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萍,羅 英
(福建龍巖人民醫院,福建 龍巖 364000)
體溫對觀察患者機體基本功能有重要意義,通過人體體溫調節中樞嚴格控制,但當外力作用過大時如感染、外傷、手術等,體溫調節中樞就無法再對人體體溫進行精準調控,此時就需要人為對體溫進行糾正以保證機體正常運行[1]。手術過程中雖然需要患者保持低溫狀態來維持患者機體低消耗,但腹部手術時間較長,若使患者長期處于體溫過低狀態則會增加患者手術風險、甚至對患者循環系統、凝血功能有一定的損害。因此,在進行腹部手術時,常采取相應措施來幫助調節患者體溫[2],常規的保溫方法如覆蓋棉毯,對患者體溫有一定的調節作用。但棉毯的保溫作用相對有限,復合保溫干預是近年來臨床使用較多的新型保溫措施,可在保持患者低消耗體溫的同時,保護機體溫度不會過低而影響到患者身體功能[3],但關于復合保溫干預措施在腹部手術中應用的研究與報道稍有不足。鑒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該新型保溫措施對腹部手術患者核心體溫、循環系統及凝血功能的影響。
1.1一般資料 將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接受腹部手術患者92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簡單隨機化分組方法分為常規組與復合組,各46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重指數(BMI)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納入標準:(1)經臨床最終診斷,均需進行腹部手術,麻醉方式均為靜脈聯合吸入性麻醉;(2)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此次研究,且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3)就診時患者意識清楚,無認知障礙及精神疾病。排除標準:(1)病情嚴重、瀕危期患者;(2)有嚴重組織器官功能損害;(3)體溫調節中樞功能不全。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2方法
1.2.1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術前均進行常規生命體征檢查、血常規、尿常規檢查,手術室室溫22~25 ℃,濕度45%~60%。常規組患者采用普通保溫措施,具體包括:使用棉毯遮蓋患者非手術區域,保持患者四肢溫度。復合組患者采用復合保溫干預措施,其操作內容具體如下:患者非手術區域覆蓋棉毯保暖;在患者身下鋪溫控循環水毯,維持水溫37.5~39.5 ℃;術中所用沖洗液、輸液藥物、輸血等除需特殊處理外,均水浴加熱到37.5 ℃,術中密切觀察患者體溫,出現較大波動時,及時對水毯溫度進行調節。
1.2.2觀察指標(1)核心溫度:于術前,手術30、60 min及術后使用溫度監測儀進行核心溫度的觀察與記錄;(2)凝血功能及循環系統各指標:醫生均于術前、手術60 min對患者FIB、PT、APTT及心率、血壓(收縮壓、舒張壓)進行檢測;(3)記錄兩組患者術中由體溫引發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如寒戰、體溫過低、切口感染等。

2.1兩組患者不同時間節點核心溫度監測結果比較 兩組患者術前核心溫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30、60 min及術后復合組核心體溫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節點核心溫度監測結果比較
2.2兩組患者不同時間節點凝血功能及循環系統各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術前凝血功能及循環系統各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60 min兩組FIB、PT、APTT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60 min兩組心率、血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4。

表3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節點凝血功能各指標比較
2.3兩組患者術中由體溫引發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復合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4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循環系統指標比較

表5 兩組患者術中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目前,手術室常用的保溫方法包括控制手術室溫度、棉毯覆蓋非手術部位、輸液水浴加溫等方式。從廣義上來講,復合保溫干預措施就是將各種保溫措施進行有效結合,相互作用,使患者體溫可得到更好的調節與控制[4-5]。現在常用的麻醉藥物對患者體溫調節中樞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腹部手術會加大患者體溫的散發,使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常出現低體溫狀態[6]。機體長時間處于低體溫狀態對后期傷口恢復不利,尤其是部分患者循環系統較為脆弱,低體溫狀態會引起機體血流動力改變,造成較大波動,使患者手術風險系數增加。
本研究通過對腹部手術患者采用不同保溫措施進行分組對比,結果顯示手術過程中復合組核心溫度顯著高于常規組,術中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常規組(P<0.05),且復合組術前與手術60 min心率、血壓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復合保溫干預措施可降低腹部手術患者體溫及循環系統指標波動,有效控制術中患者體溫,減少術中寒戰等并發癥發生率,減小手術風險,相對于常規單一保溫措施,復合保溫干預措施可更加平穩的對患者體溫進行調節,與吳春梅等[7]研究結果一致。作者分析其原因在于復合保溫干預措施將多個單一保溫措施進行有效結合,取長補短,患者身下鋪溫控循環水毯,使患者處于恒定溫度環境,減小體溫波動,并對患者輸液、沖洗液進行適度水浴加溫,使其溫度于患者體溫匹配,對腹部手術時間較長患者極為有利。本研究中凝血功能指標水平的改變原因可能在于患者手術時體溫稍低于日常體溫,影響到肝功能,導致機體內酸堿平衡紊亂,最終使凝血因子水平變化,趙峰等[8]研究結果顯示,復合保溫干預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減少術中出血量,與本研究結果中凝血功能指標變化一致,但本研究暫缺乏對患者術中出血量的有效記錄,使本研究結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相關論點需排除影響因素進行佐證。
綜上所述,對腹部手術患者術中采用復合保溫干預措施,可取得較好保溫效果,有效改善循環系統術中波動情況,減輕凝血功能損害,并減少術中寒戰、體溫過低等并發癥發生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