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桂玲 王佳佳
【摘 要】目的:探討廣西百色地區葡萄胎發病的相關影響因素,為本地區葡萄胎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據。方法:(1)回顧性分析200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20年來在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百色市人民醫院、百色市右江區人民醫院住院治療的758例葡萄胎患者的資料。(2)采用統一的調查表,對三家醫院健康體檢或到婦科就診的女性進行自然人群問卷調查,完成有無葡萄胎病史及一般情況的問卷收集。通過資料上聯系方式對患過葡萄胎的研究對象進行追蹤隨訪,對問卷時無避孕措施或有生育要求的曾患葡萄胎者,長期觀察隨訪,以補齊資料并行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2011年至2020年間百色地區葡萄胎發病率總體呈下降趨勢,發病婦女主要集中在21歲~30歲。單因素分析顯示:妊娠次數、孕前營養、熏肉制品、吸煙與葡萄胎發病呈正相關;經多因素分析調整后,孕前營養及熏肉制品與葡萄胎發病仍呈正相關。結論:百色地區葡萄胎發病率總體呈下降趨勢,其發病可能與妊娠次數、孕前營養、經常食用煙熏肉制品與吸煙有關。
【關鍵詞】百色地區、葡萄胎;相關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妊娠滋養細胞疾?。╣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GTD)是一組與異常妊娠相關的源于滋養細胞異常增生的疾病,葡萄胎是滋養細胞疾病的良性病變,患者有生育要求,但該病易復發,或出現進展惡變。因此,醫學家們對葡萄胎發病原因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目前尚無統一的定論。百色處于廣西的西部,經濟較為落后,葡萄胎發病情況和發病原因尚不清楚,為探討廣西百色地區葡萄胎發病的相關影響因素,開展本研究。
1.1 研究對象
(1)病例選擇:選取20年來在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百色市人民醫院、百色市右江區人民醫院住院治療的758例葡萄胎患者的資料,其診斷標準以病理診斷結果為依據。(2)對照選擇:為三家醫院健康體檢或到婦科就診的女性自然人群。
1.2 調查方法與內容
(1)在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百色市人民醫院、百色市右江區人民醫院病案管理科查閱2001年至2020年葡萄胎患者的相關資料(發病時間、發病年齡、職業、民族等)。對能聯系的患者進行電話問卷調查。調查內容包括:一般情況、個人月經史、婚育史、生活方式與心理因素、職業與日常飲食情況等。對自然人群發放調查問卷,完成有無葡萄胎病史及一般情況的問卷收集。通過資料上的聯系方式對患過葡萄胎的研究對象進行追蹤隨訪,對問卷時無避孕措施或有生育要求的曾患葡萄胎者,長期觀察隨訪,以補齊資料并進行分析。(2)比較2個10年的發病率、發病年齡與生活環境。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一般情況
(1)本研究收集200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20年來在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百色市人民醫院、百色市右江區人民醫院住院治療的葡萄胎患者病例758例,對比兩個10年的病例數,發現近10年來下降12.40%。758例患者中,完全性葡萄胎609例,占80.34%,部分性葡萄胎149例,占19.66%,對比兩個10年完全性葡萄胎占比遠高于部分性葡萄胎,但近10年部分性葡萄胎的占比有所上升,見表1。
(2)發病年齡與生活環境:近10年來發病年齡還是集中在21歲~30歲,但近10年>40歲女性患葡萄胎的占比升高,見表2。
(3)生活環境對葡萄胎發病的影響10年來無明顯變化,見表3。
2.2 單因素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以葡萄胎作為因變量,初潮年齡、流產次數、妊娠次數、避孕方式、吸煙情況、喝酒情況、熏肉制品、動物內臟、動物油和孕前營養為自變量,分析發現妊娠次數、吸煙情況、熏肉制品、孕前營養明顯與葡萄胎相關(P<0.05),見表4。
2.3 多因素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將上述有統計學意義的單因素通過多因素線性回歸分析發現,熏肉制品、孕前營養與葡萄胎獨立相關。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有統計學意義的妊娠次數、吸煙情況、熏肉制品和孕前營養納入多因素中,進行Logistic 回歸模型,得出共兩個危險因素,即孕前營養及熏肉制品,其OR值分別是2.265、0.027,見表5。
