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
“互聯網+”模式越來越多地應用在社會的各個方面。“互聯網+”應用到教育中,可以促進教育觀念的更新,實現教育環境的變革。網絡學習空間是在“互聯網+教育”中的一項重大探索,包括教師空間、學生空間、教研組空間等多種樣式。充分利用網絡學習空間可以開發、分享優質學習資源,可以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實現交互性個性化學習、高效率教學管理、跨時空評價交流等。網絡空間建設為教與學模式帶來了很多變革。
一、網絡空間建設促進教師教學模式變革
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不僅僅是簡單的多媒體課件的使用,還是電子白板、電子書包、Pad等新技術手段的使用,體現出了課堂中心向學生自主探究的偏移。
1.教研組學習空間建設提高教師集體備課水平
在東北師范大學的引領下,學校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套件資源建設。新課程標準要求改革學生學習方式為合作探究,為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在建設套件資源時,教研組合理分工,分別以合作探究模式和講授式雙線并進,在同課異構的對比映照中,探索更適合學生發展的路徑。通過教研組的反復磨課,形成說課稿、教學設計、導學案、作業設計、課件、微課、課堂實錄、教學素材等充實的教學資源。在集體備課的過程中,每一位教師都參與套件資源的搜集與討論,充分提高了教研組的集體備課水平。同時,在全校甚至全市范圍內共享后,有效地幫助需要教授本節課的教師迅速掌握教學重難點,并能利用現有的優質資源實現個性化的再次備課。例如,小學數學教研組圍繞“條形統計圖”這一課,分別做了合作探究和講授式兩種教學模式的套件資源。對新入職的數學教師來說,講授式的教學能幫助其更好地理清傳統常規教學的各個環節。對追求創新的教師來說,他們可以選擇合作交流式套件中的課件或者微課結合自己的思考進行再次創作。課堂實錄均由市級教學能手執教,教學設計、評價語言、課堂生成等各方面都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2.Pad的使用實現以學為中心的課堂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的中心,應該擁有鼠標的控制權。Pad的使用使學生真正實現了自主的學習。這樣的課堂迫使教師優化教學模式,更關注課前導學單的設計。通過課前導學單,教師精準掌握學生學習的難點,重點突破,實現少講精講,將課堂時間充分用于學生展示、小組合作探究。同時利用大數據,教師實現對學生學習情況的精準把控,學生掌握的不講,學生不會的重點講,實現真正的高效課堂。利用Pad實現作業的分層布置,教師向學有余力的學生推送更深層次的學習資料,向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推送基礎練習,實現個性化輔導。
二、網絡空間建設促進學生學習方式變革
網絡學習空間的資源是動態生成的。只要能夠上網,只要手中有設備,就能夠隨時隨地地更新,在不斷積累和修改中日益完善,也能隨時隨地地調取,在反復學習和不斷思考中日益提高。
1.學生學習空間建設擴展學生成長的時空
學生學習空間建設給學生搭建了一個展示的平臺。學生的優秀書寫作品、優秀作文、摘記中的優秀賞析都在空間中得以展示,由此樹立學生的信心。這樣一來,交流展示的空間變大了,不再是課堂上只展示個別學生的作品,而是把更多的好的作品放在平臺中,學生們能體會到優秀是各個方面的,肯定自己的優點,并且在不斷的對比和學習中找到值得自己學習的榜樣,從而產生學習的動力。帶著興趣自覺學習,是教育最想達到的狀態。同時鼓勵學生之間交流,在互相的評論中找到自己的不足?!耙娰t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边@是學生自省與學習能力的培養與提升,也是學生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團隊意識的萌芽。當家長們看到網絡學習空間,對學生的在校生活有了一個更加全面的認識,看到學校對學生的付出,會更加信服學校、配合學校,為學生營造一個更好的成長空間。例如,四年級有一次作文主題為“小小動物園”,要求寫自己的家人。在第一次寫的時候,大部分學生寫自己的弟弟妹妹時,都帶著一種淡淡的嫌棄,“總是給搞破壞”“總是很調皮”,一句話就完成了。但是,學生在瀏覽別人習作時發現有個學生寫自己的弟弟妹妹十分可愛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弟弟妹妹也是這樣。再次修改的時候,弟弟妹妹各種可愛的表情、撒嬌的語氣就躍然紙上,仿佛他們一下子懂得了孝悌的含義——作為兄長的包容、大度。不需要再講,就已深入心中。居然在一次作文的交流修改中實現了立德樹人的任務。這是一個小驚喜,也是一次大啟發。這樣的方式給學生種下種子,給他們營造好的環境,不需要像郭橐駝一樣的殷勤,他們也會盛開美麗的鮮花。
2.學生學習空間建設優化學生學習方法
在通過套件資源建設完善教學資源庫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需要推送不同的學習資源,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不同的微課學習,實現學生線上和線下、自主學習和指導學習相結合的混合式學習。
網絡空間建設中的教學資源庫中,存放有大量優質的微課、習題以及各種學習小工具。其中,仿真實驗室這一技術在實驗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教師通過上課、微課完成實驗技能的知識性傳授后,學生需要大量的練習來鞏固知識,提高實驗技能。但是現實中,往往存在實驗室空間少、時間緊、安全隱患多等諸多問題,學生很難在實驗室內得到充分的鍛煉。而仿真實驗室中的模擬場景和操作練習為學生多練提供了可能,不僅解決了學生練習不足的困難,還解決了因學生不熟練而導致的安全隱患和藥品浪費等問題。
網絡空間的建設,為教師教學模式、學生學習方式帶來了極大的變革,有利于實現以“學”為中心的高效課堂。但是,在網絡空間的使用過程中,存在學生學習空間與教研組空間平臺不一等許多問題。如何打通各個平臺之間的關系,如何讓教師更廣泛、更深入地參與到網絡空間建設中,我們還需要不斷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