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玉梅
【摘 要】目的:探討血府逐瘀湯加減療法聯合氟桂利嗪對于偏頭痛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6月至2021年4月我院中醫科收治的65例偏頭痛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在每天晚上睡覺前服用氟桂利嗪進行治療,每次的劑量是10 mg;觀察組聯合采取血府逐瘀湯加減療法。結果:觀察組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兩組的社會關系、生理功能、總體感覺、環境和心理功能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偏頭痛患者的社會關系、生理功能、總體感覺、環境和心理功能評分明顯升高(P<0.05),且觀察組偏頭痛患者的社會關系、生理功能、總體感覺、環境和心理功能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兩組雙側大腦的平均流速、搏動指數、血管阻力指數和最大峰值流速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偏頭痛患者雙側大腦的平均流速、搏動指數、血管阻力指數和最大峰值流速均明顯改善(P<0.05),且觀察組偏頭痛患者雙側大腦的平均流速、搏動指數、血管阻力指數和最大峰值流速明顯高于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血府逐瘀湯加減療法聯合氟桂利嗪對于偏頭痛有比較顯著的臨床效果。
【關鍵詞】血府逐瘀湯加減療法;氟桂利嗪;偏頭痛
目前,國際上公認的關于偏頭痛的發病機制主要包括血管學說、三叉神經血管學說以及神經學說三種[1]。臨床上治療該病的目的主要是終止或者減輕頭痛的發作,減輕病人的伴隨癥狀,而且有效預防再次復發[2]。隨著近些年來偏頭痛患病率的明顯升高、加上病人病情程度的逐漸加重以及伴隨癥狀的日益多樣化,單純采取西藥進行治療已經無法滿足偏頭痛患者和臨床醫生的需求。本研究主要分析了血府逐瘀湯加減療法聯合氟桂利嗪對于偏頭痛的臨床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6月至2021年4月我院中醫科收治的65例偏頭痛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齡21歲~75歲,平均年齡(47.42±5.89)歲,病程1.7年~20.4年,平均病程(9.92±1.38)年,體重39kg~116kg,平均體重(61.24±15.89) kg;左側偏頭痛患者13例,右側偏頭痛患者14例,雙側偏頭痛患者5例。對照組33例,男14例,女19例,年齡20歲~75歲,平均年齡(48.29±6.13)歲,病程1.7年~20.4年,平均病程(9.78±1.45)年,體重39kg~116kg,平均體重(61.07±16.24) kg;左側偏頭痛患者12例,右側偏頭痛患者15例,雙側偏頭痛患者6例。兩組的基線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在每天晚上睡覺前服用氟桂利嗪進行治療,每次的劑量是10 mg;觀察組聯合采取血府逐瘀湯加減療法,藥方如下:牛膝10g、桃仁12g、生地12g、桔梗5g、紅花9g、枳殼10g、當歸10g、甘草5g、赤芍10g、川芎5g、柴胡5g。對于陽明頭痛的化妝,添加知母、葛根和白芷。對于厥陰頭痛的患者,添加吳茱萸以及藁本。對于太陽頭痛的患者,添加羌活和蔓荊子。對于少陽頭痛的患者,添加黃芩和柴胡。每天1劑,分成兩次服用。共服用1個月。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評判治療有效率的標準如下:(1)治愈:偏頭痛患者的頭痛癥狀和相關的并發癥基本消失,半年之內沒有出現復發;(2)顯效:偏頭痛患者的頭痛癥狀明顯減輕,頭痛的持續時間以及發作次數與治療前相比減少超過三分之二;(3)有效:偏頭痛患者的頭痛癥狀有所減輕,頭痛發作的持續時間有所變短,發作時間的間隔有所邊長;(4)無效:患者的頭痛持續時間沒有縮短。
比較兩組的生活質量,采取世界衛生組織生活質量簡表來評價,包括5個維度:社會關系、生理功能、總體感覺、環境和心理功能,得分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好。
檢測兩組偏頭痛患者雙側大腦的平均流速、搏動指數、血管阻力指數和最大峰值流速等血流動力學指標。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有效率對比
觀察組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社會關系、生理功能、總體感覺、環境和心理功能對比
治療前,兩組的社會關系、生理功能、總體感覺、環境和心理功能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偏頭痛患者的社會關系、生理功能、總體感覺、環境和心理功能評分明顯升高(P<0.05),且觀察組偏頭痛患者的社會關系、生理功能、總體感覺、環境和心理功能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雙側大腦的平均流速、搏動指數、血管阻力指數和最大峰值流速對比
