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輝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意見》出臺之后,在全國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不少教育學者從不同角度對“雙減”政策進行了解讀。“雙減”政策的落實,無疑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協同努力。在落實“雙減”政策過程中,教師責任重大。落實“雙減”政策,教師何為?
踐行師德規范,努力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教師要用《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中的師德規范來約束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如教師上課時不搞“留一手”、自覺抵制有償家教的誘惑、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不給學生考試成績“排名”、不在班級群里向家長推薦校外培訓機構、不到校外輔導機構講課、幫助家長轉變教育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習力、堅守教育初心、上好每一堂課等。
大力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堂是“雙減”的主陣地。教師要努力克服應試教育的諸多錯誤做法,堅持素質教育,按照新課程標準、核心素養、深度學習的具體要求,認真研究學情(學習風格、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學習理想、學習基礎等)、課程、教法和學法,采用對話式、探究式、合作式、生態式、體驗式教學,促進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努力做到精準施教,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近些年國內流行的“以學定教”“先學后教”等教學理念和做法,都極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加強作業研究,發揮作業的育人功能。作業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必要補充。為扭轉作業數量過多、質量不高、功能異化等突出問題,2021年4月,教育部辦公廳頒布了《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明確提出“教師要嚴控書面作業總量、創新作業類型方式、加強作業完成指導、認真批改反饋作業”等。在此基礎上,有幾點格外重要:首先,教師要認識到布置作業的根本目的是幫助學生復習舊知,鞏固新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其次,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依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妥善處理好布置作業的難與易、質與量、新與舊的關系。再次,教師要著力培養學生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如,作業開始前先溫習當堂所學的習慣;完成作業時獨立思考、認真書寫的習慣;作業完成后認真檢查的習慣;作業批改后及時訂正的習慣等。最后,教師要切實履行好作業指導、批改、反饋之職責。教師要指導學生盡量在校內完成作業,加強面批講解,耐心答疑輔導。
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習力,積極參與學生課后服務。首先,教師要認識到課后服務不是學科課堂教學的繼續和延伸,不是講新課,而是通過各種育人活動,在校內滿足學生多樣化的成長需要,促進全體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其次,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興趣特長,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文體、藝術、勞動、閱讀、興趣小組及社團活動”,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再次,教師要學習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相關理論,立足地域、學校的實際情況,開發多樣化的校本課程,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最后,教師要在參與學生課后服務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學習力、服務力、統籌力。“學習力”要求教師要在學習中學會學習,只有不斷學習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能的教師,才有資格、能力和學識勝任學生課后服務的工作。“服務力”要求參與學生課后服務的教師具備服務學生的意識、態度、思維和技能。“統籌力”要求參與課后服務的教師能夠統籌好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知識學習與能力培養、全面發展與個性培養等關系。
總之,在推進“雙減”政策落地的過程中,教師責任重大,不僅需要教師不斷完善自身的師德修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且需要教師加強作業研究,不斷提高自身學習力,做好學生課后服務。
責任編輯/王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