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慧明 沈陽體育學院
籃球運動已經成為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熱愛的一項健身活動,在全國各地的體育場館都會看到從事籃球運動的愛好者。而各地少兒培訓班市場規模大、前景好,但辦學、訓練能力卻不盡如人意。相關行業標準并不健全,對于培養優秀體育后備人才,建設體育強國事業形成挑戰。“少年強則國強”針對該方面工作存在的空白,是從事體育科研領域學者應該重視的大問題。應盡自己所學,結合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對于少兒籃球培訓存在的標準化模糊不健全等問題提出相關建議。少兒籃球培訓標準化應如何制定,涉及哪些方面都將作為本文論述內容。希望可以為推動體育強國建設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文以沈陽市下轄10 個行政區內的16 家少兒籃球培訓班為調查對象,就各培訓班目前培訓現狀進行歸納和總結,發現其中問題并進行分析,尋求解決出路。
1.文獻資料法
利用沈陽體育學院圖書館、沈陽體育學院電子閱覽室、百度、中國知網等途徑查閱與該研究相關的概念進行界定。提取和整理出與研究相關的信息為本文提供必要的理論支撐。在了解目前沈陽市諸多少兒籃球培訓班的現狀之上,總結前人對于少兒籃球培養的研究,為本文研究思路和方向提供指引,同時對未來沈陽地區少兒籃球培訓的發展提出新的要求。
2.訪談法
對多家少兒籃球培訓班教練、訓練計劃制定者進行訪談,了解目前家長對于孩子的訓練訴求,各年齡段學員的訓練內容、訓練方式、訓練負荷、訓練時間安排、階段性考核項目內容及教練員對于少兒籃球培訓現狀的評價和對未來少兒籃球訓練發展方向的期望。
3.問卷調查法
通過對該研究所需目的和參考現有文獻,本文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沈陽市鐵西區、大東區、皇姑區、沈河區、渾南區、和平區6 個中心城區內東鴻體育訓練營、友謙籃球、飛人籃球訓練營、希望之星、飛鳥籃球俱樂部、力寶籃球訓練基地、青訓集團、育龍體育、弘陽少兒9 家少兒籃球俱樂部進行調查,調查對象涵蓋4980 名少兒球員,83 名包括教練員和俱樂部實際管理者以及部分愿意配合參與調查的部分學生家長。調查內容涉及目前少兒籃球培訓基本情況、訓練內容及訓練方式、訓練結果結果滿意程度三個主要方面。歸納總結現有少兒籃球培訓存在的優點和問題,尋求解決辦法。
因少兒年齡較小,理解能力不充分,涉及到孩子對訓練直觀感受部分,通過口述幫助其進行理解,并由家長代為完成。研究共發放家長與孩子共同完成的問卷330 份,回收307 份,回收率達93%。回收問卷中有效問卷達98.4%。發放教練員參與的問卷80 份,回收76 份,回收率達95%,其中回收問卷中有效問卷率達100%。發放前對問卷效度進行檢測,效果如下。
4.數理統計法
對本文所收集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和整理,對收集的數據通過SPSS、EXCEL 進行數據整理,為該論文所研究內容作數據支撐。對調查問卷數據運用SPSS 進行分析,最終得出問卷調查信度。
5.邏輯分析法
對運動訓練、籃球規范化和運動生理學等與該研究相關的文獻、書籍進行查閱,通過對學生、家長、教練員和相關工作人員的訪談和調查,將相關結論收集整理并作出總結。對目前沈陽市區少兒籃球培訓出現的問題提出相關建議,為全國推廣少兒籃球訓練標準化提供參考。
通過走訪和調查沈陽市6 個區9 家規模不同的少兒籃球培訓班,總結出目前少兒籃球培訓的教練員基本情況,結果如表1。
