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瑩 文侃
[關鍵詞]? 基層治理;鄉村振興;西昌;網格化
[基金項目]? 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機關黨校2021年度一般調研課題(援藏援彝專項)“創新基層治理策略 助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西昌多樣化治理策略實踐”(SCJD2021DYZX09),課題組負責人:羅瑩,課題組成員:文侃、白史各
[作者單位]? 中共西昌市委黨校
在脫貧攻堅中,西昌市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和“四個好”要求,2016-2020年全市累計投入各級扶貧資金284141.04萬元,全面完成47個貧困村退出、6450戶27001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任務,歷史性消除絕對貧困,為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打下堅實的基礎。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和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是西昌踐行新發展理念、向現代化邁進的重要基礎性工作。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省州以及市黨代會的部署要求,西昌市于2018年8月提出了《加強基層治理推動鄉村振興的意見》,審議通過并實施了《西昌市實施“紅色引擎”工程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西昌市加強基層法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西昌市鄉村文明水平提升三年行動計劃》《西昌市加快化解農村突出問題三年行動計劃》等系列文件。
——以黨建為引領,打造并完善鄉村治理體系,讓治理有方向。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建強體系、引領治理”為主題,圍繞打造治理引擎、提升治理能力、搭建治理載體、補齊治理短板,不斷完善鄉村治理體系,努力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黨建引領鄉村治理西昌模式。
設置黨員“紅色片長”分片治理,以規范黨員先鋒示范服務為重點,建立“片長抓網格、格中有黨員、黨員強服務”的黨員聯系服務群眾工作體系。科學合理設置紅色片區,因地制宜對行政村、拆遷安置小區、重點項目建設區等區域納入劃片,補齊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重要短板。在正常離職的黨員村組干部、黨員后備干部、五星級黨員中挑選一批政治過硬、忠誠擔當、務實清廉的黨員擔任紅色片長,作為黨組織深入群眾的“神經末梢”,發揮“宣傳員”“聯絡員”“調解員”“服務員”“引導員”作用,打通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以科技為支撐,創新網格化治理模式,讓治理有保障。西昌市自2013年開展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以來,著力解決條塊職責不清的問題,通過差異化職責促進條塊融合,通過組團式下沉強化基層力量,推進管理方式從被動處置問題向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轉變,實現社會基層治理服務的常態化、人性化、精細化。
網格化服務管理信息系統2017年由“6411”信息系統升級為“9+X”信息平臺體系。目前,設立市級中心1個、鄉鎮(街道/景區/工業園區)等二級分中心27個、工作站274個;劃分網格1440個,編制完成《全市網格地圖冊》;招聘專兼職網格管理員、網格服務員1707名;同時將黨委、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納入指揮調處平臺,形成了一套閉環流程,實現一站式、一條龍、一體化的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目前,西昌市“網格化+N”服務管理模式已經延伸到多個領域(網格化+消防、網格化+協助法院執行、網格化+志愿服務、網格化+基層黨建、網格化+禁毒,等等)。
——以整頓為契機,保持掃黑除惡壓倒性態勢,讓治理有突破。西昌市緊緊圍繞“一年打擊遏制、兩年深挖根治、三年長效常治”總體目標,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大決戰,深化“六清”行動,始終保持對黑惡勢力壓倒性斗爭態勢。
自開展教育整頓以來,市教育整頓領導小組在嚴格按照黨中央、四川省委、涼山州委部署要求,堅決落實“規定動作”,不遺余力地完成好每一個環節、每一項工作任務和目標要求的同時,積極創新“自選動作”,在學習教育、查糾整改、總結提升階段都緊密結合涼山和西昌實際,突出涼山特色,創新西昌亮點,特別是把涼山最為突出和最需要整治的家支家族干預、妨礙執法司法;緝毒禁毒工作中不作為、亂作為;特權思想嚴重、紀律作風不嚴不實等3項突出問題和“N”個特有問題作為“自選動作”納入查糾整改中“整治頑瘴痼疾”的主要內容,形成“6+3+N”模式開展專項整治,在抓好“6大頑瘴痼疾”整治的同時,抓好3項涼山突出問題的整治,抓好“N”個本地、本部門特有問題的整治,以自我革命的勇氣和決心,動真碰硬、刮骨療毒,扎實開展大排查、大清查、大整治,做到全市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工作有特色、有亮點、有成效。
——以家園為依托,打好禁毒防艾全民性戰爭,讓治理有力度。創禁毒攻堅品牌,健全“禁、技、網聯合打擊”作戰模式,創新“緊盯過境、兩頭延伸、主動打擊”工作機制,構建“1+N”戒治康復格局,建暖心綠色家園。
西昌市綠色家園是西昌市2018年投資4600余萬元,將原西昌市戒毒康復中心改擴建而成,并成立西昌市綠色家園管理委員會,下設康復路社區。于2020年4月正式掛牌,設計收治規模1000人,現有居民582人,是實現對吸毒人員的有效管控、戒治、救助、矯正和安置,幫助吸毒人員順利回歸社會的暖心社區家園。綠色家園是奪取禁毒人民戰爭最終勝利和打贏涼山禁毒攻堅戰的重要支撐,建設項目從容納能力、管理運行、企業引進、基礎建設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科學的統籌規劃,確保西昌市綠色家園運行發展達到目標預期。
西昌在基層治理策略上不斷探索實踐,做了很多有益的嘗試,積累了較多經驗。但是,在全面鄉村振興中,真正實現農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通過對基層干部和群眾的調研,發現農村基層治理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例如,由于治理規則復雜化、治理能力過密化等原因引起的基層治理“內卷化”問題,一些原本可以有效提升社會治理水平的投入和探索,卻并未獲得與投入水平相匹配的治理績效;由于駐村干部、村組干部政治素質、業務能力、發揮空間等不足,導致整體治理水平不高;由于大部分青壯年外出務工,農村后備人才力量不足且老齡化問題嚴重,農村“空心化”;農民及其利益訴求高度流動和分化,農村社會矛盾日益復雜,農民缺乏組織性和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自治主體弱化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家治理的重點在基層,難點在基層,必須把社會治理的重心落到城鄉基層。”在深入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以及未來全面鄉村振興中,西昌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的指導意見》,以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為主攻方向,以增進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基本前提,以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為根本目標,在鄉村治理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積極創新、大膽實踐,探索建立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鄉村社會治理體制,為全省民族地區創新鄉村基層社會治理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西昌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