葡萄胎是一種常見滋養細胞疾病,病理分為完全性葡萄胎和部分性葡萄胎,檢材鏡下見絨毛高度水腫,中央池形成,滋養葉細胞輕-中度增生,間質血管減少。它的發生直接導致婦女妊娠失敗,危害育齡婦女的生育健康。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也有可能發生惡變,發展成為滋養細胞腫瘤。本研究分析廣西百色地區20年的病患的發病因素,通過單因素、多因素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做一些初步的探討。
本研究發現,雖然完全性葡萄胎的發生率遠高于部分性葡萄胎,但在2011年至2020年間部分性葡萄胎的發生率有所升高,部分性葡萄胎與完全性葡萄胎的比例由前10年的0.21L~0.30L,考慮為完全性葡萄胎發生率下降和三級醫院廣泛開展病理檢查人流術后宮內組織送病檢,使得部分性葡萄胎得已及時診斷,臨床上特別要注意稽留流產、不全流產、難免流產的清出物送病理檢查。
觀察20年,葡萄胎的發病年齡還是集中在21歲~30歲,在生育的黃金時期,很多女性還是有生育要求的,懷上一個健康的寶寶是每一個準媽媽的愿望,早孕的超聲檢查和血HCG(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檢查能及時發現異常的胚胎。近10年>40歲女性患葡萄胎的占比明顯升高,另據向陽等[1]、Pradiatmo等[2]、白秀蘭[3]等學者研究認為,超過40歲妊娠者葡萄胎發病的風險增加,惡變率達37%。隨著我國生育政策的優化,2016年1月1日起實施全面二孩,40歲以上女性也有生育要求,越來越多的高齡孕產婦出現,40歲以后女性生理機能下降,懷孕后很容易出現不良妊娠結局,早期孕檢非常有必要。
經過葡萄胎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發現,妊娠次數與葡萄胎發病有密切關系,這與萬顏凱等[4]研究的葡萄胎惡變的單因素分析一致,在孫東瑾等[5]研究的葡萄胎臨床病理特點分析中認為孕產次數增多與年齡逐漸增長成正比,隨著年齡增加卵巢功能下降,女性妊娠相關的激素水平降低,妊娠后胚胎著床子宮內膜受損,滋養細胞更易于經受損的子宮內膜組織侵入血液循環,出現惡變。本研究還發現,孕前營養差和多食用熏肉制品也是葡萄胎發病的原因之一,百色農村地區的民眾普遍喜歡制作煙熏肉,將切好腌制過的大塊豬五花肉掛在爐灶旁用,利用蔗渣或木葉不完全燃燒產生大量的煙霧熏烤,制作過程產生易致癌物苯并芘,煙熏肉制品高鹽高油脂高膽固醇,很多研究[6]都發現此類食物對身體健康不利。
綜上,20年來廣西百色地區葡萄胎發病率總體呈下降趨勢,完全性葡萄胎的發生率遠高于部分性葡萄胎;近10年來部分性葡萄胎的發生率有所升高,臨床上要注意稽留流產、不全流產、難免流產的清出物送病理檢查;葡萄胎的發病年齡還是集中在21歲~30歲,但是,近10年來>40歲女性患葡萄胎的占比明顯升高,40歲以后女性妊娠早期檢查非常有必要;妊娠次數、吸煙情況、熏肉制品、孕前營養與葡萄胎的發病有密切的關系。針對本研究結果,為避免葡萄胎的發生,應加強孕前宣傳教育,增加孕前營養,膳食攝入均衡,不食用煙熏肉制品,>40歲的婦女一旦發現懷孕,要定期監測血HCG,如增長過快過高,行子宮及附件B超檢查,警惕葡萄胎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向陽,周琦,吳小華,等.妊娠滋養細胞疾病診斷與治療指南(第四版)[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8,34(9):994-1001.
[2] PRADGATMO H,DASUKI D,DWIANINGSIH E K,et al.Malignancy risk scoring of hydatidiformmoles[J].AsianPacific Journal ofCancerPrevention,2015,16(6):2441-2445.
[3] 白秀蘭.葡萄胎惡變相關因素及預測方法探討[J].臨床醫學雜志,2010,20(4):98-101.
[4] 萬顏凱,張世豪,錢坤.葡萄胎150例的臨床病理特點及其惡變相關因素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21,19(10):188-190.
[5] 孫東瑾,安建虹,陳清,等.2000-2016 年廣東地區部分葡萄胎病例臨床病理分析[J].實用醫學雜志,2017,33(18):3026-3030.
?基金項目:2010年百色市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計劃項目《廣西百色地區婦女葡萄胎的相關因素調查》(百科計100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