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明鏡》周刊2021年第38期文章,原題:骯臟的秘密? 瑞士軍隊值得尊重,不一定是因為戰斗力,而是因為它在應對氣候危機中所發揮的表率作用。瑞士剛剛決定,該國軍隊計劃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為此,瑞軍購買升級版的電動汽車,在建筑物上安裝光伏設備,在2030年前拆除所有舊的燃油加熱器,提倡坦克和飛機更多使用昂貴但可持續的燃料,軍方也有義務將射擊場改造成瀕危動植物物種的庇護所。
可是,哪個國家愿意效仿瑞士?在今年11月初舉行的格拉斯哥全球氣候峰會上,世界各國將確定更具雄心和約束力的氣候目標。許多環境專家呼吁,應該為軍隊引入更嚴格的二氧化碳排放標準。武裝部隊對全球氣候造成的損害通常無須按照氣候協議的要求承擔責任。這也是美國早在1997年《京都議定書》的談判中就提出的要求,并貫徹執行至今。
德軍的“豹2”主戰坦克運行100公里需要消耗530升柴油。超現代的“F-35”隱形戰斗機每小時燃燒6000升煤油,遠超許多早期戰機的能耗。美國空軍“B-52”遠程轟炸機曾在越南造成死亡和毀滅性破壞,目前仍在服役,它的油耗更是“F-35”的兩倍。美國軍隊是迄今世界上最燒錢、最強大的軍隊,也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單一機構。據學者統計,僅2017年,五角大樓不得不為美軍所有的艦艇、運輸機、坦克,尤其是數千架飛機的油箱,購買4300萬升燃油。請注意,是每天。現役軍人約140萬人的美軍如果是一個國家,那么它在氣候危害國榜單的排名為第55位,高于人口遠超140萬的瑞士、瑞典或丹麥等工業國家。
(摘自《環球時報》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