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蕊
摘要:從國內外經濟發展形勢來看,我國經濟正處于爬坡上坎的關鍵期,也是高質量建設的重要階段。民營經濟是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重視民營經濟建設,推進民營企業轉型升級,提高民營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有助于增強社會經濟活力,促進我國經濟多元化、全面化發展。在此基礎上,本文將重點分析民營經濟發展的問題,結合經濟環境大趨勢,研究民營經濟發展策略,為社會經濟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民營企業;經濟發展;問題;對策
市場經濟改革的深入,給民營經濟發展創造了機遇,也給民營企業建設提出了新挑戰。從目前現狀來看,民營經濟普遍存在創新力局限、人才資源匱乏和產業結構單一等問題,導致企業內部動力不足,無法支撐民營企業發展。再加之外部環境的壓力,如:稅負負擔、融資環境等,使得民營經濟寸步難行,影響了民營經濟發展質量。因此,如何增強民營經濟的內部動力,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成為民營經濟改革的關鍵。
一、影響民營經濟發展的因素分析
(一)外部環境因素
稅負壓力過大、中小型企業融資難、政策扶持力度不足等都是影響民營經濟發展的重點因素。近年來,受到經濟大環境的影響,我國市場經濟競爭愈發激烈,大部分民營經濟都出現了“疲軟”現象,一些民營企業為了尋求突破,開啟了企業轉型升級之路,但仍有部分民營企業故步自封,導致其與時代發展脫軌,逐漸陷入經營危機之中。針對民營經濟問題,各地政府雖然出臺了一些優惠政策,如:稅收優惠、補貼政策等,但這些政策持續性不足、覆蓋面不全,并且在實施過程中,部門間協調和管理工作不到位,導致激勵政策作用不明顯,無法為民營經濟發展助力。同時,融資貸款難也是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受到民營經濟特征的影響,大部分銀行認為民營企業發展不穩定,容易出現貸款壞賬問題,所以會拒絕金額較大的貸款。再加上部分民營企業在信用口碑方面存在問題,且缺乏財務風險防范能力,從而加大了融資貸款難度,一旦資金鏈出現問題,很容易陷入破產危機。
(二)內部環境因素
制約我國民營經濟發展的根本因素在于民營企業本身,其單一的產業結構、滯后的經營理念、落后的技術水平,根本無法支撐民營企業長遠發展,也不利于民營經濟可持續發展。目前,多數民營企業在發展中,將經營重點集中在“盈利”方面,忽視了產品功能升級、技術水平提升,對企業發展規劃重視度不足,這樣的經營模式雖然能夠在短時期內獲得收益,但是不利于企業長遠發展。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產品同質化問題突出,商業模式也變得越來越透明,如果企業不主動突破創新,很容易失去核心競爭優勢,導致市場影響力降低,不利于企業健康發展。同時,資本是企業生存的重要條件,而民營企業屬于中小型企業,其資本實力遠不如大企業,并且在經營管理方面,民營企業還存在許多不足,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會引發經營危機,影響民營企業發展。
二、現階段民營經濟發展的問題分析
(一)技術創新難
目前,我國民營企業大多集中于勞動密集型產業,且仍處于手工生產或半機械生產狀態,其生產方式落后、生產效率低下、產品技術含量低,與機械化、現代化的生產力相比,根本不具備市場競爭優勢,而且還出現了產能低、效益低等問題,影響了民營經濟的發展。基于這樣的市場環境,一些民營企業逐漸意識到技術創新的重要性,但由于資金實力、研發能力的不足,讓技術創新之路格外艱難。一方面,大多數民營企業不具備核心技術,對知識產權保護重視度不足,甚至還處于仿制產品階段,雖然節省了技術研發成本,能夠幫助企業短時期獲益,但是很難占領高端產業鏈,產品競爭實力薄弱。例如,金鄉縣民營企業中,產品同質化、產業鏈低端化問題常見,以食品加工企業為例,全縣絕大部分都是大蒜儲存加工,產品附加值低,利潤空間不理想。另一方面,即便民營企業想要研發技術,但受到資金實力、人才實力的限制,很難推進技術創新工作。例如,民營企業在技術設備、發展平臺、薪資待遇方面,與大企業存在巨大的差距,無法吸引優秀人才加入,從而導致民營企業創新能力不足,這樣普遍存在的問題,也阻礙了民營經濟轉型升級之路。
(二)人才引進難
人才資源是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人才實力、創新能力則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但是,從目前現狀來看,民營企業在人才建設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如:重視度不足,吸引力不足,不僅無法留住優秀的人才,而且很難引進優質人才,人才流失現象嚴重,這對民營企業發展非常不利。以遼寧省為例,大多數民營企業都是家族企業,其管理權力過于集中,經營方式落后,限制了人才的發展空間,導致高級管理人才流失嚴重,而家族企業在經營管理方面存在許多弊端,如:監管不力、市場駕馭能力弱、決策管理過于依賴經驗、思維眼界存在局限性等,不利于企業健康發展。同時,人才與企業是雙向選擇的關系,企業在篩選招聘人才時,人才也在考察各企業的綜合情況。一些人才寧愿選擇薪資3000元的國企崗位,也不愿加入薪資8000元的民營企業崗位,這種現象可以從側面體現企業實力的重要性。與大型企業相比,民營企業在發展空間、平臺資源等方面處于劣勢地位,再加之資本實力、經營理念的差異性,增加了民營企業人才引進的難度。長期處于這樣的環境,會出現惡性循環,逐漸拉大企業間的實力差距,導致民營企業漸漸失去競爭力,難以在市場環境中立足,阻礙了民營經濟的發展。
三、新時代背景下民營經濟發展的對策
(一)國家視角:發揮宏觀經濟的作用,營造寬松的市場環境
1.減稅減負,緩解民營企業生存壓力
