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春燕
廈門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院產科,福建廈門361000
子宮頸球囊在產科促宮頸成熟中的應用廣泛,效果確切,有助于宮頸擴張,繼而誘導子宮收縮,促使產婦分娩發動[1]。但值得一提的是,子宮頸球囊放置的操作存在一定的難度,且操作前需要對產婦的宮頸成熟度進行準確評估,因此必須加強臨床護理,提高護理操作技術與服務質量,以確保促宮頸成熟效果,提高分娩質量[2]。常規護理措施不夠全面、完善,導致其臨床應用受限,相比之下,優質護理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模式,能夠為患者提供更完善、細致、周到的護理服務,因此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護理質量。鑒于此,該研究為進一步分析子宮頸球囊在促進自然分娩臨床應用中護理方法及效果,方便選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該院產科收治的96例應用子宮頸球囊進行自然分娩產婦的兩種護理模式及效果差異進行對照分析,現報道如下。
方便選取該院產科96例自然分娩產婦,所有產婦均應用子宮頸球囊促宮頸成熟,根據臨床護理的不同模式將其納入A組與B組,各48例。A組年齡20~43歲,平均(28.95±3.67)歲;孕周37~42周,平均(40.73±1.25)周;孕次1~4次,平均(2.42±0.27)次;產次1~3次,平均(1.87±0.31)次;初產婦37例,經產婦11例。B組年齡20~44歲,平均(28.91±3.70)歲;孕周37~42周,平均(40.70±1.28)周;孕次1~4次,平均(2.43±0.19)次;產次1~3次,平均(1.89±0.32)次;初產婦37例,經產婦11例。對比兩組產婦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病歷資料真實、完整;②年齡≥20歲;③足月、單胎妊娠,頭位;④宮頸Bishop評分<6分,應用子宮頸球囊促宮頸成熟;⑤對研究內容知曉且自愿參加;⑥該研究所選病例已經過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排除標準:①血液系統疾病者;②凝血功能障礙者;③癌癥者;④主要臟器的嚴重疾病者;⑤精神疾病者;⑥有先天性疾病或死胎新生兒;⑦瘢痕子宮妊娠者;⑧嚴重妊娠合并癥者。
1.3.1 子宮頸球囊放置方法 產婦排空膀胱,體位為膀胱截石位;運用窺陰器有效顯露宮頸,消毒陰道、宮頸,鉗夾宮頸前唇,以卵圓鉗夾住Foley氏導尿管,從陰道送入宮頸管,注入80 mL生理鹽水;于產婦大腿內側以醫用膠帶固定導管。子宮頸球囊放置后,產婦可自由活動,監聽胎心1次/4 h,出現規律宮縮或胎膜早破后及時取出子宮頸球囊,否則放置12 h后取出。評估患者的宮頸成熟度,Bishop評分≥6分則進行人工破膜,破膜2 h后仍無宮縮者靜滴2.5 U縮宮素,破膜48 h后仍未進入活躍期視為引產失敗,改行剖宮產。
1.3.2 護理方法A組實行常規護理,包括健康宣教、心理護理、飲食護理、產前指導、疼痛護理等。在患者進行必要的健康知識宣講,化解患者的緊張、負面情緒,提升產婦的依從性。同時產婦的飲食以清淡為主,對日常飲食攝入量、攝入頻率進行控制,對產婦進行全面的飲食護理。同時開展必要的產前指導及疼痛護理,幫助產婦初步明確相關情況,實現對疼痛的耐受度。
B組施行優質護理,即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強子宮頸球囊放置護理,主要內容包括:①對產婦進行常規陰道檢查,評估其宮頸成熟度,分析產婦是否存在破膜、宮縮、自然分娩的禁忌證;對比不同子宮頸球囊的適應證與禁忌證,為產婦選擇合適的子宮頸球囊。②對產婦進行健康宣教,詳細講解宮頸成熟度與自然分娩的關系,告知放置子宮頸球囊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讓產婦明確知道子宮頸球囊對降低子宮過度收縮具有顯著作用,有助于自然分娩,以提高產婦的正確認知,獲得其理解與配合,繼而減輕焦慮、不安心理,提高分娩信心。③子宮頸球囊放置時做到嚴格按照無菌要求規范操作,由經驗豐富的護士進行操作,盡可能地減輕患者的疼痛、墜脹等不適感,避免球囊放置位置偏差而導致異常脫落;球囊放置后及時注入等滲鹽水,保持球囊直徑>2 cm。④心理護理,子宮頸球囊放置屬于機械性操作,產婦會出現明顯的疼痛墜脹感,護士應及時對護理操作進行解釋,并指導產婦放松身心,采取轉移注意力等方式緩解疼痛,避免情緒緊張;同時鼓勵產婦下床適度活動,以讓身體慢慢適應子宮頸球囊。⑤加強對產婦的觀察,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并予以處理;提醒產婦子宮頸球囊于進入產程且宮開>2 cm后才會自動脫落,期間若出現異常脫落應及時告知醫護人員;在產婦的宮底劃線作標記,密切觀察宮腔出血情況。⑥注意觀察產婦的宮縮情況,適當加強胎心監護,產程進入活躍期后宮頸會進一步開大,球囊會自動脫落,應做好臨產準備。
