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多
剛滿6歲的小欣,今年九月在家人的祝福和期待中開啟了她的小學生活。可沒想到,開學沒多久,她就對上學沒了新鮮勁,早上開始賴床,嚷著不想去學校。去了學校也沒精打采的樣子,總是嘟著小嘴,也不怎么和同學一起玩。老師問她怎么了,她總說自己不舒服。媽媽帶去醫(yī)院看了,但醫(yī)生又說沒什么事。每天放學看著別的孩子都歡蹦亂跳的,而小欣總是耷拉著小腦袋,一副不開心的樣子,爸爸媽媽很是擔心。后來經(jīng)過學校心理老師的提醒,才知道小欣這樣的表現(xiàn)可能是“入學不適應”導致的。
幼升小的孩子適應能力還相對較弱,從幼兒園到小學的環(huán)境轉(zhuǎn)變巨大,很多孩子一開始難免會有些不適應。雖然這也屬于正常現(xiàn)象,但有些適應困難的孩子可能會有強烈的軀體反應,比如頭暈、肚子疼等。帶孩子到醫(yī)院檢查身體,往往也沒有什么問題,家長們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
心理學上,這有可能是適應不良引起的負面情緒通過潛意識轉(zhuǎn)換成軀體癥狀所導致的,需要家長們引起重視。作為一名小學心理教師,給家長們以下四點建議,希望能幫助孩子們預防開學不適應,順利開啟小學生活。
孩子要融入學校生活,第一步就是融入到班集體,認識新朋友,這樣會讓孩子對學校更有安全感和歸屬感,消除對新環(huán)境的陌生感。
家長要鼓勵孩子用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與班級同學交往,要主動跟同學打招呼問好。我們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小禮物,開學時送給班級的同學,這樣有利于樹立孩子熱情友好的形象,也更容易被別的孩子接納和喜歡。再則,可以告訴孩子當別人有困難時,要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幫助別人,這樣會更容易交到好朋友。同時,還需要鼓勵孩子積極參加班集體活動,孩子們一起勞動、一起運動、一起游戲,有更多的互動,也能加深彼此的了解,拉近心理距離。學校也時常有需要親子參與的課外集體活動,家長們可以積極報名參加,因為每一次集體活動其實都是孩子們?nèi)谌氚嗉w的大好機會,在活動中,家長還可以引導平時比較靦腆的孩子去大膽交朋友,支持他們走出第一步。
從幼兒園到小學,孩子有了新的角色,家長在引導孩子進入新角色的過程中,幫助孩子定下新的目標將有利于孩子了解新環(huán)境的要求,主動適應環(huán)境。
家長可以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和一年級小學生這個角色里的要求,對孩子進行新的定位,找到在新的角色里孩子需要做的事情,把它定成孩子的目標。設定目標時,要將目標細化且可操作性強,讓孩子知道具體怎么做才能實現(xiàn)目標,這樣孩子會更有信心和勇氣去面對這些目標。比如,一年級的小朋友剛進入小學時,不能在課堂上隨意下座位走動、發(fā)言前舉手,我們就可以把這個作為一個課堂行為規(guī)范方面的目標。最好將目標寫下來,貼在每天可以看到的地方,以此來不斷激勵督促孩子。目標不僅限于學習上的,還可以包括個人生活、興趣特長等內(nèi)容,比如,孩子早上可以自己穿衣服、洗臉刷牙、每周練習舞蹈等,這些都可以定成孩子的目標,讓孩子的德智體美勞得到全面發(fā)展。
面對環(huán)境突然的改變,孩子不光在心理上會感覺不適應,在能力上也會無法完全適應新環(huán)境里的要求,再加上對自己能力的認知還不準確,當遇到自己一時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會感覺很失控,內(nèi)心的負面情緒就很容易隨之而來。比如,有的孩子剛開始學寫字,寫出來的字總是達不到老師的要求,會被老師要求一遍遍地訂正,孩子會感覺很挫敗和沮喪。如果不及時處理這些負面情緒,將會進一步加劇孩子的不適應,甚至影響孩子整個小學階段的表現(xiàn)。
家長可以在開學前的暑假就給孩子做些心理建設和基礎能力練習,讓孩子對未來可能會遇到的困難和挑戰(zhàn)有一定了解,讓孩子不至于在遇到問題時一點準備都沒有,從而引發(fā)強烈的負面情緒。當發(fā)現(xiàn)孩子有負面情緒時,家長首先要做的是理解和接納孩子的情緒,用開放式問題問問孩子“怎么了?”“發(fā)生什么事了?”耐心傾聽孩子的表達,不要讓孩子壓抑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當孩子情緒平復后,還需對孩子進行指導,以后遇到類似困難時,孩子才能表現(xiàn)更好。孩子剛開學的一段時間情緒可能繃得比較緊,家長可以在周末給孩子適度安排一些放松娛樂的活動,讓孩子的心情得到釋放和調(diào)節(jié)。
心理暗示是一種提醒和指令,它會告訴我們注意什么、去做什么,因而它能影響我們的生活。家長引導孩子運用積極的心理暗示能幫助孩子為自己賦能,這將是孩子成長路上一個看不見的法寶。比如,開學前后可以引導孩子給自己一些像這樣的暗示:“新學期已經(jīng)開始了!我要精力充沛地投入新學期的學習生活中,我一定會很棒的!”當然家長鼓勵的話語也是對孩子的一種積極暗示,你可以當孩子表現(xiàn)好時,對孩子說:“嗯,我們家的小學生真是不錯!這件事做得很好!”當孩子出現(xiàn)適應性的行為,家長積極地反饋,會強化孩子的行為,讓孩子表現(xiàn)得越來越好。
同時,也要注意不要把對孩子的鼓勵變成了一種壓力,這樣就適得其反了。比如,當孩子遇到困難,家長鼓勵孩子的時候不只是跟他說類似“我相信你肯定可以的”這樣的話,更重要的是給到孩子實際的指導和支持,這樣孩子才不光有信心,才更有能力去面對困難。
最后還想提醒大家:如果孩子出現(xiàn)了不適應的表現(xiàn),要及時和學校老師溝通,尋找原因,家校合作共同幫助孩子增強適應性。當不適應情況嚴重,出現(xiàn)心理疾病傾向,也需要及時尋求專業(yè)的心理幫助。面對幼升小孩子的適應問題,家長們在保駕護航的同時,也要注意穩(wěn)住自己的心態(tài),不過于擔心孩子的適應問題,以免孩子受到大人的情緒影響,從而也緊張焦慮起來。我們要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有頑強的生命力量,只要有適宜的陽光雨露,花兒自會綻放!