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偉
摘 要:分析農村學生質疑能力的發展現狀與現狀原因,提出有效提高農村學生質疑能力的舉措方略。
關鍵詞:443高效課堂;質疑能力;小學
一、農村學生質疑能力現狀及原因
(一)發展現狀
通過對學校各級語文課堂質疑能力的培養情況進行調查發現,上課能主動提問的學生數量與學生年級增高呈反比關系,高年級的學生上課主動提問的數量遠低于低年級。而且在語文課堂中,讓學生對問題進行質疑的環節設計缺乏完善,與新時期課改下對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目標相差甚遠。
(二)原因分析
小學階段是學生“好問”天性最旺盛的時期,卻表現出上課不敢向老師提出質疑和問題。造成上課時不敢提問的原因主要是有四方面:第一,在農村語文教學中仍有部分地區采用“灌輸式”教學,學生在語文課堂中仍處于被動狀態,所以提不出問題;第二,應試教育仍是許多農村地區考試評價的唯一標準,許多與考試無關的問題,學生不會主動去詢問;第三,許多學生有問題卻不敢提問。許多農村語文老師僅關注學生的成績,把教學重點關注在如何提高學生的成績上。對學生在課上提出的問題往往采取無視或冷冰的行為拒絕,導致許多學生產生了有問題卻害怕提問的情緒;最后,一些學生提出的問題質量較差,所提的問題與課堂的教學內容和語文能力提升嚴重偏離。
二、農村學生質疑能力培養的舉措方略
通過對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化以及一些學校培養學生質疑能力成功案例的反復研究對比,最終提出運用433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來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433教學模式是指四個基本環節(預習自學→引導質疑→探究展示→鞏固達標)+四個著力點(教學設計→高效課堂→小組建設→課堂評價)+三個核心(學生預習→學習目標→共同參與)。
(一)課前階段
學生預習是實現高效課堂開展以及學生質疑能力培養的前提,學生預習作為高效課堂三個核心之一,要求學生能在學習之前,通過自身已掌握的語文知識和學習經驗,來開展獨立主動的學習。
預習階段同樣也是四個基本環節的起始階段,要求學生能發現疑難問題,而不是盲目的追求,去獨立解決問題。
老師要做好高效課堂開展的教學設計,也是高效課堂四個著力點之一。語文老師要根據自身的教學特點以及本班學生的學習能力來提前完成教學設計。同時與全校語文老師進行資源共享,并將課堂設計以電子稿的方式,由學校領導進行統一管理和定期檢查。
(二)課中階段
老師構建高校課堂教學過程,需要轉變過去“灌輸式”教學方法以及學生“被動式”學習的傳統模式,引導學生形成以學習小組的方式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語文知識,學習小組可以根據總成績來平均分配,確保每個小組的學生都有自身優秀的科目,做到相互交流、幫助。同時,小組要制定目標和規矩,在語文課堂上形成強有力的凝聚力來共同解決語文問題。
老師要引導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對遇到的問題進行大膽質疑,和小組成員共同合作來解疑。通過發揮小組成員的主動性和思維碰撞,讓每個學生都能在交流與溝通中得到鍛煉和參與。
老師要做好高校課堂客觀全面的學習成果的評價。通過小組全員參與和積極討論,共同對語文課堂開展的教學目標進行探索、問題的發現、問題的解決。老師對每個小組的解決過程進行以鼓勵為主的評價,并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和講解。通過幫助學生解惑質疑的問題,更好地實現語文知識的鞏固和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
(三)課后階段
老師要對全班學生進行該堂課程所學語文知識的檢測與考核,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語文學習的快樂和成就感。老師要引導學生在課后利用多種方式對與本課相關的課外知識進行探索和學習。并在下一堂課開始前,以小組的方式進行課外知識探索的過程和成果的演講或報告,并將課外知識探索和課堂演講納入學生的日常成績評價中,增加學生對課外知識探索的積極性和興趣,從而通過不斷探索和發現問題,促使學生語文知識面和自身質疑能力的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于連福.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策略研究[A].華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經驗交流會2021論文匯編(三)[C],2021.
[2]李娟.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47):31-32.
[3]閆興鋒.淺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11):185.
[4]厲盈盈.芻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J].新課程,2020(4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