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耕 朝陽市閻王鼻子水庫工程建設管理局
黨中央、國務院為了全面深化改革,減輕企業負擔,增強企業活力,而做出重大決策部署,自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施行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營業稅從此結束了其60多年的繳納歷史。旅游業作為以生活服務業為主的納稅人,開啟了繳納增值稅的征程。
在“營改增”優惠政策下,旅游業稅負減少,凈利潤提高,享受到了極大的利益。同時,財務核算、稅款計算、申報等相對以前繳納營業稅增加了很大的難度?!盃I改增”是十分利好的事,但是有些人并不是完全明白“營改增”是怎么一回事,其讓企業得了多少甜頭,又讓企業遇到什么麻煩。下文以朝陽燕山湖風景區為例,談談“營改增”對旅游業的利弊及建議。
“營改增”后,由于增值稅僅對應稅服務或者產品增值的部分進行繳納,從而避免重復征稅,減少了稅負,增加了企業的凈利潤。減輕稅負意味著少繳稅款,剩余更多的流動資金用于經營支配,進而形成良性循環,相當于國家給企業注入了資金。下面,就以朝陽燕山湖風景區2016—2019年的銷售收入及應納增值稅稅額為例(2020年由于受疫情影響不具有共性),簡要的分析“營改增”前后企業的稅收增減情況。

單位:元?納稅年份 含稅收入 按營業稅計算應納稅額按增值稅計算應納稅額營改增后少繳納稅款2017 936650 46833 27281 19552 2018 970682 48534 28272 20262 2019 1054000 52700 30700 22000
朝陽燕山湖風景區以旅游和出租庫區水面及地面為主要經營項目,“營改增”之前,這些項目的收入按規定繳納營業稅,旅游門票、船票按服務業納稅,稅率為5%;出租不動產按租賃服務業納稅,稅率也為5%,這些項目按當期銷售額與稅率乘積為應納稅額?!盃I改增”之后,旅游門票、船票和庫區水面及地面出租都按現代服務業納稅,小規模納稅人稅率3%,不僅稅率下降,繳稅基數也下降為實際金額除以“1+3%”,應納稅額減少。通過上表可清晰看到,2017—2019年企業實際繳納的稅款幾乎是“營改增”之前的一半,實實在在地減少了企業稅收負擔,使企業有更多的資金用于經營,企業充滿了活力,并擴大了規模,滿足更多人就業,企業形成良性循環,所以“營改增”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布的數據,自全面實施“營改增”以來,減稅和持平企業比例高達78.7%,增稅企業僅為1.3%,說明大多企業都減輕了稅負,輕裝前行。
“營改增”前營業稅為價內稅,只需要將實際收款金額與稅率相乘,就可得到應納稅額,收入與成本直接提取,核算比較簡單。“營改增”后增值稅為價外稅,財務核算復雜很多,收入入賬的方法也有了很大的變化。例如,一般納稅人收入確認,要按該應稅事項所適用稅率扣除銷項稅額后的差額確認收入,營業成本則需要扣除進項稅后確認成本,進項稅、銷項稅與營業稅無論是計稅基礎,還是適用稅率及計稅方法都以全新的方式呈現,應交的增值稅是銷項和進項稅額之間的差額;即使對于小規模企業不涉及進項稅抵扣的問題,核算相對簡單,但相比繳納營業稅也有很大變化,核算科目、計稅基礎、稅率,優惠政策都與繳納營業稅時不同,所以全面實行“營改增”后,必須要對企業的會計核算重新調整、銜接,不僅增加了會計核算的難度,也對“營改增”企業財務人員提出新的要求,需要接受新稅法的考驗,掌握新稅法知識,適應當前稅收制度。當前大多服務業都混業經營,需要涉稅財務人員區分稅目做業務處理,進行核算與計稅,這就需要涉稅財務人員全面掌握增值稅相關知識。
“營改增”后,財務人員開具發票發生變化。例如,在“營改增”前,服務企業只需要開具服務業的發票就可以,甚至有些企業只需要提供定額發票,不需要自己動手,對財務人員的要求也不高。但“營改增”后,發生應稅行為出具增值稅發票,就麻煩多了,首先需要區分購買方是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還是一般納稅人,對于小規模納稅人,開具增值稅發票和營業稅的發票的差別不是很大,只需要找好應稅項目、適用稅率;如果是一般納稅人,就應該有兩種發票,一種是專用增值稅發票,一種是普通增值稅發票,如何開具這兩種發票,以及這兩種發票的適用范圍,國家稅務部門有一個明確的規范,這是因為增值稅涉及進項稅抵扣問題,稅法對于“不允許抵扣增值稅進項稅的情形”有明確規定,比如用于免稅、集體福利和個人消費的情形,就不允許抵扣進項稅,這幾種情形,即使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票,也不允許抵扣,這需要財務人員熟練掌握增值稅的知識。如果由于增值稅知識掌握不全面,將兩種發票不正規的使用,可能會造成稅款損失,從而使企業及相關財務人員面臨法律責任,所以“營改增”后,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要求更高了,更需要財務人員研究掌握增值稅法的相關知識。
