(2021)02原048原04
基金項目:中共遼寧省委黨校(遼寧行政學院、遼寧省社會主義學院)2021年度校(院)青年招標項目“以黨史學習教育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研究”(2021XJZB12)。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上指出:“必須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下更大功夫。”我國正處于新的歷史方位,面對嚴峻的國內外復雜局勢,要想進一步推進國家治理的現代化進程就需要展現我國新型政黨制度優勢,充分發揮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的國家治理效能,在實施期間要貫徹其政權建設理念、國家建設理念,不斷提高廣大民眾和社會各界對新型政黨制度的認同,使其在國家治理進程中發揮作用。
一、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的特點
(一)中國共產黨是領導黨和執政黨的統一
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的執政黨,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實質就是代表工人階級及廣大人民掌握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政權。在我國新型政黨制度中,其主要強調的也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要求中國共產黨既“要堅持發揮黨總攬全局,協商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又必須按照執政規律依法執政,“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保證黨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在此基礎上,各民主黨派就國家的現代化治理平等協商,精誠合作,協商過程中可以讓各方參與主體正確地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主張,確保國家的發展能夠沿著正確的方向。[1]
(二)多黨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積極參政
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具有共同的政治目標和價值訴求,中國共產黨執政與其他各黨派參政的有機結合,能夠促使后者參與國家政權建設,正確制定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和工商聯雖然參加國家政權但不謀求執政地位,并始終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三)中國共產黨和各參政黨派是“合作型”的親密友黨關系
民主黨派是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親密友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共同的政治價值訴求以及長期親密合作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同時,各方共同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并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積極參與政治建設,這也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執政黨治國理政的能力。[2]
(四)中國共產黨和各黨派以政治協商和互相監督為主要合作方式
我國新型政黨制度中,各參政黨的職能主要是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協商其主要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參加國家政權,并與共產黨一起對國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針以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問題在決策之前進行協商,就決策執行過程中的重要問題進行協商,同時通過提出意見、批評、建議的方式對中國共產黨進行政治監督。
二、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的獨特優勢
(一)具有實現和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彰顯民主真實性的優勢
在國家治理工作中,國家治理效能主要就是判斷人民是否實現當家作主、人民共同意志是否得以體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否得以維護、良政善治和民生福祉是否得以真正地實現,而我國新型政黨制度正是站在人民的立場上施行的基本政治制度,其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地適應社會的發展變化以及人民的需求,一切為民主政治而努力,從而為人民當家作主的實現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并彰顯了民主真實性的優勢。在我國新型政黨制度中主要強調的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而共產黨正是以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宗旨。在黨的領導下,各民主黨派以及無黨派人士始終勠力同心,為了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懈奮斗。[3]
(二)具有促進社會整合,為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凝心聚力的優勢
政黨制度是實現社會整合的重要組織形式和重要機制,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現代社會的發展表現出極強的復雜性、多樣性等特征,必須要借助我國新型政黨制度來統籌兼顧,以便可以在現代社會的建設中充分挖掘并發揮各階層的力量。在新型政黨制度,多黨合作能夠將代表各階層利益的不同主體有效地團結在一起,協商民主的方式則能夠將各種政治資源和利益訴求整合并吸收于政治體系中,積聚力量統一為國家治理現代化。在“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背景下,社會各種資源的整合更加完善,社會矛盾也不斷減少。[4]
(三)具有維護社會團結政局穩定,保證國家戰略貫徹沿承的優勢
