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延赤 李銀橋
一
在我(李銀橋,毛澤東衛士長,編者注)接觸的領袖人物中,毛澤東是比較富于幽默感的.這種幽默在不同場合與形勢下,有不同表現。
毛澤東的幽默,很能反映出他的優秀品格。
毛澤東在危急時刻,常常有幽默之舉,不但表現出一個領袖人物的從容鎮定,每逢大事有靜氣,而且也能反映出他那高超的戰略洞察力,因而以自己的信心鼓舞了全軍的士氣。
胡宗南進攻延安,幾十架飛機輪番轟炸。王家坪被煙塵籠罩,燃燒彈在毛澤東的門前燃燒,彈片飛了一地。衛士們沖進毛澤東居住的窯洞,毛澤東依然在聚精會神地查看地圖。
“客人走了嗎?”毛澤東看著地圖問。
“誰,誰來了?”衛士愣怔著。
“飛機呀。”毛澤東手中的筆朝天一指,“喧賓奪主,討人嫌。”于是,衛士們都笑了,緊張全部消失。
這時,有人拿來一塊落在窯洞前的彈片給毛澤東看,毛澤東接在手里掂量掂量,一本正經地說:“嗯,能打兩把菜刀呢。”
這些話若非當時當地身臨其境,是難以全部體會其中的幽默的,再加毛澤東講話時那傳神的表情和他那抑揚頓挫的湖南口音,效果就更強烈了。同志們在危急形勢下都從心底發出了真正輕松愉快的笑聲。
于是,大家的心便安定下來。
在困難時期,毛澤東又會表現出充滿革命樂觀主義的幽默。
記得轉戰陜北,有天夜里住進田家灣,十幾個人與毛澤東擠入一座窯洞里睡,房東大嫂不安地一再說:“這窯洞太小,地方太小了,對不住首長了。”毛澤東依著大嫂說話的節律喃喃:“我們隊伍太多了,人馬太多了,對不住大嫂了。”說得大嫂和同志們哈哈大笑起來。
三年困難時期,毛澤東7個月沒吃肉,青黃不接的時節多天不吃一粒糧,只吃菠菜、馬齒莧等野菜,誰勸也不聽。
有一天我幫他做睡前按摩,腳脖子小腿骨那里,皮肉按下去一個坑就起不來。這是浮腫。我憂慮地勸說:“主席,你太缺營養了,你看……”不等我說完,毛澤東接過話頭說:“看什么,腳脖子都長胖了,你還說我缺營養?”
二
毛澤東在勝利的時候,也會表現出極大的幽默。
沙家店戰役獲勝后,毛澤東首先表現出的不是大笑和歡呼,而是替胡宗南遺憾,帶著同情悲憐的語氣嘆息:“唉,有什么辦法呢?我們哪樣想,他就哪樣辦……”
于是,毛澤東把勝利后的開心大笑送給了同志們。
大家盡情笑過之后,毛澤東扳著手指數:“青化砭、羊馬河、蟠龍、沙家店……整個湊起來我們吃掉它六七個旅。”胡宗南說他有四大金剛,毛澤東略一停,搖搖頭:“我看他的‘金缸不如老百姓的腌菜缸。”同志們又是一陣哄堂大笑。
“他們四口缸被我們搬來三口:何奇、劉子奇、李昆崗。只剩下一口缸,叫什么……”
會場活躍起來,后面有人喊:“叫李日基!”毛澤東吮吮下唇:“對了,叫李二吉。這次沒抓住他,算他一吉;下次也許還抓不住,再算一吉;第三次可就跑不了啦!”會場里又哄聲大笑起來。
毛澤東就像一名幽默大師站在臺子上,大家越笑,他越能忍住不笑;他越忍住不笑,就越將更多歡笑送給大家。
三
很多人熟悉毛澤東在雙清別墅的涼亭里看解放南京勝利捷報的照片。攝影師照完那張相后,抬頭望見我們工作人員。在這種時刻,我們是很想同毛澤東合一張影的,但又說不出口。毛澤東從我們眼神里看出了什么,先問攝影師:“你為什么給我照這張相呢?”
“解放南京了,多有意義啊!”
“噢,有意義就要照相。”毛澤東忽然轉向我們工作人員問,“你們不覺得有意義嗎?”
“有意義。”
“給我們和主席合一張影。”
在大家高興的喊聲里,毛澤東走出涼亭,同在場的工作人員一起合了一張影。
毛澤東日常生活中,與我們衛士和警衛人員相處隨便,更是不乏幽默。
記得第一次游長江時,我照顧毛澤東換好游泳褲后,自己也脫了衣褲,換游泳褲。我發現毛澤東在打量我。“銀橋啊,你已經比較偉大了,發展下去就比我偉大了。”毛澤東一本正經地說。我不明白毛澤東為什么這樣說,甚至有點不安。毛澤東忽然拍拍我的肚皮:“你肚子大了啊,快跟我媲美了!”我笑了,往回收肚子。毛澤東又拍我肩膀:“你直起腰來,背不要駝著。也快隨我了呢……”
毛澤東有些駝背,我也有點駝背,忙挺胸收腹說:“歲數不知不覺就大了,可我是做不出主席的貢獻了。”
“才而立之年就這么泄氣?我老了,你還是大有前途。”毛澤東說著,走了出去。
有一次,我指揮幾名衛士利用毛澤東散步的機會,準備將他書房里的大沙發搬到另一個房間去。試了幾次,搬不出門,只好又放回原處。
毛澤東回屋來,見沙發仍在原處,便問:“怎么沒搬出去?”
“門太小,出不去。”衛士封耀松說,“干脆留在屋里吧?”毛澤東看看我們,又看看沙發,作嚴肅思考狀:“唉,有件事我始終想不通呢,這沙發是怎么搬進來的……”
毛澤東的幽默絕不是嘩眾取寵,也不只是為了活躍氣氛,他的幽默總是能給人信心、歡樂、啟發、知識和力量。
(摘自《我所知道的毛澤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