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柏武 梁波
摘要: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咨詢法等方法主要對北海市中學生參與足球運動心理動機進行調查和分析,調查主要從青少年足球運動在北海市的發展現狀著手。研究結果表明,場地的質量、校園足球的開展氛圍以及家長的支持是影響北海市中學生參與足球運動的重要外在因素,而大部分學生參加足球運動是以升學為主要目的的,這也是北海市中學參加足球運動的最重要的內在因素。
關鍵詞:北海市;中學生;足球運動;內外部動機
足球從十九世紀末傳入北海。北海成為西南地區接觸和開展足球運動最早的城市,1984年被自治區命名為“足球城”。歷經了80多年的歷程,北海足球是廣西足球的中堅力量。目前全市登記在冊的民間足球俱樂部達48個,足球訓練和比賽場地超過60處,每年都開展有幾十支足球愛好者隊伍參加的全市業務足球聯賽[1]。北海足球的長盛不衰與雄厚的群眾基礎有著直接關系,而北海青少年足球發展也屬于廣西省乃至西南地區的榜樣,其中校園足球最為突出,是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驗市,參與人數和比賽熱情尤為高漲。在如此高漲的北海足球熱潮中是什么因素激發青少年的參與度?
根據對北海市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的中學進行調查得知,每個學校都有足球場,只有地角中學的足球場寬度不夠以及北海一中球場長和寬都稍小外,其他學校都是標準足球場,北海市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的初級中學中,只有北海市一中足球場是鋪設人工草皮的,其他學校都使用著天然草皮,而在小學組中的各所學校的足球場都按照小學生自身需求所建造的標準場地,除海城區二小和海城區八小是人工草皮以外,其余學校都是天然草皮,此外,根據走訪調查還發現,北海市各所初中對足球運動場地設施與其他運動場地設施相比,建造得相對較好,從這一現狀反應了北海市政府和各所學校對足球運動的開展較為支持。得出68%的對校園場地對自身參與足球訓練的熱情產生了影響,而32%的同學認為對自身參與足球運動并無直接影響,可以看出學校場地的建設對學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因為有場地才去踢球,因為有場地才參與足球運動,如果在沒有場地的情況下很有可能一部分學生不會重視足球。這也是客觀條件,也就是外在因素對學生參與運動動機的影響,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熱情產生著重要作用。所以場地這個硬件設施是學生參加足球訓練的一個關鍵外在動機。
通過對北海市各所開展校園足球的初中進行走訪調查得知,目前北海市初中校園足球開展模式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如北海一中的“體校模式”,即該校學生在白天進行文化課學習,下午放學后進行足球訓練,帶隊教練員即該校體育教師,而到了周末,市體校會組織和召集各所初中有實力、有特點的小球員到北海一中進行訓練,其中北海中學的球員占很大部分。第二種如華僑中學的“俱樂部模式”,對該校陳老師交流后得知,短短兩、三年時間,華僑中學從全市初中組第六名異軍突起連獲幾屆北海市校園足球初中組冠軍,這得益于該校足球訓練引用“俱樂部模式”,華僑中學擁有4名體育專業教師,分別是排球與田徑專業,沒有足球科班的教師。唯一一名足球教練陳老師并非足球專業出身。“現在學校體育師資力量本來就有限,全部靠體育老師教學生踢足球不太現實。而依托社會力量,應該是一種很好的模式。現在帶領學生進行訓練的教練都是一直從事足球事業,或在體育院校受過專業足球訓練的專業教練,我們通過俱樂部的模式運作,教練員工資主要由俱樂部開,由他們統一組織學生進行足球訓練。”每場比賽均到現場親自督戰,負責學校體育的副校長說。在這種與俱樂部合作的模式下,足球隊員們的足球意識、技術戰術進步很快,整體素質不斷提高。”華僑中學這種依托足球俱樂部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的模式,其特點在于俱樂部自主招生,學校劃撥專項經費、社會集資、家長贊助等方式,由學校提供訓練場地和學習場所。此種模式與一中模式較為相似,優缺點也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則在于對足球運動參與者的管理更加規范,更加嚴格,在這種模式培養下小球員技戰術提高得較快。三種模式則為三中和五中等學校采用的,每周進行2次或3次集體訓練,其余時間由學生自行參與足球運動。當然,這種模式雖然代表隊的成績會稍微不理想,但能有更多的學生有機會參與足球運動,無形中擴大了青少年參加足球運動的參與率。
訓練與比賽現狀調查
北海市目前全市共有30所小學、16所中學加入了校園足球布點學校,校園足球活動的氛圍已基本形成。全市各布點學校先后開展了“校長杯”、“班級杯”等校內足球比賽,并且由學校體育老師或外聘足球教練員組織隊伍參加由北海市體育局牽頭舉辦的全市校園足球聯賽。同時北海市體育局在暑假期間也會開展校園足球夏令營活動,使各學校之間得到比較好的交流。并聘請專職足球教練員組織學生訓練提高學生的足球技能,不但掀起全市校園足球活動熱潮,而且也提高了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北海市也組織代表隊參加過多次全國性質的校園足球比賽,其中取得最好成績的是獲得2012年在廣東清遠舉辦的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夏令營冠軍(參加隊伍為湖南、廈門、廣西、廣東、海南地區),這就是校園足球對學生參與足球訓練的外在動機的一方面表現,是一個重要環節。這也是北海市校園足球能夠持續開展的一個重要外在動機。
結論
1良好地場地條件、高漲的校園足球氛圍、多數家長的支持為北海市中學參與足球運動創造了優越的客觀環境,對北海市中學生參與足球運動產生重要影響。而學生對足球的情趣、對自身需要的認識以及自我目標實現的方式都為學生提供了良好地內在條件,其中實現自我目標是最主要的原因。
2高漲的校園足球氛圍對在校學生參與足球運動的積極性產生重要的影響。
3多數家長的建議對學生參與足球運動有直接影響。
4自我認識動機類參加足球運動的學生中,最主要的是為了鍛煉身體而來參加的。
5在目標動機中,初中生是參與足球訓練主要是為了進入更高一層的職業梯隊,而高中生參與足球訓練是為了更加順利的升學。
參考文獻:
[1]毛志雄,張力為.鍛煉動機研究綜述[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7(2):21一23.
[2]錢家華,季瀏.運動活動中的自我表現動機[J].安徽體育科技,1994(4):60-63
[3]周喜華.大學生運動動機的初步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