制度穩則國家穩,“政治穩定的先決條件在于有一個能夠同化現代化過程所產生的新興社會勢力的政黨制度”,而我國新型政黨制度在實施中正是能夠通過形成最穩定的政治基礎來為國家的長治久安提供保障,并且進一步促進國家重大方針政策、發展戰略能夠貫徹實施,從而促進社會建設水平的提高。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其與各民主黨派基于一致的政治方向、共同的根本利益、平等的黨際關系相互通力合作、協商協調,對于維護國家政局穩定與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快速實現人民群眾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大現實意義與制度優勢。
(四)具有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提高決策科學性和執行效率的優勢
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的顯著優勢就在于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在黨的領導下,各項決策的執行也更加的高效。就我國的發展現狀來看,政治參與的擴大也是現代民主政治發展的要求。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各民主黨派人士以及無黨派人士眾志成城,積極參與到政治建設中,并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建言獻策,從而有效避免了一黨缺乏監督或者多黨輪流坐莊、惡性競爭而產生的弊端,避免決策失誤,促進決策科學民主,在協商背景下,也能夠使得制定的政策得到快速貫徹執行,更快地將政策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三、我國新型政黨制度與國家治理的內在耦合性
(一)堅持黨的領導:中國新型政黨制度與國家治理的政治保障
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的執政黨,黨領導一切也是中國廣大人民群眾在長期救國救民道路上和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的自愿選擇,同時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的本質特征也是堅持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的領導,對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參政議政與民主監督等實踐的領導已經成為彰顯我國新型政黨優勢的重要表現。同時,在國家治理的現代化進程中,中國共產黨已經成為重要的主心骨與方向標,并切實決定著國家治理的現代化水平。[5]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新型政黨制度與國家治理的政治底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新型政黨制度與國家治理共同的政治底色,其為我國新型政黨制度和國家治理提供了鮮明的屬性特征,使得新型政黨制度優勢能夠正確地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同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國最根本的制度模式,其為新型政黨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提供了正確的價值導向以及結構依據,并保障了我國國家治理的目標準確,人民共建共治也始終是國家治理的根本手段。[6]
(三)人民主體:中國新型政黨制度與國家治理的價值取向
人民主體是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本立場,也是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的價值意蘊,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最主要特征就是依靠人民的力量,鼓勵人民參與到政治建設當中,其極強的人民性也是能夠成為我國基本政治制度的原因。具體來說,我國新型政黨制度中所包括的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最根本的就是代表人民的整體利益,各方之間的協商合作也是為了實現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多主體實施以人民主體為價值取向,一切執政活動的開始也是為了人民,而這也是我國現代化治理進程中最顯著的特點。
(四)多元主體協商合作:中國新型政黨制度與國家治理的運行邏輯
多元主體協商合作是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的制度構成與運行邏輯,在此基礎上進行國家治理工作也更加具有先進性,相比于傳統意義上的國家統治和國家管理,多元主體協商更加體現出國家治理的民主。同時,多元主體協商合作還吸納了代表中國社會精英群體的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智慧專長與政治資源,在國家重大方針的制定上以及重大事務的處理上也能夠最大程度確保其合理性與合法性。該治理模式還融合了他治、自治和互治的特點與優勢,促進了國家治理的現代化進程。[7]
(五)包容差異:中國新型政黨制度與國家治理的結構特性
包容差異是現代社會可持續發展所必需的價值理念,在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的運行過程中,包容差異主要體現在對執政黨和參政黨等多方智慧的包容,這種包容性極大地提高了各方參與國家政治建設的積極性,從而充分發揮了新型政黨制度在國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在中國共產黨領導與執政的基礎上,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通過參與政權和國家事務管理保障國家治理的科學、合理,各主體彼此之間的包容、求同存異更是給國家治理提供了多個渠道,有力地提高了我國國家治理的發展水平。
四、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的國家治理效能表現
新型政黨制度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和內在要求,展現了社會主義制度優勢。
(一)符合治理主體理念,發揮主體治理效能
我國新型政黨制度提高了主體政治參與度。群眾是黨領導的基礎,中國共產黨及各民主黨派正是以群眾為基礎,充分發揮其職能,而各黨的密切合作也是為了群眾能夠獲得更好的生活條件。在這一背景下,群眾也已經成為國家各項建設的主體。因此其在國家政治工作中的參與度也影響著國家治理的水平。我國新型政黨制度強調的是各黨派的密切合作,關注的是群眾主體的作用發揮,使主體參與度能夠進一步提高,為國家治理的開展奠定良好的群眾基礎。例如2020年我國新肺炎疫情的暴發,人民群眾所提供的組織服務、技術支持等發揮了較大的作用,全民抗疫的開展讓我國在疫情中盡可能地降低了損失。