治療前,兩組雙側大腦的平均流速、搏動指數、血管阻力指數和最大峰值流速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偏頭痛患者雙側大腦的平均流速、搏動指數、血管阻力指數和最大峰值流速均明顯改善(P<0.05),且觀察組偏頭痛患者雙側大腦的平均流速、搏動指數、血管阻力指數和最大峰值流速明顯高于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偏頭痛的發病因素主要包含疲勞、強烈光照、精神心理障礙、低血糖和遺傳等[3]。在發作前,患者常常會出現視物模糊和肢體麻木的感覺,在發作時則會出現中重度的搏動樣頭痛感覺,而且出現逐漸加重的趨勢,不利于偏頭痛患者的日常生活[4-6]。氟桂利嗪具有電壓依賴性鈣通道和鈉通道的阻止效果,可以有選擇性地使腦血管得到擴張,明顯增加偏頭痛患者的腦血流量,對缺氧和缺血的腦細胞產生神經保護功能,使錐體外系反應的發生率明顯降低,從而可以抑制三叉神經刺激性疼痛的發生,有效預防偏頭痛的出現[7,8]。中醫認為,偏頭痛屬是由于情志失調、臟腑功能紊亂以及氣血瘀滯而導致[9]。血府逐瘀湯中,當歸具有調經止痛,潤燥滑腸,補血和血的效果;桃仁具有潤腸通便,止咳平喘,活血祛瘀的效果[10];牛膝具有逐瘀通經,補肝腎,強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的效果;枳殼具有理氣寬中和行滯消脹的效果;生地黃具有滋陰清熱和涼血補血的效果;紅花具有活血通經和散瘀止痛的效果;川芎具有活血化瘀和祛風止痛的效果;赤芍具有清熱涼血和活血祛瘀的效果;柴胡具有和解表里和疏肝升陽的效果;桔梗具有排膿祛痰和利咽宣肺的效果[11]。諸藥合用,共奏活血化瘀以及通絡止痛之功效[12]。本研究發現,治療后,觀察組偏頭痛患者的社會關系、生理功能、總體感覺、環境和心理功能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血府逐瘀湯加減療法聯合氟桂利嗪能提高偏頭痛患者的生活質量。治療后,觀察組偏頭痛患者雙側大腦的平均流速、搏動指數、血管阻力指數和最大峰值流速明顯高于優于對照組(P<0.05)。表明血府逐瘀湯加減療法聯合氟桂利嗪能改善腦部的血流動力學。
綜上所述,血府逐瘀湯加減療法聯合氟桂利嗪對于偏頭痛有比較顯著的臨床效果。
參考文獻
[1] 崔香香,鐘良,楊和平,等.托吡酯和普奈洛爾治療偏頭痛對腦血管病變和神經元放電的影響及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7,7(19):24-27.
[2] 馬利,王娟娟,劉瑩瑩.經顱多普勒發泡試驗在卵圓孔未閉合并偏頭痛患者篩查及封堵術療效評估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藥導報,2017,14(25):127-130.
[3] 裴培,王艷昕,陳懷珍,等.電針風池穴對偏頭痛大鼠行為學及三叉神經節5-HT7受體表達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7,15(18):2247-2251.
[4] 王李麗,金建慧,劉延青.經皮神經電刺激聯合苯甲酸利扎曲普坦治療偏頭痛的臨床研究[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17,23(5):353-355.
[5] 蒲圣雄,譚戈,鄧勇,等.針刺對比藥物預防治療偏頭痛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17,42(10):1293-1298.
[6] 趙永烈,王良葉,蔡英麗,等.偏頭痛、緊張性頭痛病人焦慮抑郁狀態及中醫證型的特點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8,16(8):24-26.
[7] 王媚,張珺珺,王麗華,等.穴位注射聯合氟桂利嗪治療前庭型偏頭痛的前瞻性對照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2017,25(6):420-425.
[8] 竇春晶,于利利,陳玉蘭,等.探討尼美舒利分散片聯合鹽酸氟桂利嗪治療偏頭痛的臨床效果[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7,8(11):83-84.
[9] 王萌萌,于曉華,耿煒,等.疏肝調神針法對偏頭痛大鼠行為學及血中相關神經肽、炎性物質表達的影響[J].針刺研究,2018,43(6):375-379.
[10] 李琦,安琦,范麗.血府逐瘀湯加減治療偏頭痛的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2(17):113-114.
[11] 蘇麗湘.血府逐瘀湯加味治療偏頭痛瘀血型療效觀察[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7,33(12):1359-1360.
[12] 李術偉.偏頭疼患者采用血府逐瘀湯治療的方法和效果觀察[J].飲食保健,2018,5(1):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