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區長征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簡稱中心)作為普陀區人民政府實事工程項目,于2007年年底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中心建筑面積9 489.3 m2,下設9個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站,開放床位190張,現有職工166名,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53名,高級職稱7名,中級職稱60名。作為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先行者,中心秉承“健康長征路,關愛零距離”的服務宗旨,堅持“科教興醫、醫研并重”的發展策略,以家庭醫生團隊為核心,以全專結合發展為基礎,以科研和教學為重點,打造安寧療護、功能社區和中醫藥等特色服務,探索家庭醫生“雙簽約”、醫養深度融合等試點項目,致力于為長征居民提供優質、連續、全生命周期的醫療、公共衛生和健康管理服務。中心先后榮獲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社區教學基地、全國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國“關愛生命奉獻愛心”先進集體、全國愛心護理工程建設基地、國家百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國家優質服務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稱號。
中心家庭醫生也隨著中心的發展而茁壯成長,曾獲第三屆“西部醫聯體身邊優秀家庭醫生”一等獎、第六屆“上海市十佳家庭醫生”和上海市十佳健康促進志愿者等榮譽的全科副主任醫生周春艷是其中的佼佼者。周春艷曾是三級醫療機構的急診科醫生,在多年的臨床工作中,她親眼目睹部分患者由于不良生活習慣引發急性疾病,最終因搶救無效而驟然離世的情景。她也不止一次地思考,如果這些患者能夠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控制健康相關指標,可能會擁有不同的命運。成為家庭醫生以后,周春艷更是深深地感受到,引導社區居民形成健康的生活理念就是她的工作目標。
周春艷是中心首批家庭醫生制工作試點醫生之一。2018年,她參與了普陀區全科醫生能力提升工程第一期全科師資培訓班并擔任副班長,成為了第一屆優秀全科師資。之后,她帶領團隊成員積極開展以家庭為單位的“雙簽約”工作,用自己的真誠和熱心和簽約家庭溝通、建立健康檔案,并與上級醫療機構的專家團隊緊密對接,增設綠色通道,工作開展至今已簽約1 800多名居民,覆蓋45戶家庭。
居民王阿姨是周春艷的簽約居民。在一次診療中,周春艷發現王阿姨有很嚴重的咽痛癥狀,憑借過硬的醫療技術和職業敏感度,她第一時間說服王阿姨進行了心電圖及心肌酶譜檢查,結果證實了她的推斷,王阿姨罹患急性廣泛前壁心肌梗死。周春艷立即對王阿姨進行了緊急處置并聯系了雷濤教授團隊,在他們的協助下將其轉入普陀區中心醫院進行介入手術,為王阿姨贏得了寶貴的救治時間。
周春艷曾先后參加普陀-悉尼基層衛生保健專業培訓、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全科培訓和安寧療護、兒科技能、康復技能等專業培訓,并陸續取得營養師、健康管理師、全科師資和康復崗位證等證書,是名副其實的全能型家庭醫生。她憑借深厚的理論基礎、扎實的基本技能和全專聯合的知識優勢,被中心選派為安寧療護病區醫生,承擔安寧療護標準化試點醫療工作。
面對臨終患者身體上的疼痛、精神上的恐懼、情感上的不舍和家屬的無助,周春艷的內心也曾仿徨過。隨著安寧療護病區工作的開展,她試著沉下心來研究如何精確評估生存期、合理使用止痛藥物和有效開展心理疏導,同時指導志愿者開展關懷服務,把對患者的關愛融入到每一次查床中。在不斷學習和了解安寧療護工作的過程中,周春艷逐漸變得坦然,也更加敬畏和尊重生命。在病區工作時,周春艷了解到一名退休不久的肺癌晚期患者喜歡閱讀小說和音樂,是老年合唱團的男中音,于是聯系了具有音樂專長的大學生志愿者與患者結對,每周陪他一起閱讀、聊天、談論音樂,使這名患者度過了一段安靜卻不孤獨的時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疫情期間,安寧療護病區的志愿服務受到了影響,周春艷與同事商議后,共同開辟了線上志愿服務,采用云視頻的方式讓志愿者與臨終患者開展互動,為患者帶去了溫暖和陪伴。她對臨終患者的博大愛心和細心治療有效緩解了他們的身心痛苦,維護了患者生命最后階段的尊嚴,也撫慰了家屬的悲傷。工作之余,周春艷參與了《家庭醫生服務能力評估機制的建立與應用》《安寧療護規范》等多項課題的研究,協助推進安寧療護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并以高分通過了終期驗收,中心還因此榮獲了上海醫學科技獎社區衛生獎。
在擔任中心祥和工作室負責人期間,周春艷帶領同事們一起努力工作,工作室的簽約人數和居民滿意度均名列前茅,發揮了榜樣引領和輻射作用。周春艷還被選派擔任中心醫務科科長助理和辦公室主任的職務,肩負工作重任的她從不曾放慢前行的腳步,全程策劃參與了“全科咖吧 杏林茶苑”系列活動,邀請祝墡珠、潘志剛和江孫芳等全科醫學大咖與中心全科醫生開展全科沙龍討論,提升年輕醫生的專業和科研能力。她積極推進醫養深度融合試點工作,通過配備一個融合了醫養助理的家庭醫生團隊、建立一個智慧醫養APP平臺和以一戶家庭為單位的“三個一”模式為失能老年人提供優質醫療照護服務,顯著提升了老年人對家庭醫生團隊的知曉率和滿意率,目前這項工作已覆蓋到上海頤佳苑百新護理站的346名參與長期護理保險的老年人所在家庭。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周春艷主動報名參加了居家隔離人員上門流行病學調查、測溫和企業復工復產防疫指導等工作。在工作中,周春艷發現不少居民由于擔憂感染新冠肺炎,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失眠、焦慮癥狀。針對居民特殊時期的心理需求,周春艷向普陀區精神衛生中心的精神衛生專家施瑩娟主任進行咨詢,通過人文關懷精準化、資源效能最大化和生命教育普及化的服務模式對社區居民開展心理疏導。周春艷還借助向陽小屋人文關懷志愿服務平臺向簽約居民提供個性化心理關懷服務,通過健康自我管理幫助居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普及“熱愛生命、追求健康”的人生觀。
周春艷非常重視社區居民的健康宣教,在她的助力下,“家醫佳話”健康線上講座應運而生。作為主持人,面對眾多區域內的醫學大咖,周春艷侃侃而談,用生動的語言和專業的知識解答社區居民的健康問題,同時宣傳專業的健康觀點。“家醫佳話”經過制作和剪輯后還在抖音平臺上進行了發布,通過自媒體平臺將專業健康知識傳遞給千家萬戶,提升居民的健康素養。
從急診科醫生轉變為家庭醫生,這跨前的一步拉近了周春艷與社區居民的距離,加深了醫患之間的感情,家庭醫生是一個有溫度、有愛心的職業,周春艷將一路走下去,持續守護社區居民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