我國新型政黨制度增強了主體政治參與熱情。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進步以及科學技術的普及應用,民眾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極大地提升,同時民眾對政治也有了深入了解,廣大民眾極大地提高了自身的政治參與熱情。在新型政黨制度的實施過程中,其體現出來的極強的民眾治理理念極大地提高了民眾們參與政治建設的積極性,各民主黨派成員的政治參與度不斷提高,在全面小康社會的建設中也發揮著較大的作用,各民主黨派的參政人數、在國家機關中擔任領導干部的數量及比例均達到了歷史上的高點。
(二)契合政策優化理論,實現最優政策治理
中國共產黨與各參政黨在政策供給、政策制定上體現出全面性。中國共產黨在其執政過程中突出的作用就是相關政策的制定。而在我國新型政黨制度大框架下,中國共產黨與各參政黨在政策制定上能夠契合政策優化理論,體現出全面性的特征,形成最優化的政策形成體系和政策施行體系,使其在國家治理中發揮科學有效的作用。就目前來看,政策的制定本質上體現出的就是對利益的權威性分配,這就需要政策的制定必須要科學、合理、公平、公正,并且需要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在政策的制定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通過民意收集、訴求整理等程序可以兼顧各方面的利益訴求,并且在重要會議召開之前、重要文件頒布之前、重大決策決定之前都會聽取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和建議。由此可見,中國共產黨與各參政黨在政策供給、政策制定上體現出全面性,使得國家治理工作能夠有科學、合理、可靠的制度保障。[8]
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在政策制定、政策施行上充分體現出調適性、靈活性。一項政策的制定、施行需要嚴格按照社會發展的要求、人民的需求以及世情、國情、黨情的變化進行相應的調整。在新型政黨制度下,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在政策的制定、施行上都會充分利用協商、對話機制進行具體政策的調整,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在政策制定、政策施行上充分體現出調適性、靈活性,從而確保各項政策的制定、施行能夠滿足國家治理工作的需要,保證國家治理工作的先進性與可靠性,這也是我國新型政黨之所以體現出的強大政策治理效能的重要原因。[9]
(三)確立協商討論機制,形成政黨協商民主
一是有利于降低治理成本。政黨制度是實現現代化民主政治的前提條件,而協商民主在國家的政治建設中能夠集中精力按照既定的方針政策進行建設工作,各種爭議、分歧可以通過民主的方式在協商的政治舞臺上解決,減少了黨派之間的政治斗爭,因此可以降低相應的治理動能,還可以將各民主黨派的政治潛能轉化為實際能量,在當前的國家治理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是有利于增強國家治理效能。協商民主制度創造性地實現了“一元領導與多元參與有機統一”,在國家治理環節中,協商民主制度的實施能夠有效增強國家的治理效能,而且民主與秩序的統一結合更是促進了民主政治從競爭性向和諧性和普遍性轉型,使各政黨在工作中能夠集中精力為促進國家的治理現代化建設砥礪奮進,從而大大增強了國家的治理能力與治理效能。[10]
綜上所述,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的確立與實施為多黨派政治參與提供了長期穩定、規范有序的制度化平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各民主黨派可以通過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切實參與到國家的政治建設中,使其能夠充分參與到國家的政治生活中,不僅體現了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價值追求,最重要的是為現代化國家治理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充分發揮其國家治理效能,推動了國家治理的現代化進程,為我國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以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齊衛平,柴奕.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型政黨制度的國家治理優勢[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4):11-18,184.
[2]韓慧,臧秀玲.中國新型政黨制度與國家治理的互動邏輯[J].社會主義研究,2020(4):7-14.
[3]辛悅凱.新型政黨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的提升路徑研究[J].勝利油田黨校學報,2020(3):24-28.
[4]張彩云,康杰.國家治理效能視域下新型政黨制度的優勢及轉化[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5):10-15.
[5]劉志禮,魏梓桐.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結構優勢及效能轉化[J].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20(6):96-103.
[6]魏曉文,秦雪.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治理效能研究[J].理論導刊,2021(1):51-57.
[7]唐瓊.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特色優勢研究[D].衡陽:南華大學,2020:116.
[8]董晨.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歷史演進、特色優勢及經驗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20:59.
[9]吳偉,吳向偉.新型政黨制度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優勢與路徑[J].黨政研究,2020(2):71-78.
[10]王紅玉.從新型政黨制度70年看中國政黨政治發展前景[J].河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9(4):11-15,32.
責任編輯:李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