①宮頸Bishop評分:總分13分,得分越高提示宮頸越成熟[3]。②促宮頸成熟效果:顯效為24 h內宮頸Bishop評分提高≥3分;有效為評分提高≥2分;無效為評分提高<2分;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00%[4]。③分娩方式:自然分娩、剖宮產。④產程時間:第一、第二、第三、總產程時間。⑤不良妊娠結局:產后出血、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⑥護理滿意度:采取問卷調查,評價選項分為滿意、一般、不滿意,護理滿意度=(滿意例數+一般例數)/總例數×100.00%。
B組護理后的宮頸Bishop評分高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見表1。
表1兩組宮頸Bishop評分對比[(±s),分]

表1兩組宮頸Bishop評分對比[(±s),分]
組別 護理前 護理后A組(n=48)B組(n=48)t值P值4.16±0.59 4.08±0.62 0.648 0.259 6.54±1.48 8.36±1.14 6.750<0.001
B組的總有效率高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兩組促宮頸成熟效果對比
B組的自然分娩率高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兩組分娩方式對比[n(%)]
B組的第一、第二、第三、總產程時間均短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兩組產程時間對比[(±s),h]

表4兩組產程時間對比[(±s),h]
組別 第一產程時間 第二產程時間 第三產程時間 總產程時間A組(n=48)B組(n=48)t值P值8.44±1.67 5.26±1.33 10.320<0.001 1.62±0.69 0.52±0.36 9.792<0.001 0.56±0.18 0.34±0.12 7.046<0.001 11.42±4.59 6.31±2.83 6.565<0.001
B組的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低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兩組不良妊娠結局對比
B組的護理滿意度高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表6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分娩是女性的人生大事。分娩方式分為自然分娩與剖宮產兩種,當前產科建議首選自然分娩[5]。然而,臨床實踐發現,部分足月妊娠產婦并未見分娩征兆,分析原因,與宮頸不成熟有直接關系[6]。而宮頸不成熟會增加胎兒窘迫的風險,也會延長產程,繼而導致引產失敗,且會影響產婦以及胎兒的安全;宮頸不成熟也會增加產婦與其家屬的不安、緊張心理,對產婦自然分娩非常不利[7-8]。因此,必須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干預,促進產婦宮頸成熟。
子宮頸球囊是一種促宮頸成熟的機械方法,主要通過機械力擴張宮頸,并刺激內源性前列腺素分泌,以此軟化宮頸,促進破膜,最終達到促宮頸成熟、誘發宮縮的效果,具有無需持續胎心監護、產婦活動不受限的優勢[9-10]。但是,子宮頸球囊存在異常脫落的風險,且可能引起宮腔內出血、胎盤早剝等并發癥,因此要求臨床護士應加強護理,加強對產婦的觀察與監護[11]。優質護理能夠為產婦提供全面、細致、周到的護理服務,可避免子宮頸球囊放置期間潛在的不良因素,有助于減輕產婦對分娩的恐懼感與疼痛,促使分娩過程更為順利,從而提高分娩質量。
該研究結果顯示,B組護理后的宮頸Bishop評分、促宮頸成熟效果的總有效率均高于A組 (P<0.05),提示優質護理對促宮頸成熟有益;B組的自然分娩率為93.75%,與梁綺云等[12]報道的95.6%相近,且明顯高于A組的77.08%,提示優質護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產婦的自然分娩率;產程時間對比結果顯示,B組的第一、第二、第三、總產程時間均短于A組,說明優質護理能縮短產程,分析原因與產婦的宮頸成熟度較高、心理狀態較穩定有關;B組的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低于A組,由此證實,加強子宮頸球囊放置期間的護理,能夠進一步改善產婦的分娩結局;護理滿意度對比研究發現,B組高于A組,提示優質護理模式更能夠獲得產婦的認可。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在子宮頸球囊促進自然分娩臨床應用中的效果顯著,可明顯提高促宮頸成熟效果,提升產婦的自然分娩率,且有助于縮短產程時間,減少不良妊娠結局,護理滿意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