結合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優化國家稅收政策,避免重復征稅、降低增值稅率、增加稅費抵扣項,營造寬松的納稅環境,降低民營企業的稅負壓力。針對稅制改革工作,國家應該加強政策宣傳工作,講解新稅制的內容,分析新舊稅制的差異點,指出新稅制納稅的注意事項,列舉科學的規避方法,宣傳新稅制的優勢點,加深民營企業對稅制改革的認知。同時,針對民營經濟具體情況,建立健全稅收優惠政策,通過稅收補貼、普惠性稅收減免、研發稅費抵扣等方式,激勵民營企業自主創新,降低民營企業納稅成本,助力民營經濟健康、穩定發展。
2.打破障礙,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
基于公平公正的市場原則,打破市場環境的競爭障礙,尤其是在招投標、市場準入、經營運行方面,多多給予鼓勵和支持,做好民營企業幫扶工作,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公平競爭環境。建立健全法律法規,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結合國內經濟發展特征,健全法律法規制度,做到權責分明、全面監督,嚴厲杜絕違法亂紀行為,落實普法教育工作,增強民營企業法律意識,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二)企業視角:重視人才和技術建設,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
1.加強技術創新,增強企業核心實力
在經濟高質量發展背景下,民營企業應該以創新為驅動,推進技術創新、運營模式創新、管理體系創新,穩扎穩打推進產業結構升級,不斷提升企業產品品質性、創新性,增強民營企業的核心實力。根據行業發展趨勢,民營企業要加大技術創新投入,主動與各高校、科研機構合作,共同參與科研技術項目,通過技術升級的方式,優化企業產業和產品。同時,基于產品技術需求,結合市場發展變化,構建企業內部科研部門,自主研發產品項目,增強企業產品的獨特性,這樣既可以避免“同質化”問題,又能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為民營企業發展贏得市場優勢。
2.重視人才建設,優化企業人才水平
如果說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那么人才就是企業發展的基礎動力。在新時代背景下,人才資源也是衡量企業綜合實力的重要因素,所以民營企業在發展中,必須重視人才建設工作,積極引進和培育創新人才,通過股權激勵、技術入股等方式,引進高端技術型人才,以提高薪資福利、調整用工制度的方式,激勵企業職工不斷提升自我、優化自我,落實人才培育工作,充分發揮人才資源的價值。除此之外,與高校進行合作,精準培養人才資源,結合企業人才需求,優化高校課程設計,企業也可以為高校學生提供實踐平臺、實習機會,讓學生提前熟悉企業業務,培養學生的就業技能,培養出企業所需的人才。
(三)社會視角:搭建銀企對接合作平臺,完善企業融資環境
1.鼓勵銀企合作,保障民營企業融資需求
為了鼓勵民營經濟發展,國家提出了建立以民營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的中小金融機構,鼓勵企業和銀行形成長期穩定關系,有效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為企業發展奠定資金基礎。結合民營經濟特征,健全授信考核機制,嚴格考核民營企業貸款行為,合理增加信用貸款額度,既要控制銀行放貸風險,又要保障民營企業融資需求。同時,鼓勵銀行開發續貸業務,豐富金融貸款產品類型,并且針對長期貸款合作的民營企業,可適當簡化貸款辦理流程,降低續貸業務的利率,為民營企業爭取更多的利潤空間。
2.健全風險防范機制,保障民營企業融資安全
為了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建立民營企業風險防控機制非常必要。民營企業方面,必須加快現代化制度改革,從人員結構、管理機制到企業文化,全面開展現代化建設工作,優化企業內部環境,提升民營企業運營的科學性,降低傳統企業制度的風險。銀行機構方面,應該做好前期調查工作,全面調查企業經營狀況,如:財務信息、資金流向、債務和盈利情況,建立科學的貸款評估體系,結合企業的還貸能力,合理調整信貸額度。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經濟高質量發展環境下,重視民營經濟發展,積極推進民營企業轉型升級,不斷提高民營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增強社會經濟發展活力。通過分析民營經濟現狀,從國家、社會和企業視角出發,為民營經濟建設營造了公平、寬松的市場環境,有助于民營經濟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孫凱辰.民營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J].黨政干部學刊,2021(03):62-67.
[2]寧科杰.基于市場視角的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 2020(20):38-39.
[3]張媛.談加強民營企業成本管控與優化民營經濟營商環境[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02):10-11.
[4]張明.新形勢下我國民營經濟發展的思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20(01):106-107.
[5]陳蜜,張華.四川省民營經濟發展中面臨的困境與對策[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0,36(02):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