自2016年5月起,旅游業開始全面推行“營改增”,至今五年多,旅游業的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營改增”的稅收抵扣制度逐漸被業內人士理解和接受,雖然“營改增”實現了從層層征收、全面征收向關關抵扣的征稅方向的巨變,解決了重復征稅,減少了納稅人的稅負,但是納稅人在五年多的實際工作中,逐漸認識到調整旅游業的內部經濟結構和內部管理還能合理降稅。比如,將內部導游團隊從旅游企業分離,形成獨立于本旅游企業的第三方,與本企業形成勞務服務關系,所發生的交易金額可以抵扣進項稅額。在旅游業的上游和下游企業中形成完整的抵扣產業鏈條,旅游企業內部良好的管理環境,既能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又能讓下游的企業增加進項抵扣額,抵扣的稅額越多,企業稅負越低,凈利潤就越多。
通過上述分析,“營改增”后,對旅游業來說,利大于弊,旅游業得到的甜頭是實實在在的,節省了很多流動資金,有了更多的流動資金用于經營,用于獲得更多的利潤;遇到的麻煩是,需要每位旅游業內人士更好的領悟掌握“營改增”理論,通過更好的研究“營改增”理論,讓旅游業得到更多的實惠。
1.滿足條件的小規模企業,當符合一般納稅人條件時,建議選擇轉為一般納稅人企業。轉后,在與上游企業交易時,取得專用發票可以抵扣進項稅,減少稅負。也可以對因增加旅游設施及景點所投入的固定資產及其他的不動產的稅額分年抵扣。這些與固定資產有關的抵扣優惠政策,在“營改增”之前是沒有的,一般納稅人企業應該積極利用這些優惠政策,既讓企業享受國家的優惠,又能給本企業帶來經濟效益。
2.提高辦稅的財務人員業務素質?!盃I改增”前涉稅的財務人員掌握和使用的是營業稅,其與增值稅是兩個不同的稅種,如果用營業稅知識去駕馭增值稅,就一定會出大問題。學過稅法的人都知道,增值稅是所有稅種里比較麻煩,比較難懂的,涉及的知識點比較多。要想輕松的駕馭增值稅法,合理避稅,就需要辦稅的財務人員熟悉增值稅的相關知識,比如優惠及減免規定;抵扣時間及申報抵扣的辦法;什么情況下不允許抵扣,需要做進項稅轉出;增值稅視同銷售的情形等。只有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增值稅的知識,才能享受到增值稅的利民政策,才能合理合法。如果錯誤利用它的優惠,輕者處以罰款,重者可能受到刑罰。建議涉稅的財務人員多參加稅務知識培訓,多讀稅法相關的書籍。也建議企業在招聘人才的時候,考慮招聘熟悉稅法的專業人才。
3.改變旅游業的內部管理模式。“營改增”前旅游業多數是一條龍服務,“吃住玩”都由旅游業經營,“營改增”后旅游業可以放手了,把這些以服務為主的部門,從本企業脫離出來,讓其獨立經營,企業通過購買服務來滿足游客的需要,進項稅可以抵扣,并沒有增加旅游企業的稅收負擔,而企業卻減輕了管理服務部門的負擔,可以一心一意地進行旅游開發,通過更好的風景、更新穎的項目來吸引更多的游人,來增加旅游收入。通過增加收入帶動從企業脫離出去服務部門,形成良性循環。
4.利用外包擴大經營規模。旅游業要想做大做強,就要不斷地開發新項目,推廣新穎的旅游產品,而這些都需要大量的投資,資金畢竟是有限的,“借雞生蛋”是不二的選擇,旅游企業可以尋找合作伙伴,利用外包來擴大經營規模?!盃I改增”前會涉及重復納稅,以后這種顧慮就不必再有了。旅游企業利用外包擴大經營規模,吸引更多的游人,創造更多的旅游收入。
“營改增”徹底解決了重復征稅問題,可以肯定地說其利大于弊,其作為新生事物,給旅游業帶來了更大的生機和活力,相比以前,企業減輕了稅負,增加了凈利潤,同時也使企業遇到了新問題,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這些新的麻煩,就需要相關人員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對待,慢慢解決,找到最好的途徑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