從表1可以看出絕大部分教練員為男性,少部分為女性,且大部分具有本科或以上的學歷。其中非籃球專項畢業或非體育專業畢業的教練員占比超過40%。而具有初級教練員資格以上的人數占約60%,不具備教練員資格的占約40%。

表1 教練員的基本情況
通過對家長們的問卷調查(見表2)發現超過一半的家長送自己的孩子參加少兒籃球培訓的目的是讓孩子遠離電腦、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隨著現在孩子們的課業壓力增大存在用眼過度的現象。根據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的總體近視率為53.6%,青少年的近視問題也成為家長們心中的大問題,很多家長就是希望通過讓自己的孩子參與運動來轉移來自學習的壓力并緩解孩子們的用眼疲勞。

表2 家長對少兒籃球培訓初衷
還有三成的家長希望通過籃球活動來幫助孩子減肥。《中國兒童肥胖報告》指出我國兒童肥胖率不斷攀升,目前主要大城市0 到7 歲兒童肥胖率約為4.3%,7 歲以上學齡兒童肥胖率約為7.3%。超重、肥胖數量達3496 萬。而少兒籃球培訓的對象正好是該年齡段的孩子。而籃球運動涉及到很多有氧運動并且相對于足球運動來說,對抗強度更低,相對安全。并且能培養孩子們的團隊意識、合作精神、責任感且對減肥有很大幫助,這也是家長們選擇將孩子送去參加籃球培訓的重要原因之一。
極少部分家長希望能培養孩子一項運動技能,不僅僅是為了增強孩子體魄,還展望孩子未來,豐富以后升學和就業選擇,增加競爭力。2020年招收高水平運動隊的高校新增14 所,其中招收籃球高水平的學校達到111 所,通過籃球特長來考取大學也逐漸成為家長們的選擇之一。
通過調查和走訪發現,絕大部分家長對于將自己孩子送去參加少兒籃球培訓的初衷僅僅是為了保證健康的情況下增強體魄,對技能的要求沒有過高的期待。而許多俱樂部的教練安排的訓練內容包括很多力量訓練如:抬輪胎、蛙跳、負重提踵等。根據《運動訓練學》一書中對于少兒力量訓練要遵循其生理特征的部分指出:兒童少年骨骼系統中軟組織多,彈性好不易折斷,但堅固性差,易彎曲,因此兒童少年不可進行大強度、多次數的負荷訓練,可采用小負荷、克服自身重力的練習來提高兒童少年的訓練興趣和神經系統功能,增加肌肉中的毛細血管和肌紅蛋白的數量,其中更是強調了兒童的力量訓練不應該與專項運動特點過早結合,應著重身體全面的力量發展。
在訓練內容上應首先強調的是協調能力和基本技術,很多教練員不愿意摳基本技術,覺得太浪費時間而且不出成績或出成績太慢,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想要在家長面前展示自己的教學成果,來達到續課的目的。經常將有一些難度的組合技術教給孩子模仿和練習,但孩子在基本動作掌握不全面的基礎上,組合技術根本做不到位,也沒法在比賽中運用。其次每個孩子開始練習的時間不同,基礎上也存在差別,很多練了很久的孩子還要跟著新學員重復做以前熟練掌握的內容,這就導致了某些訓練效果的低下,部分教練員也沒有做到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
通過對沈陽市6 個中心城區9 家少兒籃球培訓俱樂部的調查發現很多問題,為了完善培訓俱樂部發展,需要進一步加強對教練員資格的審查和宣傳,在安排訓練內容環節要嚴格遵循兒童少年生長的生理學特征和運動訓練原則。去掉不利于兒童少年生長發育的力量訓練和過量負荷,從實際需求出發,安排合理訓練內容。訓練內容的標準化制定也會為教練在指導訓練時提供指引和參考。出臺符合不同年齡需求的器材標準。標準應包括場地的大小、籃球的尺寸、籃筐的高度、地板材質、場館溫度等客觀因素。在保證學員良好的訓練環境基礎上降低訓練難度,使孩子們真正熱愛籃球運動,培養籃球后備人才,壯大群眾體育隊伍,建立終身體育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